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9是数罪并罚的时候,包括他陈于镜的家仇。

    他的舅舅徐光启,已经以辅相的身份下放两广总督,与平蛮大将军杨肇基1同负责两广清洗事宜。

    南直隶淮安府,盐城。

    运河边,新抵达的船队还在往码头卸运军械,随船而来的葛麟跳上战马,领着十余骑赶赴盐城。

    盐城东门,土黄色军服的车骑军士封锁城门,张贴告示。

    城门两侧,1枚枚新鲜、血淋淋的头颅挂在那里,散发着腥臭。

    “快!都他娘闪开!”

    1辆战车向外奔,1名双手血淋淋哨官站在车头呵斥着葛麟1行人:“滚开!”

    对于刚从前线退下来的军士,谁都不然去招惹。

    葛麟驱马避开,看着经过的战车,车厢里中间躺着重伤军士,两侧蹲坐着伤兵。

    北城方面,密集的铳声、爆炸声不绝于耳,街道两侧店铺紧紧关闭门窗。

    下了马,葛麟接住岗哨军官递来的铁盾遮住头顶询问:“进展如何?”

    “不好,贼子早有准备,院中各处多埋火药,折损了78个弟兄。”

    担任岗哨的军官背依着青砖墙躲避流弹,侧头示意,葛麟顺着看去,轻伤军士成排坐在草席上,接受伤口处理。

    左手撑着铁盾,葛麟1众人沿着箱子正中往里头赶,两侧军士依着墙角往前面搬运炸药,或撤退。

    1座已经看不出门面的院子,辉煌气派的门楼已被炸成废墟。

    1面面顶盾堆叠组成墙立在那里,张献忠通过隙缝观察,气的跺脚。

    葛麟上前,拍着张献忠道:“张将军,火炮运抵。”

    “拉上来,轰他娘的!”

    张献忠指着这家中院满是弹孔的大门道:“狗日的,竟然有虎蹲炮!”

    言罢,院中1声爆响,铁砂如雨打下,落在铁盾上脆响连连。

    这是城中之城,所有院落打通,在都有可靠火器的前提下,凭火铳攻坚打巷战实在是太困难。

    “将军,东院攻破!”

    张献忠扭头去看,东院房顶上不断出现身穿土黄色军服的军士,对着中院射击。

    下面的军官又组织了1波突击,这回成功将炸药包投到中院院墙墙角,张献忠拉着葛麟扑倒在地,1声剧烈炸响后。

    燃烧的木材、灰尘硝烟还未散尽,端着铳刺的车骑军士发动冲锋,以铳刺挑杀、补刀。硝烟散尽后,中院告破。

    1枚流弹从不知名的角落打来,葛麟的1名护卫闷哼1声,缓缓跪下,低头看着胸腹绽开的镜甲,光滑镜甲已被血液染红。

    “文盛?”

    葛麟低吼1声,左手撑着铁盾蹲下摇摇这护卫,护卫吐1口血,白牙满是血沫子呛了两口:“兄长,你说值得么”

    几名军士跑过来,用匕首切断镜甲连接处绳扣,挪开胸甲,领头的露笑:“弹丸未入体,只是镜甲碎片割伤皮肉,能救。”

    葛麟望着丹阳跟着他入伍的族弟,松了1口气:“你命大,没啥值得不值得,奉令办事、吃饭罢了。”

    又问治伤的医官:“可怎么会吐血?”

    “震伤。”

    医官扶了扶头上战盔,取出1枚小瓷瓶,拔了瓶瓶塞:“麻沸散,止疼痛有奇效。”

    看着族弟叼着小瓷瓶被拖走,葛麟搓了搓手上血渍,扭头4望。

    虽然出军前做了思想宣传和动员,可绝大多数军士只是奉令而来的,杀人或被杀。至于剿灭各地大户为的是什么,很多军士不理解,也觉得无关痛痒。

    只有军官阶层知道为什么去杀,是为了眼前的北方百姓,为了以后的太平。

    朝廷突然翻脸,吓坏了天下人。

    从4月开始,连续3月,整个南京城1片冷寂,9连秦淮的买卖也是直线下降。

    这么狠的屠杀,又下达了节俭诏令,谁还敢铺张玩气派?

    神烈山,朱弘昭在这里已经住了3个月。

    仿佛坐牢1样,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宫里也很危险。越少接触人包括宫里人,他才能安安稳稳坐镇中枢,防止被各地大户临死翻盘。

    秦良玉前脚谈完新兵入伍与裁退计划走后,法司方面来人。

    这十年内皇室变动太大,整整换了4个皇帝。

    现在的皇帝戎马起家,靠杀伐镇压天下,自然是非常懂的保全自我。现有的1切国策,所有中枢官员愿意搞大清洗,都是因为朱弘昭在那里。

    1旦换个皇帝,这些官员立马翻脸。会紧握着相府治国的治统,与皇室打擂台,以期划开界限。

    朱弘昭9是1切国策的核心所在,所有执行者的权力、信念所在的依靠。他自然不敢让自己出意外,否则将自乱阵脚,1切局面付诸东流。

    钟羽正拄着拐杖,在1名宿卫军官的搀扶下,来到神烈山上草草修建拼接起来的朝阳宫,只是1座4合院罢了。

    递上折子,钟羽正落座在1旁。

    曹化淳转交,朱弘昭翻着扫1眼,看向钟羽正:“十抽1,9地执行。余者流放辽东诸省,许可2年后放归故里。”

    钟羽正忍不住1哆嗦,整个镇江南岸已经成了密密麻麻的囚牢区域。

    这3个月来,各地行动顺利,也有不顺,也有造反的,大局还在控制中。

    中枢压力很大,朱弘昭压力也很大,3个月的时间,硬是长出了1茬青须。

    顿了顿,朱弘昭道:“去年7月,运往瀛洲抑制疫情的船帮在大风中覆没。又是7月,警示苏沪杭诸府,做好风灾预防。”

    钟羽正颔首应下,去年船队9是1起给天下人的谎言,现在需要另1个谎言来圆上。‘吃了’那么大1个教训,今年必须在可能的风灾中做预防,才能体现中枢长记性了。

第640章 焕然() 
中正7年,7月。

    镇江府,老刑场,僧道两千余人在这里做着水陆法事。

    去年这里集中枪毙32万人,直接将各省各地残余的不法分子吓坏。有的直接老实了,有的反抗意志更坚决。

    然而,前脚枪毙,后脚苏沪杭3府9发生大风灾,受灾百姓过百万,直接死于风灾者近十万人。

    大前年镇江府、常州府、扬州府发生离奇大风灾;前年船帮3万人‘葬身’大风鱼腹;去年又是近在苏沪地区发生大风灾。仿佛北方旱灾,南方风灾都已成了惯例。

    于是,这1起皇帝默许,相府组织起来的超度法事便开始了。

    在西瀛待了1年多的史可法与船队回京,抚着护栏看着镇江老刑场。仿佛看到友人信中描述的那样,1个千人队1个千人队的执行枪毙,血流成河,长江下游红了3日。

    9连鲨鱼都来了不少。

    今年北方又是大旱,秦北地区赤地千里,全靠南粮过活。

    市面上粮价却很稳定,因为根本买不到粮食。去年1役朝廷彻底富了,直接金银财货抄没收入近两亿,这还是与皇帝分成后的结果。

    南方势大的大族轰然倒塌,北方谁还敢囤积粮食?

    而今年夏税,南方直接翻倍,达到了骇人的7千万两,税粮、征粮达到6千万石。

    然而代价9是南方经济活力大减,后续税源下降,各处都有闹事的,绥靖治安压力大增。

    对于眼前经济、治安的变化,朱弘昭的看法9是终于专制了1回,朝廷的铁拳威力尽显,极大的震慑了上下。

    同时,去年1口气击毙3余万人,使得推行困难的兵役策进展顺利。基层组织度上涨,正在密密麻麻的治安战接受锤炼。

    朱弘昭并不觉得自己杀了很多,比起后世那场乾坤再造的风暴,他真的是仁慈了很多。顶多9是,1次性同1个地点时间杀的多,仅此而已。论规模、持续性,战果,他有着深深的自知之明:自己还差的很远。

    收缴藏在大户地窖里的大量金银,朝廷自去年9月开始推行金币、银币双重货币制度。

    同时士绅1体纳粮这条新政策正式确立,得以推行,国朝最大的短板,也9是税制上真正算是正常了。

    税源下降只是眼前的,吃大户割的这1茬草足够朝廷扛到经济恢复。到时候是1个更活跃的经济环境,为了更进1步的刺激经济,路引制度可能在下1届取消。

    史可法看着老刑场神色平静,在瀛洲这1年他已经见多了杀戮。皇帝握着军权,还是那种上上下下梳理顺畅,整天吃饱了9琢磨杀人的军队。又有充足的船队、铁路调运军队,军队的战力、机动性、战斗渴望之高,历代难寻。

    杀天下富户,在史可法看来似乎是迟早的事情。

    军权9是1切,不算先秦,光汉初时地方大户根本没有抵抗力,汉武帝要迁移各地富户到长安,谁能反抗?还不是乖乖跑过来,被朝廷抽血?

    或许,1个强盛的朝廷9要不断的抽下面富户的血。而朝廷之所以衰败,则是富户在抽朝廷的血。

    内心如此感想着,史可法神色静谧,晒黑的面庞上细长8字胡更显威严。

    随船而来的两瀛省晋升军官近两千人,还有从本土警役中提拔的5余人,都望着那处老刑场。

    他们在瀛洲杀的飞起,可杀的依旧是苦哈哈。而中枢手笔大,杀的全是老爷。

    1个个在瀛洲积累的杀气,在老刑场的水陆法事面前,被抚平了。

    他们杀的狠,中枢也不差。不只是只有他们会杀人,中枢杀人更霸道。

    改名吕双的宫本武藏手里端着鲜红果酒轻轻摇晃,眯着眼看着老刑场,似能看到漫天哀嚎的冤魂。

    他1个人独享甲板,他是瀛洲警役系统内最奇葩的1个。其他警役升上来的有中军校,上军校,而他只是下军校。

    可他是警役系统中,唯11个经过确认的百人斩,斩首过百。

    国朝上1个百人斩是金国凤,然后是武善。再远1点的百人斩则是1个叫曹顶的江湖好汉。闹倭寇时,曹顶以团练乡勇义士的身份抵御倭寇,常常1艘小舟冲锋在前,1口大刀阵斩百余倭寇,后来阵殁。

    神烈山,朱弘昭继续住在这里,已有1年多。

    杀戮有轻天下人的嗜杀,也有重天下人的必杀。对外宣传中,京中舆论中皇帝的不得不杀,但杀戮过狠。所以,9在神烈山自省。

    实际上,还是怕死。

    这1年皇室只有东宫诸妃产下3子两女,再无其他产出。因为朱弘昭不敢再传召女官,担心莫名其妙被弄死。最信得过的,只有原来的老人。

    事事谨慎,9连吃的也是神烈山上的温室产出。

    此时,温室里,朱弘昭采摘着1根根毛刺扎手的小黄瓜,身旁曹化淳捧着竹篮:“主子”

    “怎么?”

    朱弘昭1袭帆布坎肩4方短裤,长发束在顶端垂落散披在背后,鼻唇间浅浅1层青须。明亮双眸,俊朗面容沉肃气质,浅浅胡须更添威严。

    “懿安皇后遣小张子传话,说是长公主近来不豫。”

    曹化淳声音低低:“长公主那里,药引子断断续续,主子”

    他吞吞吐吐,朱弘昭缓缓点头,他们主仆自然知道药引子是什么鬼东西。道:“安排安排,过几日朕考校健哥儿功课。还有,将老魏喊来。”

    朱弘昭顿了顿:“取1枚玉露仙丹,送与遂平那里。”

    药引子,他实在是不愿意再喂,太过糟践人。

    主仆离开温室,1碟炒青菜,1碟凉拌黄瓜,1碟西红柿片撒着糖作为饭后甜点,9是午饭。

    饭后,朱弘昭盘坐在8角亭,俯观南京,翻阅奏报。

    现在的奏报还算少了,刚开始动兵的时候,他1天9被奏章埋没。

    瞿式耜疾步来到8角亭外,对着朱弘昭的背拱手:“君父,苏州太仓急递。”

    放下朱笔,朱弘昭呼1口气:“何事呀?”

    “风灾。好在苏州知府陈如松处置妥善,受灾不重。”

    “又是风灾,具体损失如何?”

    瞿式耜垂着头:“具体不知,因早有应对,人畜伤亡不大。”

    风灾最恐怖的9是突然到来,只要有预防早做防备,风灾刮过去也9没事了。

    去年的风灾太恐怖,临海的渔村未做撤离,好几个渔村大风过后,人、建筑什么都没了,损失最大的还是沿海渔船。

    “既然陈如松上报,司里派个人下去瞅瞅。”

    朱弘昭说罢,拿起新的奏章审阅,还是广东平叛剿贼的,9问:“杨肇基那里,兵力堪忧。将府可有什么预备方案?”

    广东绥靖政策是拉网式分片逐1清剿,进展稳健,可太缓。继续延迟下去,其他未包围地区的小贼,可9历练成了大贼。

    正要退下的瞿式耜想了想道:“有两条,第1是调车骑左旅南下,第2是今秋退役军士补充到广东,增设两到3个警役团。”

    “淮安府增设满编警役团,调车骑军团入驻广州,广东增设两个警役团。秋后裁军时,即刻执行。这样,广东方面9有8个警役团了”

    顿了顿,朱弘昭道:“9这样执行。”

    “是,臣告退。”

    去年狠狠捞了1票,代价9是军费直接暴涨7成,积攒的物资水泼1样洒出去。

    最好的预期是两年内,才能将治安恢复到此前的水准。

    想到齐州那边要爆发出去的工业、经济革命风暴,朱弘昭唯有长叹,继续压制这股风潮。

    起码,要挺过北方最困难的旱灾阶段,否则风暴爆发,整个南方被冲击的不像样子。南方生产体系破灭重组的阶段,北方得不到赈济,那将发生大崩。

    十年,十年后瀛洲方面9能恢复此前给内陆输血的规模,西北也将稳固不再依靠后方补充,到时候将有更大的余力来承受这场破而后立的风暴、涅磐。

    好在如今最大的,深埋在骨肉里的肿瘤被切除,这块大肿瘤不会再掣肘中枢,也不会再吸国朝紧巴巴的那点血。

    今后百年内还会形成这样的肿瘤,到时将更难以清除。毕竟这1次大手术之后,官员已经体验过专制的霸道爽感,也眼睁睁看到那些大族如何跌落深渊粉身碎骨。所以他们将紧紧把持着中枢大权,甚至权力的传递不再是师徒间接传递,而是父子相传。

    这次大清洗影响实在是太大,所有官员1步步先清洗掉原来的同僚,又跟着他将各地大族,与他们有着种种牵连的大族送入地狱。他们背叛了与这些大族的种种如姻亲、师承关系。最怕的9是将来朝廷里掌权的学生们,再背叛他们。

    所以朱弘昭可以断定,今后朝堂里的寒门上位将更艰难,现有官员家族吃相会更难看。因为不难看,他们从政局里离开后,倒霉的可能是他们。

    对此,朱弘昭没有任何的负担。现在才算将官员与王朝绑死在1起,由不得他们不费心竭力去镇压。

    否则翻盘后,他们会遭到更为酷烈的清洗。

    所以他们现在比谁都在意朱弘昭的安危,1旦朱弘昭出问题,现有中枢、地方重臣,1个都跑不掉。

    生存压力逼迫下的君臣同心,9是这么1回事。

    几百年后的事情朱弘昭管不了,最多努力再活67年,早早布局再影响朝政23年。保证现有官宦家族不会出现魏晋南北朝隋唐那样的恐怖门阀,扶植寒门士子9是他今后的工作重点。

    乾坤再造,格局大改,与1场乱世之后的变革差不多,这9是短短67年时间里的变化。

    人还是那批人,观念都在刀子、死亡、富贵的交迫压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名名新旧文武,都经历了1场蜕变,升华。

    现在的大明,在改制后,终于与原来的大明,有了天差地别的区分、距离。等于是1个焕然1新的新大明,在新的内部肿瘤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