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3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贺虎臣也在担心北面的瓦剌人,颜曾松了1口气道:“宁夏军团3番两次提醒我部提防瓦剌人,不是我军惧怕瓦剌人,而是我军真输不起。”

    不是大明输不起,而是他们这批人输不起。

    甘肃镇的军队打的不错,出乎预料的完整控制住星星峡,还打下了哈密。才让皇帝高兴赐了1个3旅大军团编织,还担心他们打不过,为了保险送来1个宁夏军团。

    两个军团,已经在今年耗费了近千万的物资。如果因为争功心切而被眼中的肥羊1角顶死,可能军团要撤编,他们不死也要脱层皮。

    广西那边打没了1个警役团,都把皇帝气的够呛。若这边欺负小孩子,两个军团却吃了灰,皇帝的怒火能将他们尽数烧死。

    秦凉军团是不怕瓦剌人的,可现在在吐鲁番炮击3日,守军的意志让他们诧异,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局势。

    尤其是宁夏军团近乎胆怯的行军方式,给前线将士蒙了1层阴影,更准确的说法是泼了1头凉水,按照规划宁夏军团今日前锋9能抵达吐鲁番。可宁夏军团硬是在哈密休整两日,昨天才启程。最快,后日才能抵达吐鲁番参战。

    会议因为瓦剌人可能的奇袭,陷入沉默。

    既然知道会有奇袭,那9不足为虑。可现在人人都想着拔掉吐鲁番,不去拔吐鲁番,各部有序待在营地,根本9不怕瓦剌人来多少。

    最怕的9是将军队铺开,瓦剌人从4面围上来,到时候各部纠缠失去调度,强行退回营地,也要脱掉1层皮。吐鲁番没打下,反倒会把之前幸苦打下的军功给搭进去。

    秦凉军团现在的短板9是缺少高机动力量,缺的9是宁夏军团。可这么放弃等着宁夏军团到了后把肉分出去,又都不心甘。

    这是风险与收入的争斗,如何正确衡量风险与背后的收入,是1个合格将领的必备素质。

    右军旅将密训开口了:“诸位,征西大将军要赶着回京。眼前,我部将士时间虽紧,却没紧到35日内必须攻下吐鲁番的地步。如王公所言,将士们已经赚够了,再冒风险,不值得。”

    杨肇基坐镇武都,调度后方物资、军力,源源不绝的给安西战场、朵干青海战场调控,为的9是让前线将领安心打仗。

    1旦杨肇基入京,来个其他人管理后方,前线将士也9不会这么气定闲神了。他们不信任后方的能力和节操,后方也不信任前方的忠诚。相互扯皮,自以为忠诚的行为只会彼此掣肘,虚耗时间、物资。

    见密训也支持,颜曾看向黑龙云,指着北边东西连贯的大山,可见山峰上皑皑白雪:“黑将军,望山跑死马。我军斥候探马5里,可那山上隔着上百里,也能看到我军虚实。若我军展开阵线,假设的确有瓦剌人,两万骑从山上冲下来,1人两马也不过分吧?”

    黑龙云点头,假设有两万骑,1人两马真的不过分。瓦剌人若来,绝对不会只有两万骑这么点:“不为过。”

    颜曾点头:“这9好,敌骑以逸待劳,突然杀出。等我军斥候来报时,敌骑也9杀到了眼前。请问,3万将士进攻吐鲁番,如何分心抵挡?若折个35千,在座的诸位,都难逃国法制裁。”

    瓦剌骑军与朵干那苦哈哈骑军是两个概念,张献忠能打下功勋3转的战绩,不是张献忠太能打,而是朵干土司联军太差。否则也不会被乌斯藏的法王压着打,也不会被叶尔羌,乃至是横跨千里的土默特、瓦剌人欺负。

    黑龙云不甘心,他是土生土长的大同将门,孙传庭的亲卫将,保举到前线来。若以正旅将的身份回中枢,总感觉丢人。

    曾经的宣大老人,1个个都是他的顶头上司,让他如何能抬得起头来?

    9连眼前,贺虎臣他还勉强心服,毕竟是实打实的军功。颜曾、密训都是沂州卫出来的,虽然是齐系登莱系将领,可他眼中依旧是资历不如他的人。却因为杨肇基的保举,都和他站到了1起。

    曾经元从系的的中坚将领,与登莱系的第2梯队将领平职,这是黑龙云眼中的耻辱。知耻而后勇,所以对于军功的心思9更热切,也怀有更多的侥幸心理。

    可他更知道失败的下场是什么,便哑火了。

    贺虎臣见黑龙云熄火,也9不好再坚持继续打,他这个人为人处事比较中庸,不喜欢当出头鸟。黑龙云这边不挑头,他自然不会给自己惹事情,当即传令撤军回营。

    连下午的炮击也给省了,两日半的炮击,打出的炮弹算上转运消耗,不下十万两。已经轰塌了吐鲁番东城,再打不打都是1样的。

    可怜的辎重兵先把营中弹药运过来,现在又要运回去。炮兵先撤,在营中摆好炮位后是步军再撤,其次车兵与指挥中枢,最后才是高机动的骑军后撤。

    吐鲁番东城废墟里,1面木板顶开废墟,各处都钻出人来,苏里唐拍拍大胡子上的尘土,穿着寻常锁子甲,拿着单筒望远镜看着明军后撤,心中不甘。

    任谁被堵在家门口挨1顿打还不能还手,都会憋屈,不甘。

    “阿奇木,国师汗的侄儿来了。”

    1个脑袋探出地洞,苏里唐放下望远镜,与亲兵1起跳了下去。

    吐鲁番有1样神奇而庞大的灌溉体系,叫做坎儿井。暗渠从天山各处蔓延到吐鲁番周边,有直接从山谷河道引水的,也有竖井取地下潜流层水的。

    汉朝开始搞的工程,后面不断增修。某种意义上来说,吐鲁番这地方的人,对打井、挖渠、搞地道作业,已经成了本能天赋。

第602章 瓦剌干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还有类似的唇亡齿寒道理,都是很简单的。

    皇帝要留着瓦剌慢慢收拾,西北前线的将领也不认为瓦剌敢搅合进来。但兵无常势,也做了提防。打了败仗9算活着回去,1辈子也9毁了。

    毕竟现在不缺将,多你1个不多。不像此前家丁制度横行,军队缺乏家丁部队9打不了硬仗。现在的军队,都是皇帝的家丁,真不缺将。

    况且形势也清楚,瓦剌干涉进来也属于常事,不做预防才是真正的自寻死路。

    叶尔羌汗国因为逃回来的蒙古人不多,无法压服内部,导致内乱不断,进入了衰落期。而瓦剌4部,现在虽然争斗,毕竟都是自己人,有1个头狼9能将其他3部统合起来。

    瓦剌4部,此时正处于竞争出1个头人的阶段,距离统合各部也9差个时间。这是上升期,内部形势进展明显,9等着靠时间弥平旧恨后,联合在1起。

    而外部的压力,最能增强内部的凝聚速度。

    蒙古3省内附,已经瓦剌看到了危险。

    尤其土默特部,土默特旧地改为云中省,整个土默特被切割的4分5散。瓦剌诸部与土默特相接,也是了解情况的。

    蒙古从东到西来说,不算漠北车臣部、外喀尔喀诸部这些太远几乎不参与边塞争斗的部落。其他各部,先是最东边的插汉部。是被正德皇帝正面挫败,又竞争不过俺答,率部东迁的小王子后裔。小王子这1支,9是残存不多的黄金家族后裔,也是插汉部的来源,即察哈尔。

    然后9是中部的土默特,鲜卑人后裔,嘉靖年间几乎年年寇边,他们的首领9是俺答。

    再往西,9是瓦剌4部、叶尔羌,都是西征蒙古后裔,站不住脚又陆续东迁跑回来的。

    从根源上来说,是同根同源。

    9连现在印度那边,都与蒙古有着根源上的联系。

    从文化来说,大明几乎是被蒙古西征弄出的1系列后裔国家包围。现在,打穿西域走出去,9能完成突破。

    而此时正面扛着大明兵锋,兵败即灭国的叶尔羌,为了活下去,什么条件自然都是可以答应的。

    毕竟朵干那边的土司联军,也是蒙古后裔,基本上是完蛋了。眼前现成的例子摆在这里,容不得叶尔羌心存侥幸。

    灭国也有好几种说法

    最差的9是亡国灭种;对叶尔羌来说好1点的9是与瓦剌4部完成统合。当然,最好的结局9是向大明请降内附,上层人继续过他们的好日子。

    可大明,会稀罕?

    吐鲁番城下东西纵横的暗渠地道,苏里唐心中憋屈,将父祖相传的‘忠顺王印’交了出去。

    失去吐鲁番,整个叶尔羌9会崩溃瓦解。

    想把吐鲁番送给瓦剌人作为援军条件,瓦剌人答应了,现在局势紧张,又想吞并整个叶尔羌。

    没有的选择,叶尔羌只能跪下。

    如果能给大明下跪,他们自然会选择大明。可他们派出的使者,都成了秦凉军团的军功。

    吐鲁番西北,通往天山北的重要山峡要冲,即后世达坂城。

    瓦剌4部,此时最强的还是准噶尔部,但主事的却是和硕部的固始汗,又名国师汗。靠的9是外对战功与调解各派系战争带来的高隆影响力,历史上这位1度把手插到拉萨事务中,制定法典规范了各部。

    基本上,从他开始,控制高原上世俗的是蒙古各部,为了争夺蒙藏信众的领导权,使得拉萨1直处于王权与神权斗争的阴云下。

    那位活佛诗人仓央嘉措,1辈子9笼罩在这种斗争的阴云下。

    为了夺取领导权,蒙古各部贵族的次子多在拉萨当喇嘛,1是避免内部兄弟夺权争斗,29是掺沙子。准噶尔部的那位大汗噶尔丹,幼年时便在拉萨混日子。

    夜色下,和硕部的骑军向着吐鲁番进发,固始汗的大帐扎在1旁,接待各部头人、台吉,这些人拜访过后,跟着行军队列中的部众,继续前进。

    这两年对天山南北来说都有各种麻烦事,叶尔羌是内部快要崩溃,才将吐鲁番方面割据的王室迎回去继续和稀泥。

    而瓦剌4部依旧进行着种种内战,尤其是准噶尔部掀起的对外战争。目前虽然奠定了极大的优势,可9缺时间攻灭阿拉坦汗王朝。

    瓦剌4部这边内部实在是挤不出功夫,否则早9对叶尔羌下手了。偏偏,现在大明不去消化新土地,却向着天山南北插手。

    让瓦剌4部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却也唬住了更虚弱的叶尔羌,唬骗他们进行合并,1起应对大明。

    “进攻是毫无希望的,茫茫的戈壁,才是我们的保护神。”

    固始汗的大帐9搭在牛车上,缓缓前进的大帐里,固始汗端着1碗奶茶。

    新赶到这里的准格尔部首领哈喇忽剌,点着头,1脸大胡子:“国师,战后如何安排那位叶尔羌汗?”

    他是1名悍将,天启元年带着准噶尔部率先反抗阿拉坦汗,这是漠北蒙古喀尔喀部组成的汗国,之前曾与吐鲁番方面配合夹击,逼迫瓦剌4部服软,统治过瓦剌4部1阵时间。那1战打的阿拉坦汗仅以身免,重新奠定了准格尔部在瓦剌人中的威望,和强盛的根基。

    历史上,固始汗从天山北脱身,主要精力放在青海、拉萨,避免了与哈喇忽剌的冲突。而现在,阿拉坦汗国死而不僵,大明又磨刀霍霍,他们没有时间闹争斗。

    两人是瓦剌4部的老1辈英雄,和当代英雄,要么等时间熬死固始汗,要么内斗。现在因为生存压力,1如既往的和睦。

    对于击败明军,他们两人都有着信心。

    大明这78年时间1直大战不绝,他们瓦剌4部也没有消停,基本上也是处在上升期,击败阿拉坦汗国后,又东征西讨,基本上都是精兵强将。

    甚至,瓦剌人都觉得自己在火器上的应用,应该比大明还要强1些。

    况且,他们是倾巢而出,而大明只是1旅偏师。起码,大明号称两个军团5万人,在他们看来真的是1旅偏师。

    祖祖辈辈与大明干仗,自然知道大明兵力的构成方式。账面宣称多少兵马,1般会将后勤、劳役、辅军算进来,然后再扣掉空饷的水份,5万大军能有1万可战之兵,9难能可贵了。

    至于叶尔羌人被打的抱头鼠窜,瓦剌人的看法不是大明太强,而叶尔羌人气数尽了,也到了该灭的时候了。

    所以击败大明的偏师,夺取星星峡后,怎么瓜分天山南北,9成了这新老两位英雄所关心的。问怎么处置叶尔羌汗阿不杜拉,9是打开话题罢了。

    对于***化的叶尔羌人,连祖宗传下来的命名方式都改了,在瓦剌人眼里,这些都是异端。杀干净9好,本来蒙古各部9因为红教、黄教之争弄得心烦气躁,再弄个其他神的进来,还怎么过日子?

    固始汗微微沉默片刻道:“天山限制了勇士的马蹄,也能挡住勇士的箭。还是1南1北吧,向大明交出蒙蔽我等的祸首,称臣纳贡,如插汉部、土默特部,也是可以的。”

    他是个智者,很多事情看的很远,自然也有1些悲观。

    哈喇忽剌粗眉皱着:“国师,勇士可以战死,却不能当奴隶。”

    “林丹汗也是1位英雄,还有建州的女真人努尔哈赤也不失为英雄。奈何中土也是雄主豪杰辈出,1降1死,可见大明之强。”

    而且,努尔哈赤死的太憋屈。人死了,心脏都被大明的1位王爷生吃了,而这位晋王不是疯子,也不是爱吃人肉,也是1位投身军旅的英雄。

    从云中省土默特那边的商队带来的消息里,固始汗听说过山西人眼中的骄傲,晋王朱求桂。

    朵干那边,被大明另1个亲王辽王朱弘楚设计安排,也杀的1干2净。两位大明的王爷都如此强,还如此安份,想来那位皇帝更是无比英雄。

    在中土看来,他们蒙古各部兄弟相争内战不绝;可在固始汗看来,大明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点本事的王,不造反似乎9对不起这1身本事。大明的两位强藩没有如燕王、宁王1样造反,让固始汗有些想不明白。

    唯1的解释9是,这些王的皇帝,更厉害。

    面对固始汗丧气的话,哈喇忽剌不认同,也不好反驳。毕竟,固始汗的威望太高了,现在也只有固始汗能完成对瓦剌4部的统合。

    他也认可固始汗对于天山南北的划分方案,1南1北。

    想了想,哈喇忽剌道:“若此战不顺,国师以为该如何处置?”

    瓦剌4部中,那位弄得大明灰头土脸的也先,9是准噶尔部的头人,他的祖先。

    固始汗不回答,如果连1万多人的偏师都打不过,说什么都没用。

    唔,如果按照以前的尿性,西北这边大明前线的军队,号称4万也不为过,还算是保守行为了。

    毕竟战兵是两个军团5万人不假,可沿途辅军9有近3万人,动员徭役沿线不计陕西那边的,光哈密、甘肃境内9有不下2万人。

    哈喇忽剌也不在意这个答案,他也只是鬼使神差想问1句,刺激刺激保守、怯战的固始汗。作为新近勇气的英雄,他有些看不上固始汗谨慎的行为作风。

    出兵山南,对瓦剌人来说击退大明兵锋,不让大明占据桥头堡,防止叶尔羌局面崩溃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叶尔羌,纯粹9是添头。

    能顺利吞掉再好不过,若吞不掉9算了,他们还有心腹之患阿拉坦汗国要打。解决了家里的问题,再来解决违背信义的叶尔羌不迟。

第603章 断脊战术() 
次日,8月24。

    吐鲁番方面如约配合,潜匿的1万余骑军从南出现在战场,引发明军秦凉军团所部高度戒备。

    吐鲁番与哈密之间的道路,是夹在两条大山脉之间的。很宽,这也是这条路没有被黄沙侵蚀、淹没的重要原因。连绵高山挡住风沙,也是水源稳定的提供者。处于很大的山峡之中,这也是吐鲁番盆地说法的根源。

    连绵大山挡着,空气流动性差、封闭,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