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污蔑谋反。沈炼被严世蕃害死,加上陆炳的暴病而亡,让锦衣卫上下抵制严嵩父子,成了弄死严世蕃的最后1股力量。

    天启初年,为已经在隆庆年间平反的沈炼追谥为忠愍。

    深吸1口气,史可法指着彼此,长叹道:“如今厂卫横行,虽不伤人却也虎视眈眈。今日我等如丧家之犬遁入梅楼,平白让胤平兄受辱,归根结底在于厂卫行事过于苛严。既然锦衣卫要召唤小弟,那小弟9走上1遭,以我绵薄之力,将这道吊颈绳索放松12,让各处能踏实过日子,安心做事情,也9足慰平生。”

    “立德、立言、立功,小弟资质驽钝,能为苍生立功,也9对这起师尊教诲、朝廷厚恩,以及这辈子了。”

    看着打定主意的史可法,刘若宰哭笑不得,也只能点头祝福。

    路都是人走的,反正他的状元被皇帝摘了,他也是打定主意好给皇帝添1辈子堵,至死不休。

第595章 移桑固本策() 
6月十8,朱弘昭1早在坤宁宫用餐,桌上摆着1沓折子。

    这些都是今日按计划要讨论的提案,通过半月筛选,留下的半月选出3条大策,并上袁可立的兵役策,遗留的强铁策,9是国朝未来5年的根本大策。

    撑着肚子,李秀娘给朱弘昭夹了1块肉:“2郎?”

    抬碗接住,朱弘昭吃的飞快:“什么事?”

    “是这样的,阿策也年岁不小了,看着这1科也考不上个正途。家里想着把婚事定了,定国公府有1女,9是不知可能求的来。”

    说着,还目光狭促瞥着朱弘昭。

    定国公1家子,9眼巴巴指望着册立皇后之后,选秀时通过传统勋戚路子把女儿送进宫来。尽管,那女子已经十7,相对来说超龄了3两岁。

    “生个太子下来,咱赐阿策1个同进士身份,量别人也说不出个所以来。”

    朱弘昭没接话,对徐家那女子,朱弘昭也见过,为了迎合他的口味,竟然也是个弓马娴熟的泼辣小娇娘。

    “赐的进士,恐难以服众。”

    1旁李幼娘没胃口,嘀咕1句。她对弟弟的婚事,真不关心。以李家现在的得宠情况来说,这个独苗苗不会缺女人。

    朱弘昭也是摇头:“宋朝之时,进士9能赐。科举科举,考出可供国用的举人9是本意,进士是国朝蒙恩之举。惹恼了咱,停科不考,谁能说个什么?”

    再说,本朝赐进士的事情在两年前9干过,蒙古那次赐了1批进士,朝鲜、日本也赐了1批。有些奇怪这姐妹俩怎么好端端提起李秀策,扭头看向李秀娘。

    李秀娘有些脸红,犹犹豫豫:“2郎,你看能否通融通融,让阿策考1个进士。”

    “通融?考?”

    朱弘昭板着脸看了片刻李秀娘,看的她好生不自在,随即朱弘昭笑笑:“让他去方从哲那里潜心学习1阵,拿到了举人功名,再说进士的事情。”

    李秀娘也知道方从哲的教育水准,连忙道谢。可她不关心朝政,也不知道朱弘昭的安排,怎么会知道浙党的后继领袖温体仁是南直隶乡试主考大宗师?

    以温体仁善于投机以及1颗敢于投机乃至不要脸皮、节操的行径,朱弘昭相信温体仁会干什么事情。

    其实,他现在已经感觉各处都挺会投机的,他伸出1根稻草,这帮人9能大义凛然的为他解决问题。

    将自由赐进士出身的权力要收回来,还要弥平这类‘幸进’进士所遭受的有色眼光。这是朱弘昭的目标之1,但大规模赐蒙古、朝鲜、日本进士是1回事,这关系到新附地区的稳固,朝堂、士林不会说什么。

    这种事情可以办,给此前征辟、举荐出身的官员赐进士无异是1条拉拢人心的新路子。而征辟、举荐的路子不能丢下,今后这类以特殊才干入朝的官员,赐1个同进士身份,最能拉拢他们的忠臣。进士身份,是所有文人的梦想,也是走征辟路子官员的遗憾。

    有些人考进士不是为了当官,纯粹9是为了荣誉,拿到进士身份后9回乡干自己的事情去了。文武进士都能赐,理论上1个人可以同时拿到两种进士。

    比如说熊廷弼,早年走武举的路子,左右开弓是湖北武乡试第1即1省武解元;然后又潜心攻读弃武9文,又中万历25年乡试第1名,次年登进士。

    被天下传赞为:3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连中3元的人有几个,但文武解元只有熊廷弼1个,这在历史上的确是独1无2的事情。

    在熊廷弼的例子上推论,有人中了武进士,再考文进士也是可以的。

    按照律法来说,没有禁止9是允许,无法可依那9寻先例,熊廷弼的例子很重要,具有先驱意义。

    按着朱弘昭对未来科举的规划,和现在杂科分流的形势来说,秀才功名勉强对得上大学。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秀才比大学还要难。秀才91种,大学还有个369等。

    举人自然是硕士,进士如果这么对应,1切9顺当了。

    1顿饭吃完,朱弘昭提笔将昨夜看了几遍的提案批点1番,让人送交叶向高处,便前往奉先殿。

    为了加快上半月的筛选工作,必须通气商量着办,免得因为1些敏感的事情扯皮浪费时间。选出3条大策,不仅要应对选出3名辅相产生的激烈竞争,更因为这东西关系国本,朱弘昭必须也只能自己负责。要负责9必须拿着指导权,否则下面人拍拍屁股走了,1亩3分地都是他的家当,只能他负责。

    叶向高拿到批点过的折子,摇摇头轻叹,这1次是5寺系统的5封提案,全都被毙。

    高层通气,奉先殿的程序也9走的快了1些,正午前9完成了。

    稍后君臣在殿外用膳,官员各处交头接耳。

    5寺正职集体扑下去,轮续该轮到6部左侍郎的提案,其次是右侍郎及5寺少卿。京官序列排完,才是地方要员。

    可偏偏,6部侍郎都没带预案来,难不成下午放假?

    开什么玩笑,整个南京、天下都关注着,放半天假不怕人笑掉大牙。

    叶向高也没想到6部侍郎竟然都掉链子了,对着袁可立道:“下回,务必将提案贴身携带。”

    袁可立点头,脸色很难看。纯阳党在中枢的人多补在侍郎1级,9等换届后外放或升上来。结果,占多数的纯阳党集体掉链子。

    朱弘昭很想笑,看来‘两会’制度还要慢慢搞,今早加快了程序,结果9出了这么1档子事。

    毕竟也正常,不少人将自己的提案当宝贝1样藏着,拿出来遇到朋友,人家要看看,你给还是不给?

    找来找去,9鸿胪寺少卿徐大相将提案贴身携带,面对1份折子,要消磨整个下午的时间给天下人做样子,的确是1件很为难的事情。

    毕竟1言1行都要做档的,1份折子哪能经得起提问?

    故而,用膳的时间长了些,也幸好徐大相的折子是比较激烈,是具有争执力度的折子。

    袁可立念完,当即引发哗然。

    朱弘昭也被触动,现在鸿胪寺培养翻译的差事被4夷馆拿走,周围的藩属南洋那1片权当死绝了,台湾以北并入版图,西域、朵干乌斯藏这边又再干仗,他们真没正经工作,彻底的清闲下来了。

    这回倒好,清闲无所事事的人弄出了1个大新闻。

    别说这里,明天通报天下后,各处都会吵破头。

    徐大相的提案很简单,改变国朝重桑国策,将经济作物迁移出去,还列出1笔账单摆在面前。空出来的土地,种粮食。

    徐大相上前亲自阐述:“农为国本,国朝所患在于人多粮少,而不在地少。长城以外不适生产,黄河两岸此时因气候恶劣产出贫瘠。然而水土丰茂,气候温润之江南、湖广诸省却遍布桑园、棉田或油菜等经济作物。固然能增强税收富裕百姓,却造成国朝储粮不足,难以应对范围大,持续绵长的灾害。”

    “这是1个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重桑之策在人口稀少时,的确可以富国富民;若人口稠密成灾时,便是鲜美之河豚。朝廷梳理天下,1应国策也该因地制宜,顺时而动。故而,下官所提移桑固本之策,是顺应此时形势之策。”

    “如今国朝缺粮,从外运输受制于种种,且兼粮食粗苯,虚耗不小。若迁移桑棉于瀛洲等地,则减少粮食运输之虚耗。而瀛洲少粮,依赖桑棉生产,方能使其安宁。”

    户部尚书毕自严开口:“波及范围过大,急切难行。”

    他是赞同了这方面,户部现在为难的已经不是钱,而是粮食转运工作,以及如何降低虚耗。

    生产转变,必定会带来1系列的问题。不是执行上的问题,朝中对执行能力是有信心的。麻烦的是造成税收下降,进而导致政绩不好看。

    其中,袁可立的压力不小。

    朱弘昭若有深意看1眼工部尚书崔呈秀,崔呈秀去年有两条增税提案,1条是秦淮方面的,已经执行正规收入1年近5万,连带搞掉天下佛门的产业1次性又是34千万的收入。

    崔呈秀的另1头收税提案9是增税桑棉税,以弥补粮食周转带来的虚耗。逼着下面人改桑棉为稻。

    算上崔呈秀前日已经通过,有待进1步考核研究的非农补贴税,再看看徐大相的提案,分明是1个系列,相互弥补的两条提案,也可以合并为1。

    奇怪的是,徐大相这个独来独往的人,怎么和崔呈秀这个可以说是官场上人鬼嫌弃的人混到了1起?

    朱弘昭看向叶向高:“叶公,如何看?”

    叶向高轻咳两声,道:“回皇上,臣以为可行,又不可急切施行。此策的确有利于国本稳固,也符合时宜。臣所虑者,在于急切施行时,造成朝野离心。故而,臣支持崔呈秀所策纳入来届5条核心大策之1,为徐大相移桑固本之大策奠基、开路。也让民间多5年时间做准备,免得朝廷施行时,造成税收下降,民怨沸腾。”

    朱弘昭缓缓点头不表态,又看向袁可立:“袁卿,怎么看?”

    袁可立也知道徐大相的提案直指根本,不能违逆,9说:“国本为重,臣附议相国。”

    两个大佬点头,朱弘昭又看1眼崔呈秀,道:“那诸卿好好研究1番这固本之策,以崔呈秀之策为前驱,第3届相府正式合并崔、徐2卿之策,施行天下。”

    崔呈秀双拳捏紧,成了,他的提案正式进入5条核心大策,3个位置占掉1个。如果叶向高再推1把,他这个次相当定了!

    徐大相也是长呼1口气,他这个人行事不讲规矩,很受天启看重,又屡屡惹天启生气,天启时期这人9起起落落,被天启打磨着性子。

    两个人串在1起合作,中间有个穿针引线的,这个人9是次相史继偕。

第596章 新任千户() 
强铁策、兵役策、重农固本策3条大策勘定,也是需要长时间施行的。余下的时间先后又选出户部的本金新钞策,与海渔策。

    下1届,上述3策基本不动摇,这是需要长时间施行、重视的根本国策。

    在1片议论、哀怨中,7月十2这日,史可法穿着锦衣实职千户按例赐下的麒麟服,来到了锦衣卫亲军都督府。

    同知刘侨作为引路人,乘坐马车领着史可法来到南外城米市大街旁的1座军营营区后门。

    “宪之,北镇抚司第6千户负责的是外事边情,以辽东4省、朝鲜、瀛洲2省及琉球藩属为主。下属6名专管百户,另有3名负责人员安排,钱财物资,以及对外善后事宜,最后1名百户负责对内护卫差事。下面的事情,宪之上任后潜心研究旧档,也9弄明白了。”

    “两员副千户,何9坐镇旅顺以承中转,这位来历神秘,本官也不知什么来头,不要去得罪9好。另1员副千户杨天石,负责第6所人员选拔事宜,原来是东厂刘廷元的人。现在东厂缩编,9来了第6所。”

    “平日里,宪之9在米市营坐堂办公,与营中将佐没有必要不要接触。将府那里,不太满意卫里在军营设点,少接触9对了。”

    史可法还是很尊重刘侨的,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刘侨也是东林人。

    静静听完,心中大概有了个谱系,问:“刘同知,杨天石可是也在营中奉公?”

    刘侨摇头:“去代州振武卫选拔良家子了。要为西狩做准备,卫里缺人手,已在山东、北直隶等地选过1批丁壮。现在十4所要在山西代州、宣大、陕西各卫分片选拔适龄、身世清白的军户良家子。”

    见史可法疑惑,刘侨解释道:“南人靠不住,多能说会道。在厂卫做事,第1要人可靠,第2是嘴可靠,第3才是本事可靠。”

    史可法苦笑,皇帝怎么会觉得他可靠?感觉,应该是1次试探,给他犯错的机会,看他怎么做。

    见他苦笑,刘侨也苦笑,论籍贯他这个楚人也是南人范畴之内。

    可南人能说不能干的形象,在东林1个个能说破天,却集体团灭的背景下,再加上宣大、齐鲁武人主导的朝廷焕发中兴契机,别说北方士子翻身诋毁南人,南方士子也有些抬不起头来。

    更深的层次还是可靠不可靠的问题,别看厂卫高层还是天启老人,只是皇帝收编后没有动手罢了,下面的千户、百户具体做事的人,都已换了1茬子。提督厂卫的曹少钦虽然不在中枢,可这枚大印还放在司礼监。

    其次,厂卫多选拔北方军户丁壮补充自己,不选拔南方也有客观原因在。

    南方是腹地,军事戍卫性质的卫所本来9不多,而人口繁衍又经济繁荣,为了收税及方便治理,1些卫所9被裁撤迁移。最典型的9是弘治十年时太仓卫更易为太仓州,改名为镇海卫迁到了福建。

    将史可法送到地方,刘侨便径直前往梅楼。

    在马车里换了衣服后,从后门而入直驱6楼。

    这里,杨衰也懒洋洋躺着,梅楼这地方最是让人骨头酥,来了9犯困不愿费力气。

    “人送过去了?”

    杨衰听脚步声9知道是刘侨,闭着眼睛,享受亲信扇来的凉风。

    刘侨给自己取了1瓶酸梅汁,拧开木塞饮1口:“送去了,主子爷怎么9看上了史可法?”

    你也配叫主子爷?

    杨衰心里冷笑,面容1如既往的平静,幽幽道:“谁知道主子爷怎么考虑的,兴许重春秋,史可法这名字好听。”

    刘侨点头,不只是认可杨衰的猜测还是旁的什么原因,将史可法拉入锦衣卫,是杨衰的提议,他们报上去后,皇帝竟然答应了,这让刘侨非常的想不明白。

    也让他知道,哪怕田尔耕、曹少钦不在,卫里的事,能拿主意的也只有1个杨衰了,与他刘侨没关系。他本9做贼心虚,很想弄明白关键。

    毕竟,他与史可法背后的1系列人有不错的交情,弄清楚史可法进来的动机,也好做应对。否则若是个鱼饵,亲近上去被名正言顺的给收拾了,他找谁哭去?

    咕咚咕咚再饮两口,刘侨问:“督公,现在开始?”

    “再等等,不急。”

    杨衰假寐着,良久后瞥1眼1旁摆钟,道:“1刻后,放鸽子。”

    拉左光斗的学生进入锦衣卫,还很大方的给1个实职千户,不让史可法在朝中大员面前亮亮相,怎么能对得起这1个千户位置?

    米市营,典型的新式营房。

    如同1个‘目’字,空出3片操场,其他地方都被3层6角楼圈起来,最外围还有1圈围墙,围墙顶端种植荆棘。

    负责本所上下、军属安危、保密工作的百户自号喜童,连史可法也问不出真名是什么。

    领着史可法巡视各处,有专属武库,展现各种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