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化淳上前几步,脚尖踹了踹陈秉忠,没动静。
蹲下测了测鼻息,挑眉:“倒是个命大的,拖到浣衣局去,能不能活下来,看天意。”
他学识渊博,也心狠手辣,可他也迷信,也要守基本的规矩。打不死,只能作罢。死咬着不放,只会让宫里上下敌视。
神情略有不快看1眼孙海,也不好得罪这个宿卫头子,曹化淳抱着拂尘,领着1帮小宦官走了。
孙海见宫里其他人都走了,瞪1眼手下宿卫,实在是丢人,5大棍下去连个人都没打死。
蹲到陈秉忠身旁,孙海面无表情:“干什么不好,非要拿老爷的钱。成了,你这也受罪,免得以后受罪,好歹也喝过酒,咱送陈公公1程。”
1手紧紧扣住天灵,另1手扳稳下颌,孙海抬头看着蓝天白云,用手交错使劲,1声脆响。
第524章 分门别类()
北安门,赵期孤零零1个人站在门前,拄着拐杖,背后玉带挂着1口剑。
以前的魏忠贤,现在的赵期,9是宫里人前后老祖宗,魏忠贤与客氏结成对食,宫里人9称呼客氏为老祖太太。
曹化淳驻步,打了个手势随行的小宦官站在远处,他上前恭恭敬敬磕了1个头,拉长语调:“小曹给老祖宗请安了。”
垂眉,赵期看着曹化淳,声音含糊:“事情,办的如何了?”
“不负老祖宗所托,办妥了。”
这伙耗子是死定了,今天打不死的送到浣衣局去,9是有伤也要起来洗衣服,伤口感染、劳累、各种欺凌下来,绝对死定了。
曹化淳还不知道,孙海更暴力,直接将1个个还喘气的宦官给拧了脖子。这也没办法,现在的宦官基本上都是原来净军体系升上来的,身子骨硬朗,1时半会儿打不死。
轻咳两声,赵期声线恢复清朗:“办妥了9好,2郎的东西碰不得。好歹也给宫里兢兢业业跑过腿,安排下去,好好葬了吧。”
曹化淳应下起身,搀着赵期看到城内两侧还跪着1排宦官,不乏熟人,多看了几眼,是给坤宁宫跑腿的几位。
赵期察觉,拐着点着地清脆作响:“都是求情的,当着法司执行家法,9怕小孽障添乱,平白丢了天家威严。”
不用想,坤宁宫的这几位背后的两位李家娘娘发话了。
曹化淳心里暖暖:“老祖宗维护之情,小曹会记在心里,不敢忘却。”
没有赵期挡着这帮传话的人,难做的只能是他曹化淳,坤宁宫发话,你怎么执行皇帝的意思?
法司面前,不将家贼悉数打死,又怎么能理直气壮的收拾朝臣?
朝夕相处,都是人,心都是肉长的,真要翻脸直接打死,人人心里都有那么1点障碍。
“记这没用的作甚?”
赵期眯眼看着红墙金瓦层层建筑,道:“宫里的人,都是苦命人。都吃过苦,被世道欺负过,1个个都是可怜人。9这可怜的人做起恶来,才是肆无忌惮。小曹?”
“哎,听着呢。”
“你天资好,性格也好。更要明白,宫里的苦命人作恶的影响有多大。要想管住这些作恶的可怜人,9得像老魏说的那样,要比他们更恶,更有手段。少钦性子刚硬,仪儿机谋有余而果决不足,以后呀,还得靠小曹这样的镇着,给2郎盯紧手下人。”
曹化淳身子躬的低低,连称不敢,这种类似传位的嘱咐,他曹化淳有这个心思接替当个以后的老祖宗,可绝不能在赵期面前表达出来。
老祖宗的义子可握着司礼监,是内相;在他与赵仪之间,赵期这个老祖宗更属意谁?
9是用小脚拇指,他也能想明白。
老祖宗这头有赵仪,2祖宗刘时敏那里还有个曹少钦,他曹化淳真的是毫无背景,想要立足实在是难,更别说超过这两个对手。
乾清宫,朱弘昭看着兴师问罪的李幼娘,很是无语,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的难听了,1个偷盗主家财物的恶奴,在哪里都是打死的命,更何况是人人瞩目的宫里。
可在李幼娘看来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家里那么多的钱,又不缺这1点,稍稍给与1点教训9好,毕竟是朝夕相处的人,没必要往死里打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1个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分不清大小轻重缓急。家里的确富有4海,要什么有什么。可更经不起侵蚀,外臣伸手剁了9剁了,没有2话。宫里的家奴内臣若伸手不剁,这让外臣怎么想?必须1体同仁,内外公平,1碗水1定要端平。
若纵容不究,外臣、法司咬着这件事不放,闹大了只会丢更大的人,有损朝廷威信。
可李幼娘也觉得皇帝不可理喻,小题大做。打死的这批家奴都是亲近人,不是亲近人也没那个胆子以身试法。这些人多是齐王府旧人,相处4年,都知根知底。9这么狠辣打死,让她寒心。
她更觉得这样知根知底的老人都打死打光了,去哪里找这种贴心的老人?
也不是她看不明白,隐隐约约有1种危机感,促使她对这件事格外的关心。这种危机感她想不明白,可感觉的到。
也简单,现在皇帝对身边的家奴下手,以后会不会对后宫下手?底线是1道道攻破的,她只是在这种危机感的促使下,来防守前1道防线。
两人瞪了片刻,朱弘昭索性拿出1份报纸看了起来。
“2郎!”
朱弘昭不应,低头继续看着报纸,遇到有意思的9抓起朱砂墨水的钢笔划出来,1副认真理政做事的模样。
“2郎,给老陈1个机会好不好?”
放缓语气,李幼娘坐到朱弘昭身边,抓起1枚荔枝剥着,给朱弘昭递过去。
扭过头,朱弘昭继续看着报纸。
“你都给了顾元镜、杨景明1个机会,给老陈1个也不要紧,外面人也不会说什么。”
扳住朱弘昭的下巴,她死活是把荔枝塞进了朱弘昭嘴里。
还伸出手,接住朱弘昭吐出的核,1副服务很周到的模样。
叹1口气,朱弘昭见她还要剥荔枝,道:“别剥了,上火。”
放下报纸,朱弘昭双手搭在腿上,长出1口浊气:“幼娘,咱屡兴大狱以慑不法。咱行的端做的正,才能理直气壮的去收拾天下贪官污吏。陈秉忠自己撞上来,只能死,没有其他说法。”
“咱家里那么多钱,老陈兢兢业业服侍宫里,9当给他养老的,难道还不成么?”
“养老归养老,这个头说什么也不能开。别说他陈秉忠1个家奴,9是兄长犯了规矩,咱也要大义灭亲。为了天下社稷问题,无不可杀之人。”
朱弘昭语气严厉,眦目,把李幼娘吓着了。必须吓1吓,他可不想等到以后对小舅子李秀策动手。
宫里人谁不知道,9等李家姐妹诞下皇子9会立后。李守信兄弟管着太医院,以后妥妥的是国丈。李秀策在国子监9学,人人巴结,已经形成1个小小的后戚集体。
不敲打李家,以后犯事了,1刀切下去切的可真是身上的肉,根本不是陈秉忠这样的家奴所能比拟的麻烦。
“2郎”
水汪汪两只眼珠子泛着水雾,李幼娘摇着朱弘昭手臂委屈道:“妾身都给宫里人发了话,若保不住老陈,今后妾身还有什么脸面见宫里大大小小人物?”
“幼娘,这真没法子,天下之大故而国法无情,宫里这么大摊子,也要讲规矩。没了规矩约束,方圆乱了没体系,天家威严何存?”
“陈秉忠不足道,但开了这个头,无异于鼓励各处向着家里的库房下手。好好想想,这些东西都是咱家的,以后也是给咱儿子的。只要嫌钱少的,没有嫌钱多的说法。给子孙留的钱越多,百年之后他们9越有底气面对天灾人祸,可以更安稳的延续社稷。”
“好好想想,是以后咱儿子、孙子的安稳日子重要,还是1个家奴重要?没了这个陈秉忠,还有千千万万的陈秉忠挤破头要给你跑腿。可能后面的陈秉忠,会更机灵,更懂事。”
朱弘昭说着轻叹,以后这类事情绝对不少,他要维持清正严明的形象,也是很困难的。
李幼娘只觉得家里的钱多的用不完,她们姐妹俩小家小户出身,对庞大的财产没什么感触,每个月给坤宁宫的月例也没有上限,只觉得钱多的花不完。基本上月例她们都不动,委托出去做买卖,坤宁宫的用度,她们姐妹打赏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下面孝敬的。
过个生日,勋戚女眷、各藩送来的礼物,9够她们花几年,更别说1年中各种节日收到的礼物。
不过想想这些数不完的钱都是以后儿子的,尽管还是没谱的事,李幼娘顿时9转变了观念,陈秉忠该杀,该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不过,改口实在是丢脸,坐在边上脸色变化,9是不开口。
将她揽在怀里,朱弘昭看着缠龙梁柱,道:“幼娘,对自己狠,才能理直气壮对外人狠。我这么做,为的是眼前的社稷,也是为给咱儿子1个干干净净的好社稷。杀陈秉忠,咱心里也不舒服,这种罪咱来受,该杀的杀干净,以后咱的儿子9不用忍痛杀身边人。”
“这世道,终究是险恶的。人性本贪,有的人是管不住手脚9去贪,这种管不住手脚的人杀了9杀了,不知道痛惜;有的人是因为人情所累不知不觉9贪了,开了1个口子,1步错步步错,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这类人,可以挽回的话,咱还是可以给1个改过的机会。”
“还有1类人,最为可恶。他们本性是贪的,为了贪的无所顾忌,他们会拉1个个干净的人1起贪,搞什么法不责众。他们1门心思9想着钻空子,想着瘫痪法司运转,钻国法的漏洞,想白蚁1样想着法子要毁掉千里大堤。对待这种人,杀头他们是不怕的,要千刀万剐,让他的宗族永世不得翻身,这样他才会怕,不去给朝廷添麻烦,才能管住自己的手。”
“幼娘,陈秉忠9是这类人。他真的缺养老的钱?不缺,他缺的是1堆能看不能吃的金银,想要的或许也不是金银,要的9是侵吞国资时的愉悦感。他是宫里人,若是外臣,刘廷谏9是他的榜样。”
陈秉忠缺钱?开什么玩笑,尚衣监的太监,伺候皇帝起居的亲近人,收的孝敬9能吃的满嘴流油,这种人会缺钱?
治理贪官,也有过犹不及的说法。对于侵吞国资公产的,哪怕是1文钱也要追究到底。对于收钱帮忙行个权职内的方便,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法司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朱弘昭想不明白陈秉忠为什么去贪,只能归咎于陈秉忠的心性扭曲影响到了脑子。所以,这帮人他见都不见,悉数打死。
“这种处心积虑要毁国朝根基的人,必须杀。为了眼前的局面,也为了以后。幼娘姐姐好好想想,这种奸邪该不该杀?”
良久之后,李幼娘点点头,鼻音发出1个音:“嗯。”
第525章 后悔迟()
南京城南面城墙,属于平地上的大工程,传说是朱元璋扩修没钱,由富可敌国的沈万3修筑。
明史里也有好几处提到沈万3,其中1处在马皇后的传记里写得明白:湖州吴兴的富民沈秀,也9是沈万3,帮朱元璋修筑了3分之1的南京城,又请求出资犒劳军队。
朱元璋听了大骂:“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马皇后谏曰:“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
朱元璋听了有些解气,饶过沈万3没杀,把他流放到云南去了。
明史为我大清东林后人编撰操刀,出于政治目的抹黑明朝的文字随处可见,但史实告诉我们:沈万3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元朝人,生于元朝,死于元朝。
洪武十4年才正式对云南用兵,次年平定该地,云南正式纳入朱元璋的版图。即便沈万3此时还活着,而且9在明军平定云南的同年9被充军流放到那里,其年龄至少也已经在百岁上下,这可能吗?流放百岁老人,在中国历史上等同于奇谈怪论,要知道,这是1个以孝为基础,以忠为目的的社会,尊老是它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不过沈家这个曾经的江南首富,的确是在洪武朝被折腾坏了。首先朱元璋与张士诚争吴地霸权的时候,沈家是帮着张士诚的,其后才有洪武6年出资修3分之1南京城墙的示好行为。结果又想继续示好出资犒军,拍马屁拍到马脚上了。
这次放血后,又是洪武洪武十9年沈家因为田税问题被收拾,土地根基受到重创后,才是元气大伤。最后9是洪武31年的蓝玉案,沈家因为某个女婿玩弱智的美貌妻子,莫名其妙卷进去家破人亡。
南京真正的南城精华还在城墙、护城河南面,这里9在秦淮的源头,才是真正的自由、繁华之地。
南城的这个门,叫做聚宝门。唔,聚宝盆,明白了?
外面正对着米市大街、菜市口,与北京的宣武门1样,对应的都是繁华、人口、人流密集的地方。这种地方,才是行刑的好地方。造成的结果9是米市大街、菜市口这1片地价与宣武门菜市口1样,地价升不上去。
谁让都是刑场所在?
有好事者效仿宣武门城门甬道,在甬道顶端刻了3个张牙舞爪的大字。
正午的时候,火速宣判的行刑队伍出聚宝门,赶赴米市大街菜市口刑场。
“贪官污吏,人人得而诛之!”
1名士子1袭青衫,网巾束发系着抹额,将1枚石子砸向囚车。涨红脸,高声喊着,周遭人将泥巴、不值钱的称手物件,朝着1辆辆囚车砸去。
街旁用餐的轮休军士,也有脱了破旧军靴砸过去应景的。街道两旁的酒楼上,更有酒客将碗碟朝下投掷。
1座酒楼上,基本上赋闲没事情干的王在晋抚须看着,1旁史可法双手垂着,看着行刑队伍向南逶迤而去。
他的师尊左光斗豁出老脸,请王在晋,这个被东林得罪到死的兵部左侍郎赴宴,为的9是得到王在晋手里的举荐权。王在晋很低调,堂堂3品大员,纯阳党核心人物,握着的举荐权9没动用过,即没有给王家子弟,也没有给姻亲、朋友子弟,9那么握着引人眼馋。
因为王在晋觉得举荐是1种乱制,作为南北朝那个响当当的王家后裔,他们很清楚举荐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做官途径被垄断,是1种历史的倒退。这样出身上去的官员,以后有个不测风云,必然是进士出身官员所要大肆清洗的1类人。
他这么认为,可左光斗不这么认为。左光斗认为相对于进士出身,举荐出身的官员才是皇帝真正倚为心腹的力量。举荐权,在左光斗看来是应急办法,是那种过期作废的东西。眼前值钱,等新的官员、吏员晋升体系出来后,举荐权9废了。
“年轻人想要做事,要现有锐气。朝气蓬勃,勇于任事,才跟得上朝廷的脚步。”
王在晋满意史可法这个经历过种种动荡的年轻人,有1种绝大多数同龄人所没有的内敛沉毅。但锋芒不露,在以前是好事,可在本朝绝不是好事,要点拨点拨才对。
左光斗的臭脾气是天下闻名的,能放下架子请他吃饭,王在晋也不是小气的人,自然要给左光斗1个面子:“看,那9是没跟上朝廷脚步的下场。”
史可法俯首,拱手:“学生省的了。”
饮1口酒,王在晋摇头道:“朝入洪武门,夕出聚宝门。马前失蹄,十年寒窗化成了土。”
吟着,看1眼史可法,道:“也需切记,当步步谨慎。做事可张扬锐意,但做人要本份。”
当首囚车上,刘廷谏目光痴呆看着周围暴躁、状如疯魔的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