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色中,卢象升带着张同敞与1叠计算好的物资单子和调运方案来到文渊阁。

    值班的史继偕正在打瞌睡,神情不快嘟嘟囔囔:“老人家睡不好,是会夭寿的”

    这些话卢象升全当没听见,递上方案。

    “钱粮不是问题,但眼前劳力不好抽调。”

    史继偕看着单子,减少北京运粮,南直隶这1片最不缺的9是粮食。甚至风灾范围内,9有足够自救的官储。问题还是在于风灾,没人敢出门。

    风灾范围内的百姓向外迁移,留下的都是挖掘地道避风。这大风乱刮,吹过来城墙都扛不住,更别说寻常的房屋。只要在风暴中心,什么东西都能给你吹上天。

    单子上的钱粮,还在史继偕的调动范围内;关键是没人敢去风灾区域,有钱也招募不到劳力。

    抬头看着神情严肃的卢象升,又看看憋红脸挺直腰背胸膛的张同敞。调动钱粮,卢象升是主使,副使自然要从相府抽,卢象升提议张同敞同行。

    张同敞才2岁,自幼9以曾祖父为榜样。南巡以来相府最先着手的9是为张居正平反后续实质工作,在天启2年9为张居正平反,这回是给与张家必要的补偿。萌官子弟以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为礼部右侍郎,张同敞经过侍从司考核,成为这1代人张家的代表人物,推入相府历练。

    “别山去赈灾,老朽无法向国相叶公做交代。”

    史继偕目光盯在张同敞身上,国朝有愧张居正,现在再把人家后裔中最出色的1个子弟送到灾区9救灾,有些借天杀人的味道。

    “执殳荷戈,效死疆场。乃下官祖训,还望太保公成全。”

    张同敞起身拱手,俯首。

    谁不怕死?谁都怕,可都有该死、必死之时,为心中理念而死,不算死。

    国朝中兴,很多议案都是张居正想做而无力做的东西。张居正改革时阻力太大,否则也不会尽数捣毁天下书院,也不会说出‘兰芳挡路也要拔除’的狠话以示决心。

    张家人看的很简单,国朝中兴大改,是对张居正最好的尊崇,从行动上认可张居正的革新理念。这可比天启2年的平反有意义的多,从行动上认可张居正,更1次授予张家3个官帽子,全面考录江陵党事件中落马的官员,为江陵党、张居正洗去最大的政治污名:结党。

    这种情况下,张同敞为朝廷,何惜1死?

第516章 潞王朱常淓() 
8月初7,传统的7夕佳节。

    朱弘昭也是难得轻松1日,看完密折9来了玄武湖。

    这里,十里长堤上搭着高高竹木架,足有7长高,沿着十里长堤搭建,鲜红色长布围着遮住。

    里面,1枚枚3丈高的大红色孔明飞灯立着,留下的皇室工匠做着最后的检查。

    司礼监今日也闲了下来,来回忙碌放灯事宜,不断通过钦天监测量风向阴晴等等自然数据。

    至于南京东边的风灾,只能选择无视,这种天灾非人力所能抗拒,只能等风停了再去救灾。

    历史上的这次风灾,根本没人管,受灾百姓靠吃树皮充饥,这还是物资充沛的苏扬1带。为什么如此?因为天灾造成的灾民,活不下去的灾民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神烈山上,从河南卫辉府赶到南京的潞王1袭祭服,带着潞国臣属瞻拜神烈山上的孝陵。他是神宗万历皇帝的亲侄儿,光宗泰昌皇帝的堂弟,是嘉靖1系的亲藩藩王。

    自燕系改为帝系后,皇室最大的风波除了英宗复辟外,9剩下正德、嘉靖之间的破事情,还搅进来1个宁王。宁王的账到现在还没结束,宁藩宗室以宁藩靖难有功为原由,南巡以来屡屡在宗人府奔走,想要恢复宁藩王爵。

    燕王靖难的转机9在于两个藩国,辽王与宁王,当时都倾力资助。

    现在宗室普遍来说94种,1种是如周、秦、岷等传统亲藩,对皇室内部的事情没什么感触,关起门来玩自己的。

    第2种是燕系陆续分封出去的亲藩,对于帝位他们有着间接的继承权,对皇室内部的表示关切,彼此更为亲近。

    第3种9是嘉靖1袭分封出去的藩王,桂王、信王两个搅进东林逆案中,都被毒酒毒死,毫无掩饰的赐死,连暴病这类的掩饰词汇都不用。这类亲藩有着更近1步的继承权,然而天启手中皇位由正德1系接掌,他们虽感激当今皇帝恢复宗室自由之身,但更惦记皇位。

    他们不像传统亲藩那样有着几千张嘴要吃饭,他们的经济能力更强,压力更小,1增1减下来1个个都是有钱人,更没有1辈辈人坐牢的待遇,他们相对而言更自由,所以对于宗室解禁政策没什么感触。

    现在,嘉靖1系除了天启的孩子、福王1系外,9数这位潞王朱常淓拥有其次的继承权。南巡之前,朱弘昭9让他来随驾南巡,朱常淓托病,现在的这位潞王,是被锦衣卫请来的。

    唔,政权失去所谓的合法性后,朱弘昭的行为可以理解为绑架。这位潞王如果识抬举,晋封为卫王9是待遇,若是不识趣,朱弘昭不介意将这位比他大4岁的藩王软禁起来。

    王爵封号高下以春秋战国的国号国力为依据,哪个名声响亮,哪个的名次9靠前。传统意义上来说,秦齐晋楚为第1,后续是赵魏韩燕吴越卫宋鲁之类的。其中吴王封号在大明有另类含义,若无意外是不会再有什么吴王出现,唯1拥有过这个封号的只能是太祖皇帝。

    故而,潞王、福王、信王、康王这类封号,纯属杂号,没有什么号召力或威风可言。

    南巡后,南京距离北方有1段距离,消息传递有延迟,软禁潞王,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

    否则出现个意外,彼此都脸上不好看。潞王造反,受累的是整个宗室,9连皇室的颜面也不好看,彼此猜疑,又有外部压力,说不好对宗室的解禁政策会中断。故而,软禁潞王,宗室方面不认为有错。

    等厂卫铺好1系列的飞信暗桩后,再放归不迟。总之,这段时间,在西狩赶往西京的这段时间里,这位潞王,或是晋封后的卫王,都别想着自由。

    换了便服后,这位潞王来到玄武湖皇册库觐见。

    双手垂着,跟着朱弘昭在1排排书柜之间走着,神情平静,不见丝毫火气,这位潞王正值2这个年轻气盛的年纪,可涵养功夫不错。

    停在河南省档案柜前,朱弘昭找到卫辉府。

    山西、北直隶、河南交界处,真的是犬牙交错。这也没法子,太行、黄河天险不是吹的,为了避免1省占据周边防御地势,往往都是将地界设置的交错起来,使得诸省同享天险。

    潞地在山西,这位潞王却在河南向北突出部卫辉府,与潞州紧挨着。东边又是北直隶大名府这个向河南展开的突出部,这种地方相互钳制思想在地图上仔细看,各处都有体现。

    说的玄乎1点,9是分割地方龙脉。

    “王叔,你说新乡1地作为卫国封地可好?”

    朱弘昭翻出卫辉府总册,里面夹着5色线描绘的地图,手指在官道红线上描着,旁边还有黑白两线接替标注的铁道线,这9是新乡,交通要道。

    潞王诧异:“君父所言卫国,让臣糊涂。”

    “改新乡为卫国,潞王封号改为卫王。”

    朱弘昭左手捧着总册,摊开地图右手食指点在新乡,扭头嘴角含笑,笑容和煦。

    “啊?”

    潞王1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有些措手不及的样子,惊喜交加,神色转化自然:“君父,卫乃重号,臣何功何德,哪能当得起这重号封爵?不妥,不妥。”

    “谁说王叔无功?将府按制,会有两员亲王挂大将军号。晋王求桂,还在与侄儿怄气。在瀛洲战役中,晋王战功6级,彰显天家武风,朕想以大将军相封,未曾想求桂不领情,宁愿在6韬军团做个甲长,也不愿意为侄儿分忧。”

    想到晋王朱求桂的犟脾气,朱弘昭也是没奈何,这个混蛋当初赌气吃了老奴的心,又赌气去了日本作战,9是不肯原谅他。好在前线将领会做人,让朱求桂满足了杀敌愿望又给完完整整送了回来。

    若朱求桂真在前线战死,晋王府宗室两3千口子9会到皇城来闹腾。

    对待晋王这种脾性的人,朱弘昭反倒觉得好办,顺着毛捋9是了,反倒难办的是老唐王那种辈分高的吓人的老混蛋,或者眼前这位博览群书文人做派的王叔。

    只当是皇帝在试探自己有没有染兵权的心思,潞王只是1个劲摇头,以体弱、不知兵、生性犹豫种种原因推辞将府的差事。

    皇帝把兵权看的有多重,国朝上下也是有眼睛的。目前亲藩藩国内的兵权根本不顶事,几百人的武装能做什么?宗室中真正能跟皇帝分享兵权的是辽王,那是人家的嗣兄弟,也是1路磕磕绊绊走来的兄弟,别人谁敢?

    9连朱弘楚这个堂兄弟,到目前位置还到处乱跑,根本不给染指兵权的机会。他潞王是谁?也敢染指兵权?

    “王叔年轻力壮,正是为国出力的时候,何必自疑?”

    朱弘昭将卫辉府总册放回原来的位置,双手负在背后:“侄儿这1路走来,肩挑日月最怕1脚不稳使得社稷崩塌。只有我朱家的人,才是真正可靠的人。将府那里两员宗室大将军乃是定制,各处都推辞犹豫,不愿为朕分心或其才能不足难堪此任。”

    “王叔春秋鼎盛,不会的东西可以学,用心总能学会。若不用心,杀头也是无用。朕也知这个提议过于仓促,王叔不妨回去考虑考虑,朕这里是真缺贴心人。”

    识相9来将府混日子,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不识相9蹲到神烈山上守陵去

    想完完整整返回老巢,想都别想。

    “臣惶恐。”

    3个字,潞王说出了他的心声,面对这位皇帝,他真的惶恐。1再拒绝,9怕到皇帝面前被莫名其妙的原因给弄死,现在几乎是被锦衣卫绑架来的,能不惶恐?

    “王叔好好思量,朕还有旁的事情。这里的鱼鳞图册,天下宗室可随意阅读抄录,王叔好好看看。万民生计稳,则我大明社稷稳;我大明社稷稳,万民生计也稳,相辅相成。这江山社稷,朕1个人着实扛不住,天家子弟不为朕分忧,谁还能为朕分忧?”

    朱弘昭1叹后,走了。

    他前脚走,潞王犹豫再3看也不敢看,后脚9走。

    鱼鳞图册,代表的是全天下的信息,谁看了基本上9能了解天下的形势,这么紧要的东西,他的身份又那么敏感,怎么可能敢看?看了,让皇帝怎么想?你关心天下做什么?你想干什么?

    有时候,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9像孙传庭在通州咆哮1样,朱弘昭认为他在为朱家的天下而努力,不怕杀多少人;而孙传庭的驳斥,代表的是主流思想。这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更不是朱家的天下,而是皇帝的天下。

    为了表示自己的闲情逸趣以及胸无大志,潞王出了皇宫立马带足仪仗近千人,纷纷扬扬来到秦淮南侧的相间楼,这里是1座棋楼,找到天下闻名的少年国手,也是他心中久仰的过伯龄来下棋。

    “潞王千岁出金5赌斗苏州国手过伯龄!”

    这条消息火速在秦淮流域传荡,放假游荡在秦淮的官员汇聚而来,观看这盘棋。

    5两的赌金已经很高了,完全可以购买1位国色天香的十4岁少女。

    南京这边,过伯龄打遍各路名家,赌金最高1次也92百,这回哪能不引起轰动,而且是潞王堂堂千岁爷下场,引发的好奇心更甚。都想看看,这位嘉靖皇帝的曾孙有什么本事。

    消息也传到皇帝那里,朱弘昭对此只是1笑,他很清楚潞王的资料,知道这位最擅长下棋。

    在他看来,下围棋很牛的人自然算计能力也牛。朱常淓的围棋造诣9代表这人能力所在,在他看来朱常淓再掩饰也是没用,老老实实待在南京9好。

第517章 偷袭(1)() 
8月十4,甘肃镇酒泉肃州卫。

    从西宁撤军回来的贺虎臣巡视军营,他是保定人,在边塞投军因本土排挤问题又遴选去了京营,混到守备1级赶上登莱设镇,现在天津后转入登莱担任海防将领,屡次参与渡海作战,以战功升参将,是杨肇基在京营时的老朋友。

    这是个精通步骑舟船车炮战术的全能将才,各项考核最差也是上等。

    在中正军制革新时,贺虎臣由延绥镇副总兵升任甘肃镇总兵。军制革新9是1次清洗,宣大系、登莱系以及山海关即关宁系将领独霸北方军界,贺虎臣又赶上了这趟东风。

    4岁出头的总兵,相对于现在何冲、高杰这1帮元从系来说远远不如,但比起过去也是重要的进步。若无意外,4岁的总兵可以再干2年,足以将家门经营成1方将门。

    3个儿子也争气,长子贺赞以武进士作为琼华宫宿卫下放天津十万新军赴日作战,叙功升任正营将,让皇帝送到了西北。

    次子贺诚年十8,几乎是国朝军人中最高个头,身高将近7尺,这不是汉7尺,是明7尺!站在那里,9像1座山1样。

    这么好的个头,自然不会被埋没,皇帝看重也可以说是当作人质,在身边担任宿卫。

    老3贺诠年十4,还跟在贺虎臣身边历练。若无意外将来也是进入宿卫的待遇,有着极高的起步点。

    军中喜欢起诨号,这9是贺家3虎,号称大虎勇猛敦厚,2虎忠义最长,3虎剽捷骁勇。

    相对前两位兄长,贺诠出生时贺虎臣已经是1军之主将,环境好,自幼便练了1身好骑术。9等今年入冬后去南京,参加元旦时京城按例举行的赛马,以此扬名京中。

    “父帅,兄长来信!”

    贺诠在辕门前跳下战马,高举着1封信嚷嚷着快步进入。

    营垒中两个营军士午休后站立,磨练军姿毅力。别说这里,现在的南京的士民也是开了眼,1营营的军士在南城外站着军姿。

    什么战功、士气,朱弘昭1概不管,先过不了军姿这1关,9别想着参加后面的队列、战阵演练。重视军姿、队列,完全是与戚继光1脉相承。这是军纪的体现,军纪不好,再强的战斗力也只是匪军。

    重视军容,是1向很重要考核标准。谁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抽风将甘肃镇的军队调到南京去,反正有铁路运输,调兵是非常容易的。

    从天启时期,陆续设立1系列军镇,施行强干弱枝之策,内4镇的建立9是避免地方尾大不除。内4镇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各处抽调来的。

    现在在这个基础上,皇帝、将府干的事情可以说是让将门有些难以接受。靠着铁路运输便利,军队换着花样调,在军士数额上吃空饷已经没了可能。唯1能吃的9是弹药消耗,其次军械补充、更替,都是由兵部来管,不好插手。

    失去兵权后的兵部,只是将府职能的补充,让武人压到头上去,兵部的老爷自然没什么好脾气。

    校场点阅台上,贺虎臣1袭绯紫比甲武服,头戴毡笠纳凉,瞪1眼行为轻佻的幼子,接过书信看了起来,不发1言。

    贺赞在信中也没说什么,例行的问候外,便问到吐鲁番的贡物运输渠道。

    从前年皇帝拒绝吐鲁番、哈密番的‘进贡’请求后,去年吐鲁番便没有走贡物的渠道,以民间买卖的方式通过嘉峪关,向内地售卖西域、中亚的特产,如葡萄干、无花果、巴旦木、石榴、玉石等等,换取丝绸、书籍、药材、茶、瓷器等等奢侈品以及生活必备器具。

    吐鲁番方面之所以能从叶尔羌汗国取得实质上的割据,靠的1来是地广人稀交通相对不便;其次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