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慧妃为人是很讲义气的,李幼娘在1旁说:“9范家的吧,这个媒好做。”
范慧妃的两个兄弟按例授职,天启时1个是都督府都督佥事,1个是5城兵马使司指挥,改制后兄弟俩也争气,考核后加入征发瀛洲序列。
李秀娘可知道范家打的什么主意,范家那个小娘有事没事往宫里跑,难道只是看望范慧妃?
也开口:“那姑娘确实不错,这个媒可以做。”
朱弘昭9算知道范家的打算,也是有心无力。他又不是钢铁之躯,别说随侍的女官,9连自己东6宫的妃子都伺候不过来,更别说那些西6宫的
“成,9这么弄。这个媒9你们仨看着办好,9在年前完结。”
这家1起吃着晚饭,另1边奉先殿吃饱喝足,散席的相府成员送走曹化淳,1个个大眼瞪小眼。
皇帝抓紧时间,不避风雨,为的是按着行程规划抵达南京。
这是以身作则,在督促他们赶紧落实江南税务贯彻工作。
唔,谁会怀疑皇帝怕死呢?
绝对是皇帝高瞻远瞩,以身作则在警示他们。
可复社那边的事情还没收尾完工,又冒出个辛丑逆案,1切捋顺要花时间,谁知道又会出现个什么事情?
贯彻原有的税制,将该收的收上来,真的不好办。
而且税制下1届还要细化,更为复杂。前面割1刀,后面又补1刀,有多少人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别说江南,天下各处都是1样。
都想的很简单,朝廷现在不缺钱,怎么还要改税增重?
朝廷没钱时为了税杀人是可以理解的,明明已经不缺钱了怎么还要增税?
有钱增税和没钱时增税,是两个概念。
相府成员1个个心思沉重,压力太大。
第501章 校友()
大半夜,雨点绵绵。
从奉先殿朝官邸走的卢象升与葛麟闲聊着,两人都是练武的文人,是克制的人。凡是真正的武人,饮酒节制,对自身的控制力很强。
葛麟这个丹阳的举人,简直9是个奇葩,1个人可以和十名禁军甲士对打不落下风,武技超群、气力绵长拖到后期可以压着结阵的甲士打,战斗力强的不像话,即将转任将府7品虎贲郎。
两人身后,跟着两名甲士护卫。
奉先殿的酒宴,葛麟还不够资格,双手负在背后打趣:“今日置办便服时,听京里的人闲聊,说是这场雨毫无征兆,是昨夜风波过甚,河神落泪所致。”
他孤零零1个9遇上卢象升,到现在正式的职务没任命,官服又没发下来,不得不借钱置办1身新衣裳。
“河神?”
卢象升哪会信这些,笑着说:“想来秦淮的河神不顶事,辽王那边折子递来,说是要加封嘉陵江灵济侯为长江龙神。龙神的心思,可是在朝廷,管1个秦淮河神不在话下。”
葛麟摇头笑笑,见卢象升眉宇间有忧色,他本9不是什么善于言辞的人,否则也练不出1身好武艺,摇摇头不再言语。
南京要安排的事情多了去,很多官员所需的官邸不够,目前像他们这样无家眷的只能挤1挤。
皇城东,废弃的汉王府临时充作官邸。
卢象升抵达时,他堂弟卢象同已经铺好被褥,正在铜钵里生着竹炭烧水。
葛麟性子慵懒,搓了1把脸9盘坐在床榻上打坐运气,也不要想的太复杂,9是静心禅定,引导身躯放松,为加强睡眠质量做准备。
披着外袍,卢象升坐在桌前看着折子,看不进去。
1些事情涉及到他父母,他9无法静心。他祖父卢立志,万历十3年举人,考了半辈子没中进士9参加吏部会选,历任南康、仪封两知县。他父亲卢国霦,宜兴秀才,母亲李氏。
现在皇帝推恩加官,给他父亲卢国霦加官上元知县。上元知县,想着9恐怖,今日这事在奉先殿,相府的1名同科行人给他提及了1声,已经选了人选,9差明日制好官职告身后去宜兴通报。
他打算明日1早请求皇帝收回这个推恩,借口都想好了,父子同朝为官虽是美谈,可他在侍从司,父亲在上元县,等于是他父亲上司(应天府尹)的上司(应天巡抚)的上司(通政使司)的上司(侍从司),于孝道、父子纲伦不合。
毕竟3生不幸,知县附郭;3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所谓的“知县附郭”,9是知县和知府在同1座城里,这样他的1举1动,都要受到牵制,“疲于奔命”,完全没有了“父母官”的威风。“附郭省城”9是知县、知府、巡抚同在1城。附郭京城9不用说了,真的9是孙子命,装孙子也要挨打。
他父亲又是个急脾气,对很多事情过于天真,他很怕自己父亲兴冲冲来上任,9‘造5色棒’,捧着1本大明律将上上下下得罪到底。
很不巧,相府将这件事情看的比较重要,准备派个重量级的翰林官去宣读官职任命以及对卢象升母亲的诰命。
这个任务下达翰林院,作为宜兴人,又是翰林院的实际负责人,周延儒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呀,结交卢氏,顺便回家乡显摆显摆,解解乡愁谁能说不合适?
今日在奉先殿,周延儒寻卢象升套近乎,卢象升反应平淡,这让周延儒急了。有朝1日(小螃蟹威武)他的事情败露,能救他的人在侍从司,相府绝对不会有人给他说话。将府专业不对口,法司又是把他往死里搞的,能救命的稻草9在侍从司。
他眼中,几乎各处的眼中,相府的官员都变了,铁了心跟着皇帝走,实在是狠辣无情。
很久以前,卢象升中2甲进士时,周延儒接触过卢象升,卢象升也是如此反应,周延儒堂堂状元公哪能受得了这种冷淡反应?现在形势比人强,放着卢象升这个同乡、宜兴明道书院的后来校友的大象腿不抱,和自寻死路没区别。
明道书院属于东林书院的分院,东林人崛起后,明道书院的山长9是东林人。这里出来的,自然9是东林嫡系。但也有不是东林身份的,如周延儒9不党,明面身份不是东林人。卢象升也不是,他考中举人前在宜兴默默无闻,还不入择人挑剔的东林视线。
东林书院在常州,早先时候无锡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常州的龙城书院讲学,这是官学。在这里立下大旗汇聚人手,传播名声。当时常州府知府欧阳东凤9是东林倾向者,在龙城书院这个官学不好继续讲学后,欧阳东凤9凑钱在南宋东林书院原址上重修,成为东林人大本营、新据点。
常州地区人文荟萃,科举成绩显赫。为了进1步发展常州教育事业、培养文化英才,建立专门的书院,延请名师讲学,十分必要。
常州有条玉带河,按风水说,有关常州文昌文运。隆庆年间知府施观民以地方政要须“拔士之秀异者亲课之”,疏浚玉带河、建龙城书院。
疏浚玉带河,认为以后这里会人文日盛。建龙城书院,选诸生之秀者、大儒讲课。入选者,人人以为殊荣。
张居正主持内阁时变法,为防士林议政诽谤,尽毁天下书院。欧阳东凤继任常州知府时,不以为然。万历31年,常州复建龙城书院,让专咬张居正而起家顾宪成等人来讲学。次年,因为官学敏感,有专门学政官来管,故而在无锡复建东林书院。当时在欧阳东凤的保护和倡导下,龙城书院掌教钱1本,与顾宪成、高攀龙、顾允成,及宜兴明道书院玉池先生连成1体,常州府9是东林大本营。
先有龙城后有东林,这是公认的;明道书院9是东林书院有力的补充。
不管他们的提倡如何,这3处的教育能力十分强。最强的是龙城和东林,明道书院也不差多少。周延儒是明道书院正经的科班生,卢象升也算是。
不过卢象升幼年是跟着祖父在外地学习的,少年时期回乡入明道书院时,周延儒已经是天下闻名,正火的烫手的状元公。
正因为明道书院出了个状元公,也间接促成卢象升返乡进入明道书院求学。当时的卢家还没到城里,卢象升要走7里山路才能抵达城中书院。
不要以为现在的江南山地好走,虎豹之类的东西可不少。
正是这样的环境,卢象升练下了1身好武艺。
前后因果关系9是如此,周延儒9要借同校校友关系与卢象升拉上关系。话题,9是明日去宜兴公干,问问卢象升有没有要给家里人捎信之类的事情。
他相信卢象升不傻,应该能理解他的心意。
他对自己的官声还是满意的,不认为卢象升会疏远他,防备他。两个是老乡,又是校友,没道理成不了朋友。成了朋友,自然朋友有难9该两肋插刀
没错,周延儒现在的名声的确非常好,在翰林院清养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又主持3朝实录修编工作,自然是心向当今的。
卢象升自然尊敬周延儒,亲自出门迎接,1口1个周公。
让周延儒十分的受用,入房看茶后,神态随和,带着对卢象升父亲的崇敬与对卢象升的尊敬,提及来意。
卢象升现在也是常州烫手的人物,小时候的事情自然也9被挖出来。周延儒还潜心研究1番,对皇帝口中‘文武忠孝’4全之才的卢象升也是表里如1的推崇。
对卢象升小时候的事情朗朗上口,讲述着,感叹着。9差说1句生子当如卢建斗
卢象升小时十分孝顺,7岁时母患心病,他昼夜反侧,熬着自己以分担母亲的痛苦,直到母亲病愈。
卢象升幼年时随其祖父爷孙俩去江西南康赴任,他祖父不慎失足跌入江中,卢象升向船舱里的大人物求救,扶着当时兵部尚书萧大亨出来,萧大亨指挥随从抛下木板,才救了他祖父1命。
万历4年,十3岁的卢象升在宜兴城中明道书院9读,有1天傍晚,听说父亲生病,随即单身匆匆忙忙往家赶,出宜兴城到茗岭山区的路十分危险,是虎豹出没之地。
后世建国后,宜兴茗岭山区还有打死幼豹的记载,卢象升毫无惧意,到家时已经鸡鸣天亮了。
“周公”
卢象升面有难色,这个问题他为难了1日,难的不是推掉皇帝的封赏,而是开口。这与他的理念冲突,与卢家的门风冲突,他可以自置险境为朝廷流血拼命,可他不愿意自己的父亲冒险。
他很清楚自己父亲的性子,得到上元县的任命,保准挽起袖子,带着棺材来赴任,立志要当海瑞第2。
他真的不愿意自己的父亲冒险,可这个口怎么开?与自己的理念冲突,他推掉后搞不好回家都要挨他老子的揍。
为朝廷而死,是他父亲的夙愿,于理应该成全。于情而言,他真的不愿意,十分的矛盾。
周延儒现在还没有恶迹,名声很好,又表现出了对卢氏门风的推崇,卢象升对这个老乡、校友前辈也是亲近的,更不好开口。
“建斗莫非有为难事?尽管给愚兄说说,兴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周延儒神情诚恳,很是关切,他是真的关切卢象升的1切,这是他以后的救命稻草,敢不关切?
叹1口气,卢象升说出了为难之处。
听了卢象升的矛盾,周延儒顿时觉得卢象升挺可爱,是个纯粹的人,心中感叹或许9是这份纯粹,才得到先帝与当今的信任、看重。他也想纯粹起来,可他没了退路,那么大的把柄被人握着,只能让自己两面化,复杂起来。
“建斗,君父何等睿智?岂会将令尊推入险地?容愚兄说句不好听的话,令尊那宜兴紫砂壶在,令尊是安稳的,无人敢放肆。”
“再者,人活1世总要有所树立,当不愧此生。在愚兄看来,能死得其所,也是1种尊荣。建斗,你这是关心则乱呀,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拍着卢象升骨架极大,消瘦的肩膀,周延儒微笑着,双目满是赤诚看着卢象升。
已被敏感词检查逼死,,
第502章 军阶(1)()
周延儒是状元,又3多,真的有首相之姿。他这边没闲着,温体仁那边也不可能浪费时间虚耗,走夫人路线,让自己的妻子大半夜的在夜雨中去秦淮河上,寻找他们的湖州老乡宝卷先生。
对于秦淮上的女子,都清楚,这是1帮昼伏又夜出的生物。
昨夜的清洗,1个白天的时间,整个秦淮南岸的歌楼尽数落在宝卷手里。这个消息温体仁还是能在第1时间知道的,和很多人1样。
总感觉又是1起厂卫炮制的案件,皇帝在给宝卷先生出气。
秦淮业务的阴影里是个什么德行,温体仁自然是知道的。从秦淮出来的女子,不恨那些曾经的调(蟹)教、嬷嬷、老师是不可能。
不过,秦淮上的变化,与他温体仁有什么关系?
白天时皇帝入皇城,脾气很大,非常不给面子。
这说明什么?说明南直隶的大员会有大调整,礼部侍郎这种清贵的差事温体仁也腻了,根本没1点意义。以前6科官霸道,礼部是制约皇帝的要害衙门之1。现在的礼部,越来越成了养老的衙门。
很多宣旨的重要差事,也由詹事府及翰林院这类清贵衙门担任,礼部失去对皇帝的制约,又失去了兼管宗人府的油水,更没有下放地方以钦差身份宣旨的神气劲儿,还干不水么出政绩,那这官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他已经5多了,再不努力1把跻身相府担任辅相,等第3届相府时他6多,基本上9是养老终身的宿命。所以,乘着南直隶大调整还没开始前,早做准备才是要紧。
孙传庭在深夜也睡不着,想着明天进宫的事情。
张氏掌着灯,到书房给他换了1碗新茶,孙传庭提着笔还在构思、斟酌措辞,明日即是私宴,也是1次述职。他的述职,直接决定南直隶将要发生的变动力度。
孙传庭不认为整个南直隶底层会被换血,他觉得这点面子皇帝会给他。他低估了朱弘昭的谨慎,朱弘昭不会容忍1点安全上的隐患。
尽管本人武技不错,可如今火器发展,让人隔着几百步用火铳崩掉也是可能的。更别说大(的)炮兵0主0义堆出来的大威力火炮,隔的远远给你1炮。
朱弘昭从不怀疑资本滚动起来的威能,从军队里弄走1门报废的火炮安置着皇城周围,雇佣死士来上1下难度并不高。
所以,要将南直隶基层理顺。谁的面子都不能给,关乎自家生命,哪能被感情束缚手脚?
雨夜睡眠格外香甜,1大早城中钟鼓楼响起,朱弘昭感觉这1觉睡的能把骨头融化,十分不情愿睁眼,两个懒货还在呼呼大睡,他翻起身来,披上外袍,走出寝殿。
冷水洗脸提神,饮着奶茶坐在窗户旁,打开曹化淳连夜准备的密匣,估计此时曹化淳才入睡。他身边的人,其他人还有倒班、放假的时间,唯有曹化淳是形影不离,昼夜服侍随叫随到。
曹少钦的能力有些偏,安排1些具体的事情可以用心做好。相对比曹化淳来说,曹少钦缺少全面的安排能力。
毕竟两个人的资质不1样,曹化淳入宫是选入司礼监的,自小耳濡目染学着前辈处理大局,做的是誊抄司礼监公文(蟹)做档的事情。若不是错了1个字,也不会打发到浣衣局,进而筛选去了信王府。
有资质,吃过苦,这9是曹化淳年纪轻轻有不俗心性、全面能力的原由。
曹少钦则不1样,绥德破落士绅子弟,很难活下去入的宫,资质不行。跟着刘时敏学的又是军事为主,缺少大局统筹安排的能力。
在密匣里翻了翻,没触到厚厚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