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他什么风浪没经历过?事情来问相府,说明皇帝不想大开杀戒,要放江南人1马,这说明9是小事,费心费思做什么?几次逆案,杀的人头滚滚时,3法司问过相府?

    现在的问题是将案子审好,让江南人吃痛还要念你的好。否则你轻打板子,人家1个跳的比1个高,处处喊冤骂你做事不公。放火烧了你家,都是小事情。围住你家小崽子1顿乱揍,也不是没发生过。

    如果要重打板子,同理,3法司估计连夜9南下了,问都不会问1声相府。9跟将府打外仗1样,制定好计划动手了,才会来找你要各种东西。

    “那9依史太保的意思来做。”

    轻飘飘1句话吐出来,叶向高将议案翻开,提笔签字,画押,用印,1气呵成转手推给史继偕,4人分别签字后交给行人司司正抄录入档,由后面的车厢负责制作委派文书。

    对于叶向高的小手段,史继偕浑不在意,又不是大事。

    “你们的事情完了,现在轮到老朽的了。有司提议,认为陕西总督蔡复1病重,当另选贤能赴任是1事;宁夏套西诸部反叛围攻兰州是1事;征西大将军杨肇基前线鏖战幸苦是1事;有司弹劾辽王于4川大开杀戒,未报朝廷而擅杀大员是1事;还有9是,今年选秀1事不能再拖了。皇帝已满十6,按制也到了选秀的年龄。”

    叶向高说着,从抽屉里取出厚厚1踏议案,自己翻看看了看补充道:“还有1事,晋王千岁有功于国,却被天子编入6韬军团担任哨官,有失天家体统。都议议吧。”

第478章 家宴() 
南巡队伍再次1分为2,3司南下,皇帝领着皇室先去长寿县,让遂平长公主看看她的封地。同时,长寿境内东边的广陵镇,在这里皇帝要送走宗室新军组建的龙韬卫,送他们去瀛洲戍守。

    田尔耕、李邦华及十名选拔出来的宗室子弟也1同出发。

    在山东境内,朱弘昭的卫队只带了净军及1营飞熊军,齐王府周边9是1座座的军营,星罗棋布,很安全。而且山东动员机制是最先9完备的,没有人能在山东组织起几十人的武装队伍。

    随后按照行程在益都向西,朱弘昭要带着皇室去泰山祭天,随后走运河南下经淮水去凤阳府孝陵祭祖。最后,赶时间在7月初1抵达南京。

    清水泊旁,朱弘昭来到这世父亲,朱以溯陵墓前。

    “孩儿不孝,当年本以为迁移灵柩于山东,也好9近维护。阴差阳错,又无法亲身照料,甚是内疚。不忍破土,比起列祖列宗,委屈了父亲。”

    坟堆修葺齐整,朱弘昭拿着铁锹挖了1些土盖到坟堆上。唯物而言坟堆没有任何意义,然而这是精神的寄托,也是1种牵念羁绊。

    只有那些不在意自己祖先坟地,自己坟地,子孙坟地的人,做起事情来才会格外的肆无忌惮,只图自己这1生。

    他走后,安陵9会动工在院址上修建地宫,与齐王府1样,属于增高建筑。朱以溯的陪葬物很少,只有他们父子盔甲、佩刀、印,以及青瓷枕头。现在计划烧制1万两千6百陶俑,陶俑背后负章刻写当年旧部将士姓名,以及大量陪葬品埋在周边。

    最后会动员军队在这里阅军,天下各地的军士1人1包土,阅军1次运土1次,垒砌成安陵灵山将地宫镇压。灵山前,修建祭祀用的宫殿。

    搞大工程,只要掏钱,有钱可掏从来都是1项增加经济活性的手段,9看怎么搞。

    按照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朱弘昭以后的问题在于怎么花钱,让钱流淌回到民间去,而不是捞钱做储备。

    在山东,当年闻香造反朱弘昭驱兵做贼兵贼1体将士绅洗了个差不多,攒下真正发家的资本。长寿县,改名的寿光县。

    遂平长公主的府邸早已置办好,他册封的时候,山东这边9完工了。不是新建,而是大量士绅宅院、花苑合并,增修墙壁以作区分,重新粉刷装饰1番,倒也像模像样。

    留下皇室家眷陪遂宁长公主游览新家,朱弘昭带着卫队前往广陵镇送行。

    广陵镇旁巨洋河上,龙韬卫已登船完毕,他们将去登州改乘大船,走旅顺、济州岛、长崎航线。

    码头边,朱弘昭端起酒碗:“旁的,咱也9不说了。到了瀛地,做什么都要谨慎,该拼命的时候别惜命。那里各种事情眼不见为净,你们9是去练军,体验前线将士生活的。”

    朱聿键端着酒碗,点头。即将出海,心中才生出种种不舍。

    他也清楚,皇室财产与前线将领的小动作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宗室他们没必要过问,过问9是拆当家人的台。

    瀛洲两省政务不归相府,各种近似掠夺的产出都是皇帝的收入。都是见不光的东西,江南1起搞的人,谁敢向海内揭发,谁9是皇帝、将府的敌人。

    饮了1碗酒,朱弘昭看着船队向东,伫立良久。

    “主子爷?长公主殿下那里,酒宴还等着呢。”

    曹化淳上前柔声催促,朱弘昭点点头,将手里苍缨毡笠扣上,转身登上车驾,拿起冰桶里的米酒,饮1口挥手,问:“画如何了?”

    曹化淳候立在1旁拱手:“描了神态体形,洪济先生表示还需两日功夫,才能将画卷完工。”

    车驾启程,朱弘昭道:“时间不急,让他出细活。完工后送往各藩各家,每家再赏赐银币十枚。”

    广陵镇,1大堆的画师还在忙碌,总算在龙韬卫出海前,将每个人的体貌特征描了下来,后面再慢慢填充丰满。

    给龙韬卫宗室新军做画像,曹化淳已经觉得够奢侈了,这还要送钱?1人十枚,3千人9有3万多银币,好大1笔钱。

    稍稍迟疑,曹化淳拱手应下。反正宫里的钱,都是赵期、赵仪在负责,和他没关系。

    长寿县,这里已经是遂平长公主封邑,如何治理9是遂平的事情,是委托给皇帝差人治理,还是由她派的人治理,由她自己选。收的税9是她的收入,实际上这种封邑制度才是最省钱的。

    以前1个亲王年俸1万石,国初老字号亲王是两3万,还有大量藩田。这么厚养着也有原因,国初藩王要养兵,要充当朝廷的边塞藩篱。罢了兵权后,防务压力归中枢。又把藩王当猪养,皇室也不好做的太过分。于是藩王没了原来的差事,却拿着原来的俸禄,逐渐成了负担。

    让他们选,他们也喜欢现在这种模式。1个县的封邑,最起码活的自由,活的像个人。1个县的税收1年撑死35千两,让藩王亲自治理,缺的钱还是从士绅身上捞,搞产业与民间竞争。

    经营的好,如辽王那样年入十万金也不是不可能,都有奋斗的希望。更关键的是,他们有事情可做。对宗室来说,能做事情也是1种奢望。

    遂平长公主府,遂平含义是逐渐平安将来会平安,也是‘岁平’谐音。这个封号是天启的心愿,朱弘昭只是给遂平封号上加了1个‘长’。

    她坐在椅子上,手里抱着象征封邑大权的白玉环,坐在前院刚落下,朱弘昭下车进来摆手:“别多礼,这地方还行吧?”

    “皇兄选的,自然是极好的。”

    说着,歪头想了想,遂平道:“比京里稍稍湿润1些,不似京中燥热。”

    8名宦官抬起椅子担架,朱弘昭边走边说:“山东这地方邪乎,气候好的时候什么都好,9是旱灾1来什么都9完了。长寿县有巨洋河,还算可以。等4川治理好,你喜欢的话,那里也挑1处做食邑。毕竟长寿归属齐州,下1辈不好继续领着。”

    “巴蜀之地?”

    遂平眨眨眼睛:“远。”

    下1辈的事情,她没有去想,以她的身体条件,生孩子等于自杀。

    “是啊,很远,可那里气候养人,王兄喜欢那里,听他近侍报告,说是他身体不错,养好了。若觉得远,等咱1家子到了西京,秦岭山麓下,也是能养人的地方。咱给你挑个地,建1座避暑疗养山庄。关中各处,也建几处行宫别苑,方便宫里人落脚。”

    “咱是个闲不住的人,国务理顺了,9想着游览大江南北,好好看看自己的疆土是什么样的,各地子民生活的好不好。”

    1起来了中院,准确来说公主府占据极大的建筑面积,约为长寿县8分之1,将原来的衙门都给包容进去了。所谓的中院,已经是另1片建筑带。

    各处罗列桌椅,朱弘昭的仪仗跟上来,持伞执扇。

    落座主位,清雅丝竹声乐中,1队宫女做舞。

    李秀娘落座在朱弘昭右首,他左边是长寿县的主人遂平长公主,李秀娘另1侧不是她形影不离的妹妹,而是抱着长子朱慈煊的宁贵妃,母以子贵排序在前。

    “都送走了?”

    “嗯,去的稍稍晚了1些,都已登了船。还都可以,没有闹着要当逃兵的。”

    说着笑笑,他把宗室给坑了,起初召集这些宗室子弟练军,各处响应只当是要放军权给宗室的信号。确实是这样,可他却把成军大半年的宗室新军送到瀛洲。

    瀛洲虽然开化,可在宗室看来9是蛮夷之地。有点像后世人看非洲1样,除了矿藏外再没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南巡开始,各处求情的折子1堆,9担心自家子弟出海后,再回不来。

    说着,朱弘昭探手将朱慈煊抱过来,小家族眼睛圆溜溜,呀呀叫唤着,伸手乱抓着。

    1本正经掰开嘴唇看了看,朱弘昭点头:“还差点,赶紧长牙,9能咬人了。”

    遂平眯眼,扭头笑吟吟看着小家伙,声音柔弱:“皇兄,平哥儿不怕生。”

    “这是,怎么会怕生?再说了,这里不是他老子,9是他娘、还有姑姑,哭了才是没出息。”

    张嫣在遂平那1侧,探头看1眼朱慈煊,继续给怀里坐着的大小两兄弟剥瓜子。

    下方右首列坐的朱淑嫫坐不住,跑到台上挤到朱弘昭那里,拉着袖子,可怜巴巴满是期盼:“君父,姑姑有大宅子,珠珠也要。”

    “会有的,以后给你修个不比你姑姑小的。”

    朱弘昭说着,将她放到另1条腿上,小家伙的心思他理解,不喜欢坐在下首。

    得逞后的小家伙扬着下巴,得意洋洋看下方右首,任贵妃身边的朱慈炅。惹得周围发笑,左首那边是老1辈的宫妃,跟着1起南巡。毕竟皇帝大搬家,北京皇城1空,她们留着连照顾的人都凑不齐,也过冷清了。

    1名名女官端着木盘上菜,李秀娘为朱弘昭斟酒,也将小累赘朱慈煊抱起,轻轻抖着,递给神情略显紧张的安彩霞。对此,她只能勉强笑笑。

    端着酒,丝竹雅乐停息,朱弘昭做家宴讲话:“4时不正,天下久难。如今虽说不上4海升平,却也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百姓足,则社稷稳。朕肩挑日月,此时此景,自认是对得起祖宗、黎民的。朕之所乐,不过是国朝强盛平靖,家宅安康子嗣繁盛。”

    “此次南巡,天下多有诟病,又有天灾为患。然而,是非功过自有青史为鉴。天下多苦难,宫里亦如此。在这里,祝长者安乐健康,诸人顺心,也祝这个家未来的旭日,个个健康,兄友弟恭,上为国事,下为家事。对得起肩上责任,心中良心。满饮。”

    “满饮。”

    只是家宴,没有太多的规矩。

    明日途径益都,还要与衡王府1脉举行家宴,朱弘昭这个当皇帝的,还要给老衡王磕头,都习惯了。

    藩王长辈入京,举行家宴时他这1家子磕头祝寿都已习惯了。

第479章 祭祀() 
天气很给面子,6月231片风和日丽。

    换上白底赤色团龙纹常服,顶着乌纱善翼冠,朱弘昭左手按着佩刀,头1次登上泰山。以前在山东时,他根本没有时间游山玩水。

    侍从司这彻底打散,向着山东周边各老战场赶去。

    除了状元郎余煌外,其他都有委派任务,只有余煌跟着皇帝前往泰山祭天。通俗的说法,皇帝是紫微星,北斗拱卫之核心;状元郎历来都是文曲星,北斗第4星。所以状元郎的前程,历代只要不自己作死,混到正1品加官都是很正常的。有权没权不好说,但品级1向提拔的很快。

    梁山设县已有3年,负责这里祭祀的是卢象升,葛麟以从9品教授官职随行。

    当年朱弘昭的梁山战役,两千骑横行1团乱麻的山东战场,无人敢招惹。抄击徐鸿儒安置骨干家眷的梁山,可以说是1次孤军深入。

    西有曹濮之贼,东有魏颀所部夹击,硬是以超绝的炮兵战术攻下梁山,进而劝降魏颀。

    在此之前,因为明军依赖火器产生怯于肉搏的风气,对于火炮极为依赖,产生1种大炮兵主义。问题9出在这里,理念是先进的,可炮的质量严重拖了后腿。使得军队战力处于1种沉淀状态中,进攻不足,防守也不足,加上让人气结的待遇,军队虽多可却没什么用。

    9是这1场梁山之战,朱弘昭用各地搜刮来的优良火炮打出了骇人战绩,也不算多骇人,戚家军9是先例。这种骇人战绩在未来,西夷各国也屡屡打出,原因9是时代的差距。

    张居正的死,戚继光的隐退,军中清洗戚家军,是1次极大的损失,将1枚种子扼杀了。

    优良火炮及合理的炮兵战术,产生的质变引发朝廷的重视,他们不得不重视,预防宗室造反总是他们的心病,重视火炮百年前9存在。

    例如武宗时期宁王造反,这位造反前第1件事9是搜罗工匠铸造大量的佛郎机火炮。那时候佛郎机火炮刚传来不久,但他遇到另1个天才,王阳明。于是宁王的野望还没有展开,9被王阳明1巴掌拍死。

    朝廷重视火炮,在辽镇、天津、登莱增加火炮研发规模,除了登莱火炮有质量保证外,其他各处炮厂都以北方炼不出好铁为由,造出的火炮也9像个火炮。

    于是又让两广铸炮,9近招募佛郎机匠师。连万历的禁教命令也不管了。两广那边凑了1批大将军炮上来,总督胡应台带着入京述职、表功,因为为东林说话把自己坑了。而他铸的火炮,也远远比不上北方火炮。

    现在军中火炮标准化生产,火炮的质量已经不是关心的重点,重点是研发出性能更优异的火炮。因为化工问题,现在火炮最大的问题还是开花弹储存技术。

    原来的开花弹不耐储运,与震天雷1样,运输时极有可能因为碰撞而殉爆,水雷也是如此。都是后方将炮弹壳运到前线,由前线工匠临阵组合而成,炸响率全看天意。大明的开花弹,与西夷的开花弹属于两个科技树。

    西夷的开花弹是靠引线点燃,大明的开花弹有些超前,靠开炮时炮弹内部的震动摩擦引发。

    梁山前,英烈碑。

    4周是1排排整齐的墓碑,军墓外围是1圈树林,防洪矮墙。

    现在大量工程催动,只有这类容不得马虎的工程用的还是好看、色泽凝炼厚重的青砖,各地工程多用红砖,顶多最后再包上1层青砖。

    传统上而言,红砖属于残次品。

    砖窑烧砖,将砖直接拉出来风冷9是红砖;青砖则是在无氧环境中浇水冷却,不通风自然冷却的慢,而且失败率挺高,都是由老把式来操刀。

    现在各处建筑用红砖为主体,只要有图纸,按着图纸垒砌砖窑,按着技术要求烧砖,砖的产量比以前,高了何止百倍。

    梁山县知县已做好布置,摆好祭祀牲畜。

    1部飞熊军随行抵达,朝天放了7轮空响,十余名参加过当年战役的军官离开方阵,提着酒水去找曾今的袍泽。

    带队的是李成栋,来到1处前排的墓碑前,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