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1个大问题9是佛朗机炮快是快,打完换1个弹仓9能继续打,问题9出在这里,气密性太差,火药药力浪费严重,问题还是加工精度问题。
现在的火炮从口径上统1,进行高精度要求的加工,又采用锥型弹,炮、炮弹由1处加工,使得火炮成为战场利器。最显著的变化已改名为后装火炮的佛郎机炮来说,同样的装药,射程翻倍,拥有以前射速的同时,精准度也更高。比前装火炮稍稍差1点,毕竟后装火炮属于轻炮,火炮倍径远不如前装火炮。
程新1听,感觉炮弹的增大与造价的增长不成体系,按着原来的说法炮弹越大用钱越多,可也不会1枚高达几两、几十两银子。
遂拱手:“宋议郎,为何3寸5炮弹造价,比两寸7要多出两倍有余?”
“弹体用料的差别,3寸5火炮属于陆军顶级火炮,造价高昂,威力也是极大的。至于5寸2火炮还在改进中,1炮轰塌寻常县城不在话下。因为过于沉重,是水师专用研发的。”
宋应星人都被绑来了,能说的还是可以说说。
张溥在1旁坐着观察江面,面色平静不带1丝波动,每次水师操练,他都会这么看着。平静的神态下,是1颗复杂的心。
1直躲着不见人的青州军团水师9如此强,那组建的北洋、南洋水师又该是多强?难怪日本国被1鼓而灭,他不懂军事也清楚,4面是海的日本失去水军后,只能被动挨打。
那边作为徽商子弟的程新又问问题:“宋议郎,陈大将军所部水师,用炮是3寸5,还是两寸7?”
“寸3,若是两寸7的炮弹,大将军敢这么打,将府决然会弹劾他。”
至于3寸5的炮弹,现在的福船还不能打,几轮齐射后船只9要大修,只有陈策的旗舰敢打。他的旗舰仿造宝船,稍稍小1号,也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所以,5寸2火炮,是为以后的铁甲战舰准备的。
“9是寸3也了不得呀,1枚2两银子,1轮齐射9是78两,大将军这几日,恐怕每日都打了两万两银子到水里。”
1堆名士里,程新开始算账,众人也不奇怪。谁说名士聚到1起9要谈论良辰美景诗词经义?风花雪月才是主调,研究市场1起发财也是核心话题。
对于他的感叹,与周围人的诧异,宋应星摇头,头1回发笑:“账不能这么算,大将军打下去的不是银子,是铁和火药,是寻常物资。银子在匠师手里,也在百姓手里,怎么能算是把银子打到水里?再说了,造炮造弹技术要发展,9要砸钱,用大量的消耗推动工厂革新技术。技术非1日可9,要经年累月积累。”
“而且,开花弹虽解决了运输问题,然而不易储存的弊端犹存。君父的意思是造多少打多少,库里不能留积年的炮弹。只有不断砸钱,国朝军备方能保持新鲜,否则放久了9坏了。另外军士,也不能不消耗弹药,听说现在养军费用,最高的已不是军士待遇,而是训练消耗。”
朝廷军费去年通报的是3千7百万两,由皇室支付。天下人信的,还真没几个。只当是皇帝吹牛,给自己脸上增光。
朝廷每年这3年度支,都会在年初、年尾上在邸报报刊行通报。让天下人知道,收了多少钱,又用到哪里去了。
至于皇室的账目,则是秘密。
第475章 述职()
山东齐王府,承天大殿。
炎炎夏日中,承天殿顶端喷着水泉,殿内1片清凉。
大殿走廊前,水花淅淅沥沥垂落,如同1道水晶帘幕。
卢象升1袭大红金织常服,头戴乌纱软翅,玉带虚扎,挂着宝剑、缀玉和腰牌。身后葛麟1袭青衫儒袍,头戴网巾,绑着4方翡翠连成串的抹额,虽然整理了1番仪容,但给人的印象还是极为的突兀,可以理解为文质彬彬打扮的李逵。
殿中时有时无的议论声停息,曹化淳抱着拂尘出来,现在他左耳也打着耳钉,缀饰1颗璀璨金刚石,缓步出殿:“诏,台湾知府卢象升入殿觐见”
声音1如既往拉的很柔长,笑吟吟看着卢象升。
“臣卢象升,接诏。”
拱手,卢象升接过葛麟端着的木盘,上面装满了台湾积累下来的资料,跟着曹化淳入殿。
殿中,侍从司1个个盛装,罗列盘坐在两侧,对着卢象升点头做笑。袁枢更是拱拱手,两个人很久以前9是户部4大主事。又是同年而生,兴趣爱好相仿,私交也不错。
起码,两个人关系是最好的,另外两个杨嗣昌、李春烨都是岁数很大的进士,资历却不算多深,潜力也比不上卢象升,背景不如袁枢,彼此关系并不好。
36层台阶上,朱弘昭头发散披,穿着黑底白边红纹宽松外袍,手里握着1枚7寸长玉如意。
“臣卢象升拜见君父,君父万寿。”
“免礼,坐。”
两名内侍搬了小桌案,垫子放到台阶下,卢象升坦然入座,抖抖袖子坐的端正。
曹化淳端着木盘趋步上阶,摆在朱弘昭面前,朱弘昭拿起总结性的折子台湾施政抚慰诸夷总疏看了起来。
看完后缓缓点头,问:“台湾方面进展是令朕满意的,台湾1府之地新建,甘蔗产业获利丰厚,不下于杭州茶税。然,土夷放肆,屡有添乱,为何台湾方面不慑服诸夷?”
“回君父,台湾发展进度总体看来是不错的,然而台湾地广远超苏杭,气候天成,土壤肥沃,水稻可1年3熟,3年发展堪比杭州茶税不足为奇。巡抚成靖之有言,说是台湾1代人后足以设省而治。此言,臣深表赞同。至于台湾诸夷,朝廷接连用兵,臣等不敢恣意挑起战事。况且,台湾多山,茂林密布。土夷避入山林,急切难除。再者,土夷久慕天朝,又是闽粤渡海遗民,虽有小恙却无伤大节。因故,臣等以抚慰为主,以贸易、教化为手段,结其心,知其底。两代人后,台湾自当平靖,再无土汉之疏。”
缓缓点头,朱弘昭笑着说:“难,台湾有司这番心思难呀。卢卿久在台湾,还不知此时各处。不论文武,都巴不得打仗。成靖之不好战,甚难。”
这是感叹,西北看着1团乱麻,说白了还是各处想打仗,故意刺激土司及诸部。他也没心思去管,彼此装备是时代性的差距,打来打去朝廷吃不了多少亏。
戚继光的军队为什么能打出那么悬殊的战损比?戚继光是天才,戚家军军纪森严是表面原因,根子上的原因还是戚继光所部的军队装备,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战术也领先1个时代,吊打冷兵器的倭寇,不足为奇。
在复社那里,卢象升已经领教过了,苦笑着点头。
好战,各处都有着1种浮躁。有着军队1系列胜利、1系列开疆扩土带来的自信心膨胀。
他去台湾时,当时各处的精气神远远不如万历3大征时,也不如现在,当时的朝野各处弥漫着1种黄昏老鸦哀啼的悲观情绪。
现在,可以说是枯木逢春,焕发着勃勃生机以及躁动。
国民心气升腾,到处都充斥着希望。
以前在京师时,京中士子好骑术、弓术和剑术,江南却没有因为辽东战事引发的警惕,好武风气远远比不上北方京中士子。
现在复社的表现,实在是有些过分。说的严重了,扣个聚众谋反的帽子不足为奇。但这个帽子不好扣,士子总以为自己是游离在律法之外的,而且很多人对这种看法还是持认可心态。
如西北战事1样,复社搞起来的事情,朱弘昭也不在意。复社再强,失去背后老1辈的支持,也是空中楼阁。复社闹,在他看来和家里小崽子闹着要好处没区别。等闹腾的差不多,过去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给糖的给糖。
随后朱弘昭又询问了台湾所需移民问题、产业发展计划,台湾至关重要,起码地理环境和气候太好了,1代人的功夫足以发展成1个钱袋子。
卢象升11作答,都有腹稿。
“卢卿之后,谁可继任台湾知府?”
卢象升想了想,回答:“臣说不来,台湾需要的是心胸开阔,知兵事之人。”
“宣大巡按杨嗣昌,此人卢卿是知晓的,可成?”
杨嗣昌这个人,朱弘昭看来还是有用的,起码是个有能力,也有志气的人。
“回君父,杨嗣昌理政过急,不适合台湾建设发展。”
卢象升考虑良久才开口,继续补充道:“臣与杨嗣昌良久未见,也不知其人此时如何。但有成巡抚坐镇,想来也是无碍的。”
“台湾之发展规划,乃是成靖之与卢卿制定,这计划朕看着行。台湾需要的是萧规曹随的曹参,不是萧何。卢卿有何人选,或成靖之有何人选,无需顾虑,尽数言之。”
扭头看1眼列坐在两侧的游士任,卢象升道:“臣心中并无人选,成巡抚属意游侍从。”
游士任懂兵,年纪够大屡经沉浮,心性也够沉稳。
朱弘昭想到游士任另1个身份,扭头看向游士任:“游卿,可愿担此大任?”
“臣唯君命是从。”
游士任拱手,俯首,心里发苦,他这个老师可真会照顾人。
点头1笑,这人倒是坦然,朱弘昭道:“既如此,游卿以侍从下放兼领台湾巡抚。卢卿入侍从司,补齐侍从司36人。另,侍从司整体品级单薄,加侍中1级,从4品。司正与左右领班同正4品。”
都是早有的计划,朱弘昭补满既定人数后,9颁发了,具体细则另会通知。
起身,朱弘昭示意1名亲随小宦官端起台湾资料,对殿中道:“今日诸卿提携1番卢卿,明日启程南下。具体卢卿叙功事宜,袁卿负责署理妥当。”
“恭送君父。”
侍从司齐齐起身,拱手俯身。
朱弘昭离去,袁枢走过来抓起卢象升双手笑道:“早盼着建斗兄,这回总算是回来了。不过,建斗黑了呀。”
卢象升还想着保举葛麟的事情,面露笑容点头,他本质上是1个含蓄的人,话不多。
袁枢拉着卢象升到余煌面前做介绍:“建斗,这位是状元公余煌,与建斗1同被人称作1鸣惊人的杭州余煌。”
“君父有言,忠孝文武4全之才常州卢象升,今日1见,果真不虚!”
余煌笑着拱手,上下打量卢象升,啧啧称奇,与袁枢1起又介绍其他人。
卢象升忍不住说了保举之事,袁枢笑着:“此乃小事,侍从司人人都有举荐贤才之责任与萌官子弟之待遇。喊上这位葛麟,我等先掌掌眼,明日驾前传见,也9顺当了。”
袁枢9是萌官出身,有举人功名却避嫌不能参加会试,也没法子,谁让他老子袁可立威望名声太大?他考中进士,考个3甲丢人,考个1甲2甲又会被人诽谤,91直等。历来朝中大员子弟,都是这种待遇。老1辈在朝时,你9在家蹲着去吧。
所以官场权力传递是师徒为枢纽,父子之间隔着1个徒弟。
齐王府假山上,移植的竹木稀疏,如同梯田的假山上1排排1叠叠的繁花。台阶两边栽植苜蓿,开着紫色繁星1样的小花。
1座凉亭下,朱弘昭端着紫砂壶把玩,曹化淳在1旁铜钵里生火,笑道:“主子爷,卢侍从送的这礼物,也算是绝了。”
“这是他父亲做的,生子教导有功啊,听说脾气挺冲,还不到5岁在家里屈才了,你稍后给御史台传个话,给他父亲找个67品的位置先试试。”
朱弘昭笑着说完,将造型寻常的紫砂壶递给曹化淳做处理。紫砂壶烧好后,不能直接用。他在1旁阅读台湾资料,曹化淳先在锅里煮紫砂壶,再换水往紫砂壶里塞满老豆腐继续煮,再次换水刨去豆腐,加入甘蔗再煮。
等资料看完,紫砂壶也泡了第1壶茶摆在朱弘昭面前。
握着紫砂壶吸1口,朱弘昭点点头:“忙你的去吧。”
打发了曹化淳,朱弘昭开始处理积压1上午的密折。
1封广东密折让他皱眉,不由嘿嘿冷笑:“胆子不小。来人”
“主子爷?”
两名小宦官进入凉亭,拱手。
将密折上贴着的加密原件及翻译后的纸条撕下,朱弘昭递给其中1个:“送到大将军那里,让她做好牛刀宰鸡的准备。”
广东竟然有人要造他的反,可笑不?
他觉得挺可笑,造反这么大的事情,给下面人十个胆子,没有确凿证据前是不敢开口的。敢开口,9意味着证据十足。
他想不通,怎么有人还想着造反?
哪怕现在老奴全盛,此时大明的任何1个军团,两3万人9能平推老奴!
装备不1样,士气不1样,国朝的军队,他的军队已经脱胎换骨了。
第476章 黑手()
夜,江口。
现在这里很热闹,对江南人而言这里非常的热闹,今天看完大将军操练水军,明天又该看上万人的混战,怎么能不热闹?
靖江岛,武永昌送走青州军团水运提调官,返回营房双手捏紧,轻呼1口气。大将军传令,事情不能再拖了,让他想法子赶紧把事情收拾了。
毕竟,每天打掉的炮弹都是钱,仓储炮弹到了临界点,孙传庭已经来函,陈策也不好再搅局。他也不喜欢这么当猴子,给江口两岸百姓士绅当茶余饭后的话题。
铺开双方名单,武永昌眯着眼找着各自体系内影响力大又无足轻重的人。
“来人。”
1名军官入堂拱手:“标下在。”
“李忠,带人打扮1下,先将宋先生接出来。你留在那里,听程新指挥。”
武永昌垂头说着,抓着笔书写密信,吹干后折叠递给李忠:“贴身藏好,明日再陪他们闹1场。大概十天后,君父9来了。”
“哎!”
李忠咧嘴1笑,将信纸塞进怀中兜囊里。武永昌拍拍李忠脊背,李忠拱手离去。
下游,福山。
“明日,不知道能不能冲过去”
杨廷枢抱着酒坛,与夏允彝等人饮酒,1叹。他们深感无奈,面对北岸的枪阵,别说下面的复社士子,9是他们也头皮发麻。
现在复社也装备了大量长竹,双方在北岸组成队列对冲几次,都拼不过。几十人1队肩并肩,1人迟疑或犹豫,顿时士气9没了,让人家追着屁股赶到大江里。
所有人期盼的大救星茅元仪拒绝出手,1帮人只能拿着戚继光的兵书及武经7书在1起研究,如果军队真有好练,9好了。
对于队列、阵形训练,是训练军队的核心,前提9是严酷的军法。他们有什么名义处罚复社士子?按着兵书训练队形,收效甚微。
江边,张采抱着琵琶随意拨弄着,叹息连连。
张溥才24岁,他已经3岁了。
4年前,两个人还窝在太仓苦读,名声仅限于太仓1地。那1年,22岁的卢象升横空出世,整个江南,9苏州与宜兴仅隔着太湖,他们都没听说过宜兴有这么1号人。
卢象升3月殿试中2甲进士,次月进入户部担任主事,他的种种传闻爆发,练功用的1百2斤大刀,5尺7寸的修长体形,英俊相貌,在秦淮河上传的沸沸扬扬,从秦淮这个舆论、时尚中心短时间内向整个江南蔓延。
那时候的张采2人,正在秦淮花船上参与连绵不断的种种诗会、宴会,展现才华结交人脉,逐渐展露头角。
去年,杭州默默无闻的余煌高中状元,中状元时才23岁,与张溥同龄。突然中状元引发的舆论很大,江南人刨根下去,余煌只是寒门出身,小家小户。在家乡闻名的只是精通经史与苦读,还下地劳动9这几样。
说张采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连张溥都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