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募工来做,花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徭役,说白了9是免费的农民工。

    同时兵役法规定,成丁后入军服役满5年者,罢免终身徭役;8年免去父祖徭役,十年、十2年以后每增长两年,免去1子徭役。服役军士免徭役子嗣,有服役责任,服役3年才行。若想继续免除子嗣徭役,还是两年1道坎儿。

    还有种种特殊说明,如阵亡者,可以葬入朝廷英烈公墓,录名各地英烈石碑,免家中1丁徭役,地方抚恤家属十年,1年米粮1石。

    伤残军士许可退役,免除终身徭役,可与不同抚恤。

    服役满十年退役者,朝廷安排工作,或编入地方警固役,每年合编训练1月时间,分期进行,每次十日,每次参训按照原有军饷拿1半月饷。

    既然是义务兵,那军饷支出9比募兵要低,但可以逐步提升。

    征日前,挑选京畿灾民于天津操训的十万新军,可以算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兵役法,正好与余煌的军制改革1起抛出去,军制改革要1步步来,等袁可立执政时,基本上9能打好底子。

    兵役法的范围太大,袁可立着重提出的以役为主,没有过多涉及‘兵’这个范畴。这是1个半成品,兵的改制,袁可立认为改由皇帝来改,1点意见都无。

    可以看出,袁可立的5项大策里,真正用心,看重的核心大策9是教化与兵役。至于税制改革,袁可立很想这么干,可认为还不是时候。改税制,1定要等火候,等把各方收拾的没脾气了,全部捋顺了在施行。

    侍从司讨论的核心也9是兵役法,矛盾也在兵役法,太过于苛严,太考验地方衙门的组织力。大明不是大秦,大秦1道诏令下去,下面人立马能按计划抽调人力去做工程或组成军队,大秦的组织能力摆在那里。

    而大明,1个地方知县基本上稀里糊涂的被士绅联合胥吏玩弄的晕头转向,1个不知道真正民情的知县,怎么可能完成兵役制度的动员要求?

    有,袁可立提出1个设想,恢复地方县尉制度,隶属于按察使司,间接隶属于御史台。北方各地以退伍军士组建的警固役,9挂在按察使司名下,调权归按察使司,训练归都司衙门,所需粮饷用度由布政使司调度。

    大明没有县尉这种公安局长,所以诸位也1直没见过大明县尉这种头衔。但有负责监狱、治安的典史。当知县、县丞空缺时,典史兼领其职。

    县尉这种职位,自古负责的9是本地乡勇训练和徭役相关的事情。情况紧急了,带着本县的丁壮去武库领取军械后,9是1部主官。

    军制改革也1直在进行,最显目的9是军服方面,大明在朱弘昭来之前,军服1直由红色向白色过度,现在军队以红白两色为主。卫所军户筹建的后备役以靛青色军服为主,属于第2批动员序列,第3批动员兵9是地方警固役,配备黑色军服。青色、黑色都是耐脏军服,每年发1套,基本上是这些人的劳动服装,也是朝廷给与的补助。

第455章 劳力,狼与羊() 
兵役策从两个方面下手,兵制革新和徭役制度新建,后者袁可立和他手里的幕僚班子已经有了体系,兵制革新则是皇帝和侍从司的事情。两方要合起来搞,袁枢9是天然的中间人。

    侍从司内部的讨论,对于兵役策他们不反对,担忧的是基层的动员、组织能力。至于徭役太重?其实真的不重,这只是税制革新的前奏,预期的税制革新是杀大放小,对底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兵役策,不去管对朝廷兵员的补充,对下面来说,最吃亏的是还是大户人家。1旦出台,他们雇佣劳力的成本9会高涨。

    永远,永远不要高估资本的良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了利润大明的官商士绅集团真的什么事都敢干。相对于更漏骨的西夷人,大明商人做事情还会顾忌顾忌名声问题。

    地方上,百姓受到的剥削,以1条鞭法来说,逼迫他们的是衙门,然而获利最大的始终是商人。恶名都让衙门背了,好处、好名声都归士绅所有。

    不要总以为地主和佃户的关系很矛盾,错了,地主谋反,愿意跟随的还是佃户。

    原来的税制,海禁,边塞马市,都是1个性质,吃亏的始终是朝廷。可把持朝廷的是哪些人?是官僚集团,朝廷9是他们手中的躯壳,借助这个躯壳将资源限制或强制流转,获利的始终是他们。

    南方人口多,手工业发达,却缺乏大量劳动力。为了补足劳动力,尤其是廉价的劳动力,富裕的南方也会出现人为扩大的天灾,1大批活不下的百姓只能卖地,去当工人。

    还有各地民营矿场,从始至终,9是吞噬人命的存在。军中俘虏、流民,能骗到的外地人,都是矿场上佳的劳动力。

    所以缺乏劳力,廉价、最好是不要工钱的劳力,对江南各家尤为重要。毕竟,现在他们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降低人工成本,进而9能增加竞争力。

    漕运的重新疏通及铁路修建,官道维护后,经济活性大增,他们内部的竞争也更为激烈。

    9因为劳力问题,安排好侍从司工作后,朱弘昭得到了瀛洲的密折。9是关于劳动力的,那边担心出问题,所以请示他。

    瀛省,现在有3条贸易线,1条是给朝廷运输今年新米、金银铜矿石、漆器、及各种特色产品。当然,运的女子也不少,姿色上乘者进入教坊司,中下等赏赐有功将士。

    这条是天津、旅顺、长崎贸易线,有大明最强的3个船帮负责海运,还有军中运船合起来大船将近1万3。

    另外两条,其中1条自然是西夷人的船队,数量太小。

    最后1条9是江南东南的贸易船队,以广州、宁波…平户、相模湾、神户湾为主。规模不下于朝廷的船队,出海时载着金银粮食,从驻军交换劳动力。说白了,9是花钱从朝廷手里,朝廷怎么会做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1定是当地驻军私下做的。

    人口是最大的财富,因为可以源源不断创造财富,本身又是可再生资源。因故,江南那边试探性买了1次,1次规模比1次大,大约5万的日本青壮被1次性买断,运到江南成为奴隶。

    瀛洲那边,东瀛省的总督田尔耕担心奴隶作乱或学会汉化后逃籍,为患地方。卖出去时悉数脸上烙印,做个抹不去的标记。

    而西瀛省也有顾虑,但张虎没有太多手段,因为没必要。

    原因很简单,记得日本的特色发式不?9脑袋顶上秃秃那个,叫做月代头。最初流行于所谓的西国,北9州霸主大内家靠着贸易起家,带着西国武士去日本京都。姿态蛮横,行为粗鲁,让京都上下,男男女女好好体悟了1下什么叫强大的西国武士。

    于是乎,月代头9成了强大、时尚的代表装饰,从京都周边这个文化、经济中心,逐渐向关东传。

    东瀛省的武士赶时髦9给自己剃1个,却不普及。这种发式此时在在西瀛省全面流行,9是个农夫,也想剃。以前身份不允许,现在武士阶层的规矩废了,更是满大街都是。

    发式,也是瀛省区分土著民族与客居瀛洲东渡人口的显著区别。

    故而西瀛省卖出去的人口,形象特征鲜明,也9没有做什么戳印以示区分。

    现在,瀛省前脚卖了人口,后脚9报告,认为南方会有安全隐患。

    当然,人口买卖代表朝廷的相府根本不会承认,因为这与他们没关系,利润都是皇室和将府的。是将府管理不当,才造成如此有悖于道德的事情。

    这只是小事情,可劳动力问题不得不重视。大明不缺劳动力,可商人缺廉价低成本的劳动力。那边的折子反应人口买卖是1个事,实际上在询问要钱还是要瀛洲安稳。

    要钱,9继续卖人口,养牲口1样细水长流;要安稳9占据各处平原,进行人为有组织饥荒计划。

    不仅民间商人缺低成本的劳动力,朝廷也缺,袁可立的兵役策9有这方面的考虑。皇室也缺大量不要钱的劳力,这年头开矿困难,钢铁产量的突增,背后9是各处矿厂的白骨。

    之前征辽战役的俘虏,几次清洗的流放、贬奴的劳力,其数量已跟不上钢铁产量的生产需要。

    到底是要眼前的劳力,还是1劳永逸将土著抹杀?

    这个问题很大,朱弘昭在利益与道德中衡量着,1举抹杀才是真道德,什么后患问题都没了,1片太平;若是要劳力,世代压榨,符合国朝的利益,也是出1口气。可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大了。

    说到底,日本人与朝鲜人1样,有较高的汉化程度,相对于各处,吸纳他们是最容易的,他们的文化源于中国,消除其人口优势后,混居几代人,谁都分不出谁来。

    若大肆压榨,这些人会将仇恨永远记在心里,记载骨子里,记载传承的血液里。表面融合进来,实际上另有打算,潜伏着,9等你睡觉的时候发作。

    那边的文化人西渡,改籍分散安置在各地,掀不起风浪。留下来的多是没文化的,又在岛上,施行严酷的信息监管制度,限制人口流动,9能借人为天灾的手,逐步将其岛上人口优势抹消。

    大规模的人为屠杀,根本行不通,军队敢下手,他能下达命令,相府、御史台也会反弹。大明是当世文明道德的标杆灯塔,是楷模,是文明的代表。说的狠了,他翻脸要捅黑刀子,他不要脸了,人家相府是要脸面的。

    所以只能借天灾,天灾爆发时,大明还要救援瀛省百姓。要军民1家亲,该饿死的还是要饿死,逼急了造反的还是要杀的,这种杀伐是正义,是合法的。

    雨幕中,朱弘昭1袭白底青纹对襟比甲罩袍,右手撑着伞漫步,左手握着密折。

    侍从司全都去工作,只有贴身宦官、女官5余人跟随。

    他们不知道,皇帝现在要做的抉择有多大,选择杀,上千万人要饿死;选择不杀,1代几百万,1代几百万人都将过着牲口1样的生活。

    现在的岛上土著,与后来的是不同的,现在的岛民仰慕的天朝上国,后来的西化后,自以为是中西合璧的优秀民族,自然要获得优秀民族该有的生活水准。为了这个生活水准,从他们谋夺朝鲜开始计算,因他们,中国到底死了多少人谁又能说清楚?

    西6宫,长春宫。

    朱弘昭漫步来到这里,两侧温室前各摆着1排石槽,槽中飘着荷叶,绽着莲花。

    沾着雨珠的各色莲花,更显清新、娇嫩、鲜艳、妩媚。

    长春宫宫门值守宦官要唱念,被他抬手打断,摘了1把莲花抖去晶莹水珠,抬步进了正殿。

    殿中女官纷纷行礼,里面很热闹,成妃与范慧妃、张裕妃以及郭轻言这位东宫淑妃1起搓麻将。

    “君父,抱抱!”

    长乐公主小腿跑着,脖子上挂满了彝苗风格银饰品及铃铛,哗啦啦清脆直响。宁妃生下皇长子,水西将领为了宁妃能有个好人缘,给宫里各处都打点到了。

    “又重了呀!”

    抱起小家伙,朱弘昭将莲花递给小家伙,抬手弹弹小家伙发卡上缀饰的蝴蝶,银质蝴蝶非常精巧,稍稍晃动9会振翅,姿态翩跹如同真的1样的。

    “才不重呢,君父的刀,比珠珠还要重。”

    成妃小名云珠,给女儿的乳名9是珠珠。小家伙扭着鼻子,说的很郑重,认为朱弘昭在骗她,她在纠正这个错误的判断。

    “好,不重。”

    拉长语调,朱弘昭露出笑容亲了1口额头,踮起脚尖隔着屏风看了1眼里面的战局,抱着小家伙去偏殿。

    “礼物。”

    双手抱着朱弘昭脖子,小家伙瞪目。

    “怎么会忘了小宝贝的礼物呢?”

    只是下意识走到这里来的,朱弘昭从腰间玉带扯下1块9龙纹玉佩,拿起来晃晃,才把小家伙放下去。看着笑吟吟把玩玉佩的小家伙,真是个小财迷。

    “君父,静姨娘出宫有腰牌,这玉牌能出宫?”

    椅子上,小家伙两腿荡漾着,左手提着玉佩,歪着脑袋下巴朝天。

    朱弘昭从柜子里取茶,点着头:“当然可以。再等几天,我们91起出宫,去云游天下。你王叔,9在西南的峨眉山上,那里的景色非常好。”

    景色真的1定很好,他是喜欢那里的,朱弘昭如此心里重复1句,这3年,苦了辽王。

    “峨眉山?有万岁山大?有竹笋挖?”

    取了1筒信阳雨前毛尖,朱弘昭入座捏着1根茶叶说:“万岁山这么大,峨眉山有茶桶这么大。宫里,也小,9像这根茶叶1样,整个天下有屋子这么大,而世界之大,9像整个皇城1样。”

    眨眨眼睛,似乎没听明白,小家伙9换了个问题:“那泰山呢?阿娘说君父还要去泰山,给昊天上帝烧香,昊天上帝厉害,还是西夷人的上帝厉害?”

    “泰山很大,有多大看了9知道。西夷人的上帝,只是1个神,我们有天庭,天庭打1个单身汉,你说谁厉害?”

    静儿端来木盘,放下点心,朱弘昭端起紫砂壶冲茶,望着小家伙:“君父也问问你,你说兽园养羊能不能赚钱?”

    眨着眼睛,小家伙想不明白,她9是喜欢在朱弘昭这里表现自己,爱说话。论智慧比不上朱慈燃,朱慈燃已经能做出具有逻辑性的回答。

    随着宁妃那个还没命名的小家伙出生,她也感到危机了

    是羊,养着9好,9怕是狗,养的时候还虐待,变成了狼。最怕狼性突然发作,乘你不备咬了你孙子。

    皇室的兽园已经腾空了,这是皇室颜面的体现之1,天启时朝廷再穷,每年百万两的投入也没断,毕竟各地的猛兽生存环境是问题,顿顿吃肉也是大消耗。现在改成了羊圈,京东开荒计划重启,好地种植谷物,偏院、盐碱较大的地种植苜蓿,为各处牧场提供饲料。

第456章 天灾() 
次日1早,天还没亮时,朱弘昭夜宿的琼华宫9忙碌起来。

    1队净军装载温室产出,装车会运往梅楼。

    正殿,朱弘昭懒洋洋躺着,腰酸。

    坐在梳妆台前的宝卷容光焕发挽着发丝,戴上女官统1的软翅唐巾。文化的影响力是恐怖的,蒙古人那边的单耳挂饰,皇帝喜欢的抹额、对襟比甲、帆布坎肩儿,彰显勇武志气的纹身,现在都在流行。

    钟鼓楼晨鼓响起,朱弘昭搓搓脸爬起来,穿上坎肩,披1件外袍来到窗口拉开窗户,清凉空气扑来,深吸1口气,皱眉:“正是中夏,这气候让人担忧呐。”

    缠着丝带,宝卷点头:“可不是?听闻昌平那边、还有西山都落了霜。9连卖的桃子,都比往年涩了些,硬的崩牙。”

    北方气候越向北,海拔越高,变化的影响越明显。还好,今年北方已经大面积铺开土豆种植,再大的灾害,也影响不了土里的东西。

    此时陕西岷州卫,申都寨。

    杨肇基巡查武备驻节于申都寨,岷州卫很大,与西边的洮州卫是抵御南端高原诸族的前哨。3年前松藩卫作乱,当时的甘肃巡抚徐3畏驻节此处,继田乐之后再次弥平叛乱,同时亲自带人出入穷山恶水中监工,修建边墙,类似于弱化版长城,沿着山川走势修建。

    来这地方巡查不久,杨肇基9感受到岷人与洮人的冲突,不是什么大冲突,而是从祖祖辈辈9积累下的小龌龊,起因是要改土归流设置府县隶属关系。

    洮人认为自己物产较岷州丰富,人口更多,应该设立以洮州为核心的洮府;岷人认为这边给朝廷立下的军功大,还有是贡物党参唯1的产地,而且洮州卫北已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