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和宫里,李家姐妹站在1起等候着消息,与其他妃子1样,都非常的紧张,不怕生产出意外,9怕生个皇长子。

    宫外,朱弘昭也愁,9怕生下个皇长子来。说后悔也没用,只能等,总不能生下来9溺死。

    赵期骑马赶到,也很是激动。

    宫外,首批撤回来的安邦彦已经准备了1车车的小礼物,只要生下个皇长子,彝人的好日子来了。

    日本打下来变成了两瀛省,还有即将开始西北战事,算上已经完结的北方蒙古,以后要打的主攻方向9是南边。

    灭掉安南,1路打到海,这么大的地盘,北方人口迁移不方便,他们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皇长子能继承大统再好不过,若不行,以后在南边建立彝国,都是不错的收获。

    承天门前,安邦彦进不去,只能干着急。

    叶向高得到消息,坐在轻快马车上1路说得上是横冲直撞,直入承天门。

    将府内的会议暂停,何冲出白虎节堂,脸色阴郁,高杰、郭谅、刘高旭1个个阴着脸,望着皇城方向,等待着。

    永和宫外,赵期将朱弘昭按在椅子上,让他冷静。

    东6宫宫门外,侍从司诸人也左右踱步,这1天还是来了,都觉得是个麻烦。

    永和宫内,宁妃安彩霞咬牙嘶声,声音传的很远很远。

    “顺产!”

    接生婆戴着口罩,1声大呼随即传出去。

    “是位龙种!”

    永和宫宫女是彝女、苗女居多,9连宦官都是挑选清秀彝苗少年送来的,1个个欢天喜地,操着西南土语或京师官话,将消息送了出去。

    安彩霞苍白面容满是汗珠,瞪大双眸,心里1松,阵阵疲倦感席卷而来。

    李秀娘深吸1口气,挤出勉强的笑容。

    这是出乎朱弘昭计划的,每次他都能成功采取规避措施,偏偏宁妃过于狂野,按着他根本不给他机会!

    “恭喜主子!贺喜主子!”

    赵仪跑回来双膝跪地,赵期用力拍着朱弘昭肩膀,神色宽慰,9差说1声‘干得好’。

    不管是男是女,都是自己的孩子,是现在唯11个可以见光的。

    “通报相府,大赦天下!”

    “加封宁妃为宁贵妃,着将府议功,加安彦邦为平蛮大将军,赐安位蟒袍!”

    “着银作局铸永和宫岁币2百万以庆生,投放西南!”

    大明现在只有1种流通的银币,宫里因为喜庆事而铸造发行的合金银币,通过赏赐文武功勋发放,1枚重7钱,价值1两银。之前都是小批量投放,价值远远高过1两,铸造精美不说,还有收藏价值!

    这些都是胸中早有的预案,内侍取出对应的圣旨,当场用印后9疾奔而出。

    朱弘昭起身,问:“宁妃如何了?”

    “无碍,里头没其他动静,9是好消息。”

    赵仪仰头说着,不管生的是男是女,他觉得都不是问题。现在有了正牌的小爷,做什么心里9有底了。

    东6宫外,百余骑宿卫赤袍大红披风,背挂3根赤旗,等待着。

    听到1名宦官高声唱念,重复皇帝的旨意。

    孙海咧嘴挥手:“上马,通报南北两城百万京民!”

    在东6宫南,奉先殿的叶向高听到内侍传唱而来的圣旨,松了1口气,厚赏安邦彦、安位叔侄,这9好。

    百余赤骑奔过,人人马背上载着个竹木箱,挂着1串鞭炮9等出宫后点燃。

    等他们奔出皇城,钟鼓楼9开始响彻,庆祝。

    承天门外,安邦彦仰头大笑,展开双臂抱着1名名西南土司将领:“本将要奏请圣上,于京中举行火把节!尔等,可愿署名?”

    安家的地位彻底稳固,以后将是比奢家更为核心的家族。

    阿伦笑道:“君父爱巴舞,应该请秦大将军出面才是!”

    安邦彦点头,拍着弟弟肩膀连连点头。

    满城1片鞭炮声,扬州胡同买醉至今的杨彝推开窗户,只觉得阳光刺目,眯着眼听着‘大赦天下’,摇摇头想要甩去头中闷沉。

    谁想街道上商户纷纷取出鞭炮,吵得杨彝胸中压抑,1肚子火。

    也睡不着,抹了1把脸离开客房,来到2楼临街的大厅,1片议论嗡嗡声,更让他头疼。

    抬手将店小2扯过来:“酒,肉,送到3楼南乙房。”

    说罢,杨彝摇摇晃晃原路返回。

    抚平衣角,店小2拿着布巾擦擦脸,低头嘀咕着。

    “杨兄?”

    1名大胡子4方脸酒客起身抬臂高呼,见杨彝摇摇晃晃上楼,对店小2道:“将咱的菜端到杨兄那里,好处少不了你的。”

    说着,掏出两枚当十中正通宝递给店小2,拿起桌上折扇,9去追杨彝。

    3楼,杨彝客房。

    墙角处,杨彝对着夜壶抖着,看着墙壁上画的痕迹,皱眉片刻,昨晚是天明时分睡的,现在这么困,应该是初2,不是初3,又拿指甲在墙壁上纸层上划出1道痕迹。

    门推开,杨彝已清醒不少,眯眼看着:“你是何人?”

    “杨先生,小人蓟州燕问,有要事相告!”

    “燕问?”

    继续抖抖,整理整理衣衫,杨彝洗手问:“听说过你,你是汪文言的人,燕赵大侠。”

    点着头,燕问入座露出笑容,紧随其后几名店小2端着菜肴、酒壶进来。

    “杨先生,酒还需要否?”

    “再来1坛沧州酒。”

    摆手打发了店小2,杨彝入座:“怎么,不去西南保护汪文言,在京师做什么?”

    燕问将折扇递给杨彝,低声道:“朝廷鹰犬查的严,咱现出不得城。此物劳烦杨先生保管,托人交付汪先生。”

    搓搓脸,杨彝眯眼:“听说西南教化颇有成效,汪文言足以功载史册,这又是何必?”

    燕问苦笑:“事不由人,告辞。”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1个烫手的折扇。

    随后不久,店小2送来1坛酒。

    杨彝关上门,闩上。

    把玩着折扇,指甲抠开1角,杨彝眨眨眼睛,又吐点口水重新黏好。抖开折扇来到窗前,透着光线隐约看到1串串的名字。

    随即将折扇丢到木盆里,搓成纸浆,他不想再搅进去了,也不想知道秘密,也不想拿这东西去换荣华富贵。

    汪文言是干什么的他很清楚,握着的是东林见不得光的力量。是东林智囊,第2号人物。第1号人物9是顾宪成之后的东林领袖李3才,负责官商之间利益互动。

    当初齐王查抄李3才之所以能搞出来那么1大笔钱,不仅仅是李3才能捞,更是因为年关将近,商团们将钱送到李3才处,由李3才将钱在年关时给各处发下去。恰好,让当时的朱弘昭截胡。

    想了又想,他决定回太仓,什么都不搅合了,当个教书先生。

    在桌上摆开文房4宝,给顾梦麟写信。写完后,祭奠5脏庙,打算吃饱后9把信托人发过去。

    扬州胡同小摊上,燕问买了两提两广海运过来的香蕉,返回去去找杨彝。

    店小2知道他是杨先生的朋友,也只是摇摇头没搭理,感叹1番人情世故继续跑他的堂。

    杨彝是太仓名士,在京中出名还是靠顾梦麟那件事。杨彝割袍断义,顾梦麟反倒是门庭若市,而杨彝却成了瘟神,别说京中名流,9连江南的体面人都不敢搭理。

    永和宫,打扫干净后朱弘昭才进去,婴儿根本不给他看,只能去看看新晋的宁贵妃。

    弥漫着奇怪味道,朱弘昭坐在床榻边握着安彩霞的手。

    安彩霞神情疲惫,面容惨白,却洋溢着1种骄傲,说话也说不清晰。

    朱弘昭将耳朵搭过去,安彩霞因为学汉话而有的独特语腔道:“皇帝失算了,皇帝的打算,臣妾知道。”

    两手捏着她的手,眨眨眼睛朱弘昭点头:“算你赢了,好好休养,我会给他,打下1个广阔的疆域。”

    “嗯。”

    轻嗯1声,双眼炯炯盯着皇帝,安彩霞低声问:“以后,真的不行?”

    “不可能,恪守安宁两字,该你的,该他的,谁都抢不走。”

    闭上眼睛,安彩霞缓缓点头,她已经尽力了,也只有这种时候能问,以后不能再问。

    将手放回薄被里,朱弘昭看1眼哭声响亮的里殿,被宫女推了含笑推了出去。

    “2郎,如何了?”

    李秀娘迎上来,也是双目炯炯死死盯着,1旁李幼娘神情委屈咬着下唇。

    “母子平安,小家伙7斤5两。”

    朱弘昭笑着,展臂将李秀娘揽在怀里,拍着她肩背,李幼娘瞪他1眼。

    不远处,赵仪抱着2余斤重的木箱子,赵期双手抓1把银币9给面前排队的永和宫宫人、太医、产婆等人发钱,1声声恭喜声,赵期挺直腰哈哈笑着。

    出了永和宫,叶向高迎上来道:“万岁,相府有司提议京中免宵禁3日,普天同庆。”

    “准了,让5城兵马司多幸苦幸苦。叶公,也有什么事?”

    “老臣再次奏请万岁,早日立后。”

    说着,老头子从袖子里掏出奏折,双手捧着。

    “叶公早有准备,朕这里也有谱,叶公安心9是。”

    朱弘昭接过折子,递给李秀娘搀着叶向高向外走:“叶公,相府明日下个早班。朕安排安排,众卿1起乐呵乐呵。”

    叶向高迟疑,还是应下,总觉得这种庆祝有些早。

    皇室夭折率实在是高的恐怖,历来都是百日后才会由宗人府、翰林院联合给皇子、皇女命名,再庆祝。

    不过其中的猫腻外人也知道,比如天启的子嗣9活的很健康,皇帝杀宫里人杀了狠狠1批,也干净了不少。

    他只希望这个皇长子健健康康,别出意外,否则西南要出大事情。别说西南,脾气转好的皇帝,搞不好又会死追硬打,搞大清洗泄恨。

    顾梦麟1事,皇帝做的很好,让相府格外满意,也让很多人安心下来。

    最怕的是1如既往,刚硬到底的皇帝。皇帝有大度、仁和的1面,也愿意展示出来,这才是国朝安定的灵药。

    要恩威并重,只靠杀人真的是不行,别说挨刀的人怕,挥刀子杀人的人,也怕。早晚会出问题。

第448章 被自杀() 
次日,京师城外卢沟桥。

    侍从司选派的1组人与相府、御史台派员,核查南巡沿途物资储备。

    从宣大运抵的物资会在这里转交,验收后会立刻铺向沿途各兵站。

    瞿式耜摇着扇子,指着1节车厢:“查。”

    天气热的连话都不愿多说1个字,身穿坎肩的军士揭去防水帆布,打开车门,入眼是垒砌如墙的木箱,军士排成1条线转运、卸载木箱。

    1名军士拿着撬棍撬开长5尺,宽1尺5,厚1尺的标准运输箱。这些箱子产地是辽东,这边森林密布,好木材造船造房子,差1点的裁切后运往各处制作木箱。

    箱中油纸包裹着肉干,蹲下瞿式耜拿起1块嗅嗅,伸手接住匕首切下1块咀嚼,抬头问:“咸味恰好,却不甚干燥,这与将府要求不符。说说,杨公是有意如此,还是急着赶工期?”

    大同镇军官拱手:“确是特制,寻常肉干盐大过干,易储存却风味不佳。这批肉干眼前9用,故而如此。”

    点着头,瞿式耜起身撕咬吃着手中肉干条,味道看着军士将1箱箱的肉干装入竹篮,挂称计重。

    统计过的肉干重新入箱,以油纸包好,钉好木箱。

    这只是抽检,若是全部检查,那9是个大工程了。

    再说,宣大那边装箱起运的时候,已经检查过1次。这里再检查,主要还是看肉干质量保存如何。

    1箱肉干1石重,也9是2百斤,误差在两斤范围内,还算能接受。

    另1边,烧着沸水。

    顾梦麟捏起1根挂面仔细看,挂面笔直而细,更难得是中间似乎还有孔,颇有些不可思议。

    挂面撒入锅中,不多时9给他端来1碗挂面,拌着豆豉,顾梦麟吃着感觉还成,9是不敢多吃。他是南人,吃米1辈子,吃太多面会有消化问题。

    各处分工抽检,中午时9已完工。

    5节车厢1组,两匹马拉着在铁路上向南疾驰。

    “5钧,5石呐!”

    顾梦麟看着载重如此之重,却行走轻急的车厢,心中再次惊骇。他很清楚这么强、如此快的运力意味着什么。铁轨上流淌的不是物资,是钱。

    铁路沿线,基本上5里9有1处站点,为马匹提供草料。每十里左右9会修建1个火墩,住两户军户,负责维修、检查沿线路况。火墩军户每墩有周围5亩地,全家老少围绕着铁路工作,家里老人9住在火墩最中间位置,这里有烽火台。

    每1百5里左右,9会设立1哨军士。

    以铁路的运输能力,1处烽火燃起,极短的时间内9能传达到驻军那里。顺着铁路过去,1百5里地也93个小时左右。

    顾梦麟因联想到物资转运及商业而惊叹,瞿式耜则想到的是军队调运。

    两京铁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济水大桥和黄河大桥,修建好后,南方有变,北方京畿范围内,45日9能杀过去镇压。

    还有边塞战事,有铁路调军,真的是铁路修到哪里,9能打到哪里。

    铁路的强大运输力,能解决经济分离问题,也能解决调军劳顿的问题,他可以肯定,全国铁路成型后,国内经济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心中对增发货币1事,更为执着。

    国朝疆域,或许会因为铁路达到1个极盛的境界。

    想到那么大,难以想象大的疆域,瞿式耜不由皱眉。如此大的疆域要统治起来,光靠铁路是不够的,信息交流是个问题。

    或许,如各处讨论的那样,随着疆域扩大,北京已经不适合当军政核心。

    长安西京,或许是唯1的选择。

    皇城,东6宫永和宫。

    处理完1些事情,朱弘昭9来这里,在宫殿外拿着大扇煽风,熬煮着1锅汤,锅汤里6只甲鱼轻晃着。

    曹化淳脚步轻急,拱手递来折子:“主子,厂卫急报。”

    “多大的事?”

    “不大,也不小,主子看看再说,下面的儿郎们也好有个底气。”

    右手握扇摇着,坐在马扎上的朱弘昭抬手接过折子,挑眉:“好端端的,怎么9自杀了?也不算大事,下面处理起来有麻烦?”

    “主子,楼彦章、楼靖边父子搜的现场,发现了1样东西。已送到小赵爷那里,奴婢觉得事大,9心急了些。”

    朱弘昭眨眨眼睛:“各处如何?谁在闹事?”

    “国子监安稳,各处也安稳。这才是离奇的地方,说是真自杀实在是想不通拖这么久;若是让人害了应该有后手,各处不会如此安静。”

    “既然没有闹事的,认真查案,调查清楚,给顾梦麟1个交代。”

    说罢,朱弘昭摆摆手,继续熬煮催奶的甲鱼汤。杨彝身死,对他而言只是1个小事情。再大的事情,只要宫里安稳,3司机构职能完整,都不算大事。

    扬州胡同,杨彝尸体还挂在那里,缓缓转着,飘荡。

    得到案情的总捕头楼靖边当场封锁酒楼,没有上报顺天府衙门,而是用厂卫的人完成封锁后报告他老子,锦衣卫亲军都督府坐堂4大佥事之1楼彦章。他们父子俩,是陈策推荐的人。

    从相府抵达现场的赵仪将搜出折扇翻着,折扇完好,里面暗藏的信息已经被破解,誊抄成册。

    “这份名单,只有你们父子见过,流露出去,后果你们也知道。现场封存,待顾侍从抵达后,1起验尸。”

    将名单收好,折扇紧握着,赵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