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进1步节省盐运成本,他废除了开中制,直接导致万历中期开始,9边军队失去了充足的军粮。开中制是这样的,盐商有多少盐引,9要给边塞军镇送相应份额的军粮过去。导致盐商成本较大,毕竟边塞产量不丰,运输过去的损耗都是盐商自己承担。

    开中制在,边塞军队绝对能吃饱!

    开中制废除,运粮的压力压在朝廷身上,9边军队饥1顿饱1顿,活的很幸苦。

    也是因为开中制的废除,晋南盐商依靠盐池彻底压过两淮盐商1头。

    这9是典型的商人把持国政的后果,所以张4维的女婿韩爌,因为其学生袁崇焕搞的那档子事,顺藤摸瓜1股脑给清算了。

    不要小看韩爌,他是张4维的女婿,他爹韩楫中进士后很受高拱重视,干的是高拱贴身秘书的工作。有1部张居正主题电视里,高拱是反面教材,韩楫9是高拱贴身的跑腿心腹。

    眼前学子干政,以朱弘昭自以为文人的情怀来说,是干的漂亮,9该这么干!

    可他是皇帝,这些人在体制外什么都不清楚,瞎嚷嚷的很给力,都是1厢情愿!若真有能力,考进士去!当了官,有了经验而阅历后再来提议。

    毫不理会1片冤枉声,待稍稍平息后曹化淳放话:“主子万岁爷,与小主长乐公主看着尔等,若惊了小主子,后果多思量着。若1个2个自以为有理,理比天大,尽管候着,主子万岁爷陪尔等候着!”

    1抖拂尘,曹化淳转身入承天门,承天门缓缓关闭。

    给这些学子解释?朱弘昭懒得解释,至于镇压反倒会让那些幕后策划的人如愿。

    那9耗着,看你们站着、跪着耐力好,还是椅子坐着耐力好。

    顾梦麟张张嘴还是忍住了,真把皇帝怀里那位惊哭了,在场的被集体打屁股,天下人也不说什么。

    哲宗天启皇帝的形象非常的好,天启的表现本来9经得起推敲。皇位又是让给朱弘昭的,将天启的形象塑造的犹如圣人,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天启的形象越神圣,那转让皇位1事,更显得伟大。

    他不是崇祯,没必要把黑锅给天启。更没必要像崇祯1样即位后,将宫里有孕的宫女成片打死。

    对于英睿仁厚的天启,没错,所有人都认为天启是仁厚的,相对于当今,先皇实在是仁厚的不得了。士绅们是十分怀念天启统治时期的,他们认为现在是糟糕的不能糟糕的世道。

    人人不得自由,还有背负沉重的赋税尽管大鱼大肉照吃,美酒照喝,诗会美女1样不少,可9是觉得日子过的苦巴巴。

    普遍的,对于天启各处是充满缅怀的,对天启遗留的皇子、皇女们也是有着1种另类的热爱。

    现在,小家伙9是朱弘昭的盾牌。他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下面这些人巴不得刺激自己然后把事情闹大。

    可自己动怒打板子,与为小家伙出气打板子,是两件事。尽管都是打板子,可政治意义不1样。

    唔,幸苦小宝贝了,或许应该找个机会加封1些财产,好作为嫁妆。

    夜风中,朱弘昭怎么可能睡得着,眯着眼可以看见下面人堆里不断有淋水发烧栽倒的,也有偷偷离去的,心中感叹,自己的手段未免有些龌龊了。

第434章 讲故事() 
长安右门开启,西长安街上出现军士,搭着1顶顶帐篷。

    秦良玉挂着披风,左手按着腰间悬挂尚方剑,右手拿着木勺搅着锅,清水里米粒1层层,军中伙夫抬着竹篮过来,将切碎的羊肉粒散入锅中。干生姜片、盐,胡椒粉这伙夫心中有称,大手抓着。

    左光斗拄着拐杖,孤零零1个人走在长安街上,将1个个上前搀扶的官员推开,耍着脾气。

    “左公。”

    这么大的事情,京里谁能睡安稳?尤其是顺天府尹刘宗周,闹事情前不怕,闹事情时不怕,冷漠对峙有时间考虑了,谁不怕!

    “哼!”

    瞪1眼有煽风嫌疑的刘宗周,左光斗握着竹杖敲地咚咚作响:“老头子还没瞎!1个2个搅风搅雨,是嫌日子安生了,还是觉得真委屈?纵是委屈,更委屈的人海了去,人人都受不得委屈,朝廷怎么办!”

    东林旧有元老中,活下来的不多。赵南星牵连太深却识时务被流放到河套看管草场;高攀龙作为开创东林的元老,实力太弱作恶不多,削去官籍在苏州府养老;左光斗作为李3才之后实力第2大,好在识时务各处配合,才留在京里。

    其他东林元老中叶向高是国相,袁可立正筹备着下1届相府施政措施。还有其他的元老、2代领袖们,都死了,死的1干2净。

    东林2代中,至今活命的只剩下成基命这个6岁过了的台湾巡抚,进入侍从司的游士任,还有1个征日序列的监军谭昌言。李邦华也脱离的早,现在是兵部左侍郎。其他的,都死了。最开始没死的也因为袁崇焕那档子事,都死了。

    至于高攀龙的弟子,左光斗的老乡阮大铖因为变节原因,早已不是东林人,日子滋润也不必再说。阮大铖的变节是东林在天启年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暴露了东林内部派系倾轧的本质,让外人看到了东林虚实,这也是明末时史可法与阮大铖水火不容的原因。

    “老头子告诉你,也告诉各处,你们做你们的,扯着我那徒儿作甚!”

    左光斗是真怕了,在东林元老中,他的脾气比叶向高大,只比杨涟小1点。无数的朋友、看着长大的后辈填进诏狱,再也没出来,他真怕了。

    他只想好好教导史可法,将自己这1系传承下去。

    “左公息怒,息怒。”

    刘宗周急了,他只是弹劾辽王,只是听到过风声,别人试探他时他也没答应,他是无辜的。让大嗓门、中气十足的左光斗再吼下去,他还怎么活命?

    西长安门大开,不断有官员穿着便服进去,将自家不成器的子侄像死狗1样拖出来。

    “小兔崽子长本事了啊?”

    英国公张维贤9站在长安门前,吹胡子瞪眼,两员老仆压着宝贝孙子,手里握着柳条抽打着。

    他可是真的怕皇帝动怒,他的黑账已经够多了,身为顶级勋戚之1,移宫案时带头给宫里禁军施压,1伙大臣冲进安放光宗遗体的乾清宫,在掌印太监王安的配合下,将守孝的天启硬是死拉硬扯拖走了。

    宫中失火天启遇刺时,勋戚家丁们无诏进宫救火被琼华宫宿卫排队击毙在太液桥,已经死了1个孙子,他可不想再死1个。

    说不好,这事闹大了,他这条老命都会让1杯毒酒夺走。

    现在的勋戚,功勋家族除了徐家不声不响站队站的好,1门两公日子红红火火外,其他各家谁好过?外戚家族太康侯张国纪1家又死的蹊跷,太康侯变成了太康哀侯。

    按照1些流言来说,当今恨当官享福的,1如既往的恨。

    当初入京时9恨,恨勋戚们无权却依旧吃喝不愁富贵乐无边,也恨勋戚们不作为;更恨文官,恨文官不让宗室们百姓们过好日子。所以路上在通州,逮到机会9把东林领袖李3才搞死了。

    当今是先皇手里的刀,很锋利。蠢货们弄死先皇,现在好了,刀子失控。先王更是死因复杂,黑锅让大同将门背了,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当今胸中的恨意,怎么可能消泯?

    甚至此次南巡,张维贤看来又是布网,准备来1网大的。被杀害怕的人,有这种想法的不少。更有乐观的,认为当今接受了南方的示好,南巡是对示好的回应。

    9怕那些极度悲观的认为当今去南京是专门杀人的,进而铤而走险。

    总之,张维贤是怕了,现在孙子又稀里糊涂搅进去,别说南巡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能熬过去再说吧。

    月夜星光下,承天门前的学子不断灰溜溜离开,又有去而复返的,不是胸中正义燃烧,而是来拉朋友的。

    勋戚官员子弟,本来在国子监各个小圈子里是核心人物,受压回来拉人,成片的学子灰溜溜离去。

    1些将门子弟更倒霉,挨了1顿打不说,直接被家里大人提到秦良玉面前,当场录名编到军里去了。

    作为军将,简直无法想象这些学子是怎么想的。

    旁人家的孩子管不了,自己家里的小崽子要管好,否则1死1窝。别以为军中也是紧紧抱成1团,宣大系只是独大而已。宣大系想清洗各地将门,已经想了很久很久。

    军饷待遇提上来,将门家丁的维护成本直线上升,现在的将门日子也苦。侵占军田搞走私等劣迹斑斑的将门,已经死了个差不多。余下的都是没胆量折腾的,自然攒不下大产业或厚实家底。

    养家丁的效益,实在是越来越低了。

    以前的家丁多了,什么事情办不成?家丁更是战力的体现,朝廷也不好收拾。按着以前家丁的待遇而言,当今有7万家丁,谁敢和皇帝掰腕子比家丁数量、战力?

    说的不好听了,光皇帝搜刮的那1票赎罪死囚放出来,光那个武疯子,1根铁棍9能灭你1家!

    西长安门成排的锅沸腾,肉粥香气弥漫。

    最后仅存的2百余士子肚子咕咕响,站不住的9坐着缓1会,屁股冷的失去感觉9跪着缓1会,变着花样。

    被水车淋湿的士子在寒冷夜风中发烧,军医们又扑上去不断拖走。

    “莫拖!莫拖!”

    程安死狗1样趴在地上,伸着右手,抬头看着好友顾梦麟,浑身9是使不上劲,两名军士1人拖着1条腿,给拖了出去。

    被毒烟熏晕的杨彝在地上躺久了,1名军医摸着杨彝额头,发烧不严重。随后把脉良久,又摸摸额头,发烧严重了,挥挥手,军士上前拖走。

    神智清醒的顾梦麟也打着哆嗦,拒绝军医把脉,9那么跪着,仰着头。

    身后不断有士子见势不妙,装晕被拖走。

    法不责众是1回事,现在人越来越少,法不责众9会变成出头的椽子先烂

    半夜,朱弘昭给小家伙把尿,又取来1件皮裘给裹上,睡了饱饱1觉的小家伙精力充沛,朱弘昭不得不讲1些故事,哄着。

    “有1只乌鸦渴了,看到半罐水,嘴短喝不到。这只乌鸦很聪明,9飞到河边叼来小石子投到罐子里。罐中石子多了,水也9涌出罐口,于是聪明的乌鸦喝到了水。”

    长乐主公朱淑嫫才3岁出头,眨着眼睛听着:“水,饿了。”

    1旁曹化淳打开成妃送来的百宝箱,取出1把奶糖递给朱弘昭,又端来1碗温水,提着木勺试着水温,也是试毒。

    双手搭在护栏上的孟弘略听了呵呵发笑,摇着头:“君父,这故事有意思。”

    “乌鸦喝水,记忆犹新啊。”

    朱弘昭剥开奶糖,嗅了嗅,掰开塞到嘴里1截嚼了嚼,才将剩下1截给小家伙喂嘴里。

    抬手,曹化淳递来手绢,朱弘昭垫在小家伙脖间,手指刮掉口水,笑呵呵继续说:“还有羊喝水的故事,1头小羊口渴来到河边,见上游有狼,9在下游喝水。狼认为小羊饮水脏了自己的水,便声讨斥责1番,将小羊吃了。”

    听的迷迷糊糊,小家伙还是呵呵笑着,她喜欢听朱弘昭的声音。朱弘昭的声线清亮,咬字发音有独特的韵味,听着很不同。何况宫里,禁军当值也不会开口,宦官们又是轻柔语调,只有朱弘昭有雄厚的声色,听着很好听。

    孟弘略深吸1口气,真是令人触动的两个小故事。

    正坐在1旁审稿的阎应元听了,摇摇头1叹。

    朱弘昭继续剥着奶糖,掰成两截自己先吃1截,剩下的1截给小家伙,嚼着继续说:“还有狐狸吃肉的故事,乌鸦去农夫家偷来1片肉,站在树梢上。狐狸住在树洞下,闻着肉味9对乌鸦说,听说乌鸦的歌声是周围最动听悦耳的。狐狸所言娓娓动听,乌鸦心中喜悦便呱呱唱了两声。狐狸叼起落下的肉,回了树洞。”

    “君父3则寓言,意境深厚却浅显易懂。”

    孟弘略说着搓搓手,眯眼看着下方跪着昂首的顾梦麟,这是他的朋友,现在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带着儿子孟闻玉在京,孟府世袭爵位让给了弟弟孟弘誉。

    刘宗周求学孟府,是他的启蒙人之1。9这样的交情,还不是找借口弹劾他以示清白?

    现在有的,只是1腔忿恨。他要报仇,闻香逆军只是刀子而已,现在只有皇帝愿意为他报仇,他们有1样的敌人。也只有皇帝,当今的这位皇帝,能帮他,敢帮他。

    乌鸦喝水骂那些人鼠目寸光自以为聪明,狼吃羊又是彰显霸道,狐狸吃肉表示皇帝自己看的很清楚,你说的再好听,你为的是什么我很清楚,我9是不开口,不让你得意。

    朱弘昭笑笑,扭头对阎应元道:“丽亨,记下来,明日报刊上,将这3则故事发表出去。”

    “君父英睿。”

    阎应元铺开1张纸,蘸墨:“1字不改?”

    言语有口头白话,也有方便记录的简短措辞。

    以圣旨为例子,看着很高大上,朱元璋和朱棣的圣旨9很随意,1堆白话后面附上‘钦此’两个字,盖上皇帝宝印9成圣旨了。

    “不改了,本来9是给稚子启蒙的。”

    朱弘昭说着,低头亲1口小宝贝额头,整理着皮裘,裹得紧紧。

    阎应元听了笑笑,回忆着朱弘昭词句,1字不差写了下来。

第435章 船的差别() 
3月十3,1早。

    京中文武士民都等待着承天门的变化,最直接能反应宫里意志的载体是京闻日报。

    住在南城偏僻小院的左光斗1袭青衫黑襟衣,拄着拐杖出门站在胡同口,等待着派报少年。他不是装穷装可怜,而是低调。

    韩爌装穷装到了什么地步?学严嵩跑到坟堆里过日子,靠吃别人祭祀先人的祭品过日,还不是被逮到京里给1刀砍了?

    拿到报纸,左光斗翻阅着,标题核心话题还是士林关心的‘纲目’,纲目原来是3纲8目儒家核心体系。3纲都理解9是父为子纲这1套,8目9是格物、致知8个步骤,1直到平天下为止。

    现在的话题纲目,与儒家的关系只是停留在格物这1阶层,即心学的研究事物表里。纲目含义向系统1词靠近,系统的研究,归纳自然万物现象。

    左光斗没心思看什么纲目,翻页看着,大多数内容还是纲目范围内的,如工部某人的矿物元素论,这在左光斗看来与张载关学的元气论是1样,1种元素1种气,各种气组成了世界。

    还有1些闲人关于作物的研究,种子结构、萌发环境、生长所需等等所产生的辩论。算是老话题了,又1年春将老话题扯了出来。

    都是废物,他只想知道昨夜的事情,宫里是个什么看法。

    1目十行扫着,终于在报纸前文与后文广告之间,找到了关键‘总裁阎丽亨心得’,乌鸦喝水、狼吃羊,狐狸吃肉3则寓言故事出现,落笔处后缀是‘丙寅年壬辰月乙卯日学生有幸于承天门所闻,奉圣意录之。月刊话题,以此3则寓言为题,望各家英才阐述其中义理’。

    看那白话文,9知道是当今的手笔。报纸印刷惜字如金,除了当今之外,还会给谁这么大面子?

    1些话没必要挑白,当今的文化素养,说真的,远远比不上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先王与孙刘两位名师,只教授了当今做事之根本,诗词韵脚乃是小道,并没有讲述。

    他们谁知道?朱弘昭的思维已经定型,有自己的准则,很难听进去1些不关心的。刘时敏教他权谋,父亲朱以溯传授用人平衡之理,孙传庭教授兵法,后来发现失控怕受牵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