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百万石”
朱弘昭呢喃1声,看着门楼屋檐水帘,这可不是从苏州太仓起运的8百万石,而是运到天津的8百万石,算上虚耗,太仓那边最少要凑集两千万石!
“时不我待,谁敢接这个差事?虚耗,朕不想看到虚耗!”
手扶在护栏上,朱弘昭扭头看着相府成员。
袁可立上前1步拱手:“启禀吾皇,臣袁可立求尚方剑,敢当此任。”
毕自严也上前1步道:“启禀吾皇,臣毕自严愿往江南1行,总督漕粮转运。”
叶向高还跪在那里,其他人都没表示,砍掉不必要的虚耗容易,难的是得罪了太多的人。如今军队配备专属辎重营,避免了商人负责运输粮食的机会,已经让很多专门干这个的商会破产。
若漕运上再来1刀,怎么说呢?得到的政绩与得到的仇敌,不成比例。
“赐袁可立太子太保衔,挂尚方剑,兼南京兵部尚书,御史台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擢毕自严挂户部尚书衔,御史台左副都御史,兼南京户部尚书,钦差南直隶巡抚。”
朱弘昭吸1口寒冷湿润的空气,耳中全是噼啪雨声,继续道:“命青州水师全力配合袁可立,责令漕运各镇有司共体国难,克忠职守。取青州卫虎符来。”
袁枢看1眼父亲袁可立,将脖子上挂着的木盒打开,取出青州卫虎符右阙,双手递给朱弘昭。
自宋以后,文官监军成了传统,军中连代表指挥权的虎符都成了废物,退化成象征性质的铜牌。朱弘昭改革军制,以虎符统军。重要军队都制造虎符,左阙在统兵大将手中,右阙他随身携带。
圣旨、虎符两者合1,9能调兵。
而大将军府,只有督管军队操训、军械改革、换装等等事情,却没有虎符,也没有圣旨。
天子掌兵,虎符制度至关重要。
双手握着金灿灿虎符,朱弘昭有些恋恋不舍递给袁可立道:“袁公,国朝革新,处处缺银子。受灾百姓如待哺孩儿嗷嗷,朕为民之君父,不可不管。袁公杀多少蛀虫,为国朝革新节省多少元气,为灾民运来多少救命粮食,朕都会铭记在心。卿不负朕之社稷,朕亦不负卿。”
袁可立双膝跪地,接住虎符,花白胡子抖着:“千难万阻,臣此身应之。”
袁可立与毕自严拿到正规圣旨和官印后,没到中午9匆匆走了,在通州乘坐海船顺着潞河洪水1路往下漂,走海路去南京。
承天门楼里,朱弘昭缩在皮裘里,叶向高还跪在面前。
“叶公,现在追究什么都是于事无补。做好善后处置是眼前之关键,且去吧。”
有些疲乏,朱弘昭挥着手,叶向高叩首离去。
洪水不可怕,可破的是决堤。
京师周边水利督管的极严,砍死的管事的,比施工意外死亡的劳力还多。
可上游宣大那边出问题了,宣大总督王化贞是朱弘昭属意的人,也是叶向高的弟子。
那边为了今年缓解旱情,大肆修建水坝截水灌溉土豆田地,结果都没想到大旱之后的大涝来的如此迅猛,来的如此突然。
宣大的土豆产量,已经是皇帝得天眷的代表。王化贞竭尽所能想着法子增加土豆亩产量,他修了很多的水坝,却没有多余的力量去修建堤岸。
洪峰下来,1道道的水坝被冲毁,又不断积蓄着势能,整个宣大的水坝几乎全毁了,洪水从上游开始9失去了控制。
上游突破堤岸,那中下游的堤岸纵是铁铸的,也是无用,是摆设。
通州,张家湾南十里。
“将军,下方百姓已疏散完毕!”
1队队军士将1桶桶火药往潞河堤岸旁运输,李成栋戴着斗笠,站在堤岸上,披着蓑衣嘶吼:“好!京师水排不出去,9在于潞河排水有限!上午,万岁爷出京视察民生,都是淌着水进城的!”
“弟兄们,淹田不淹田的咱管不了!咱不能看着皇城泡在水里!出了事情,老子担着!炸他娘的!”
通州知州急匆匆赶来时,已经晚了,驻扎张家湾大营的神策军1部军士已点燃引线,1声惊天爆鸣,能与天空惊雷相媲美。
潞河水位迅速下降,炸开的口子越来越大,汹涌的洪水将下游1片片良田淹没,冲毁1座座村子。
“漕运完了”
知州瘫倒在烂泥里,豆大的雨珠打在身上,生疼生疼。
潞河两岸的田地有河水灌溉虽然长势可以,可夏收在即,在这样的大雨里泡了3天,也基本上毁了个差不多,决堤淹田没什么大损失,因为已经没了可损失的。
关键是,潞河是漕运进京的核心线路,潞河的水位至关重要。
哪怕是大旱时,也通过上游人工改的支流也维持着较高水位。现在,大雨之后水位普遍高涨,短时间内想要修好这堤岸,实在是太难了!
第386章 褫夺()
潞河上接京师,经通州、张家湾而下。
并在张家湾南5里处,有1条人工开挖的引水渠,从卢沟河引水增加潞河水位。
李成栋自作主张决堤,直接导致潞河排水速度大增,别说京师周边,9连卢沟河都开始迅速下降,使得卢沟河下游诸县堤防压力大减。
京师水位下降,迅速引起警戒锦衣卫警惕,以为是京师不远处河堤决口,迅速上报中枢。
最后待命的神机营开始动员,9等判断位置后去堵水。
随后,李成栋的公文火速抵京。
文渊阁,大桌上铺着地图,工部尚书,蓟州人崔呈秀手里握着竹钎讲述着:“李将军在旧马营决口,非常的好!从这里1直南下到天津3角淀,都是低洼地势。水势向下,绝不会向东西蔓延,最后还是会涌入3角滇,与潞河殊途同归。”
史继偕拿着放大镜观察着画了地势标高的地图,摇头:“可漕运怎么办?这地方去年重修时,9费时费力。若从头修建堤岸,必须降低潞河水位。最少,会耽误半月漕运。”
临时代替毕自严填进相府的,魏忠贤的老乡魏广微眨眨眼睛,道:“李将军处置得当,可无令决堤,大将军府该有所表示。否则以后,9坏了规矩。”
秦良玉身材高大,身披凤纹暗紫战袍,头上戴着银质9凤纹饰战盔,坐在左首第1位置道:“李成栋擅自行动,用心的好的,却行为不合乎规矩,我们府里自会给上下1个交代,劳不着相府关心。”
处置1员元从系重将,大将军府也头疼,关键是上首皇帝阴沉的脸色,实在是不好办。
相府也不好逼得过紧,皇帝越过首相叶向高紧急晋升袁可立和毕自严,已经坏了1点点默契。可他们还是不敢太过追究,开口的崔呈秀、史继偕话里的意思是李成栋行为可以功过相抵。
魏广微的意思是过大于功,过失在于李成栋坏了规矩,擅自行动。
但核心意思都是1样的,给皇帝面子,也不想得罪元从系的重将,给点苦头吃9好。
朱弘昭指尖敲着扶手清脆作响,吸引各人目光后道:“这不是简单的无令自行其事,虎子无令擅自调动两部1千神策军士,干的又是炸堤的差事。大将军府不必顾忌,狠狠地处置1番。”
“用心再好,规矩章法乱不得。”
列席的3司系统大员们互看1眼,理解了。炸堤是小事,无故调动两部军士才是大事。
秦良玉心里苦笑,她儿子马祥麟刚刚从飞熊军8名列将军升为神策军4名将军之1的神策左将,管的又是驻扎在张家湾的神策军,神策军左将军李成栋驻地在通州,是马祥麟上司。恐怕,炸堤的神策军士,还是他儿子手里的
大明的将军号从国初算,可以分为6级,最高是大将军,最末位是列将军号,如骁骑、平贼将军等等,第5级是常设将军号,如平辽、镇朔、征西、平蛮等将军号;第4级是4方将军,常设的只有大同征西前将军,辽东征辽前将军。
其余第2、第3级将军号是大将军副将,如征西副将军,征西左副副将军等等,实际上只有设立了大将军,组建野战远征部队后,才会择将挂上这些副将军号。
所以,简化下来实际上94级将军号,以神策军为例,上下应该是不常设的神策大将军,神策左、右将军,神策将军,神策列将军。
大明常设总兵26,只有十12人挂常设将军号,两个挂常设4方将军号,近半总兵没有将军号,更别提什么分守总兵,可想而知这将军号有多重。
有将军号的将领,会挂将印。有将印,出现紧急情况,则有自主出兵权。
出于历史因素,南方的常设总兵,只有4川、湖北总兵有将军号,能挂印,两广地区则没有。
北方,京师周边辽东有将军号,大同有,宣府镇还有个镇朔将军号,唯独蓟镇总兵没有将军号和挂印的权力。同理,京畿禁军体系的将军号,属于荣誉性质。
但禁军体系内皇帝任命1个大将军,自然有资格进入大将军府。是成为决事的7员大将军,还是旁听、参议的大将军,9看皇帝的心思。
例如飞熊大将军高杰,此时9在大将军府干参议的差事,不管事,有会议则旁听。
文渊阁,不断有新的进展急递送来,1直忙到黑夜,朱弘昭才撑着伞回琼华宫。
琼华宫,1座新建的花房温室里。
这3日气候有转冷的架势,负责这里的宫女们开始点燃火炉,给温室保温。
4周遍布蜡烛,光照如昼。
躺在摇椅上,朱弘昭看着打在外层玻璃上啪啪作响,不断变形的雨幕,良久1叹。
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真不知道当时的大明是怎么撑过来的。
或许,是尽可能保证军需,对百姓采取放任自流的无奈法子,看着他们自生自灭,保存元气用在军事上,维持着。
极有可能是这样,于是活不下去的百姓都反了,到处抢粮食吃,不断的平叛战争破坏1地又1地的生产体系,造9出越来越多的灾民、乱民。
或者,朝廷根本没钱,连养军队的钱都没了。
否则崇祯也不至于把宫里方便出手的东西都给变卖了,可钱去哪了?
真是荒唐呐
希望,这5年计划能落实下去,国家机器能恢复健康运转,这样拆东墙补西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希望自己还有东墙可以拆。
侍从司的侍从们散落坐在4周,有的靠着椅子小憩浅睡,有的查阅今日积攒下的公文奏章。
侍从司的权力真的很大,以前皇帝的圣旨还要经过6科官和内阁审核,以前宫外的兵权都是归兵部的。
现在侍从司内侍们携带天子6玺,文武侍从们随身携带统兵虎符,整个大明的军权变动,都会经过他们的手。
说真的,只要皇帝不管事,侍从司完全可以代替皇帝掌控军权。不过,内侍们,与遴选进来的文武侍从们,可不是1条路子上的。
侍从司司正袁枢、内侍总管刘时敏1老1少最后交叉遴选后,将1叠公文递交朱弘昭。
起身,打起精神,朱弘昭饮1口果汁开始翻阅,第1副奏折公文是相府的,叶向高太狠了,通过表决,以渎职好大喜功为由,废除宣大总督王化贞职位是1件大事,大义灭亲。第2件事情是相府拟定在受灾严重的京畿范围内施行购粮限制,只能官购。由朝廷买粮才不会被粮商起哄抬价,能最大化的节省灾民元气,为灾后重建、恢复经济节省时间。
这是两件大事,王化贞明显是为皇帝背了黑锅,朱弘昭只是预感到会有大旱,可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又突然的大涝。
这是相府例行通报,给皇帝打个招呼,不是在请求许可,等批示。
政事归相府,做得好是皇帝领导有功,做的不好9是相府的事情了。
9如果军事归皇帝,打了败仗9是皇帝的责任唔,不对,是大将军府没做好安排。
他只是每夜睡之前将今日的情况做个了解而已,相府的决议他不会去管,不干涉御史台法司、大将军军事运转9好。
“相府其他事呢?9晋升太康伯为太康侯的事情。”
朱弘昭问1句,刘时敏翻出1份奏折递过来,似笑非笑:“万岁爷体恤旧人,相府自然不会阻止。不过,老奴建议万岁不妨再多封两个伯,也好让勋戚们安心。”
现在除去军功封伯的太平伯毛文龙,山阴伯王克奴,东渠伯马少先外,9只有皇帝的小舅子李秀策这个陇西伯。
以外戚封伯的人有资格的不少,如皇帝生母的娘家,如今继母侯氏的娘家,某种意义来讲为天启生下遗腹子朱慈炅的任贵妃娘家,也9是她义父魏忠贤1家子也该封个伯。
刘时敏可知道皇帝和皇嫂之间的小秘密,又算是皇帝仅存不多的长辈,在宫里的能量能压赵仪1头,除了隐居在宫里养老的赵期,再没人能压住刘时敏、曹少钦师徒。
“封伯是大事,该1件件来。”
朱弘昭郑重其事说着,接过奏折看着,在现在的相府看来,升太康伯为太康侯只是小事,用的都是素锦封面的折子。
可对朱弘昭而言是大事,这个爵位会1路想法子给张家升上去,以后还是会落在自己儿子手里。太康伯、太康侯,康郡王,康王,都是1条线,给张嫣答应下的事情。
好在,太康侯张国纪已经老了,也没了儿子,让这个孩子以遗腹子的身份继承张家,也是不错的。希望张国纪那里不要犯糊涂,也希望张家的人不要为了个爵位而玩儿手段。否则他不介意弄死张国纪1家子,反正张嫣都不是张国纪亲生女儿。
至于张嫣的生父孙继龙,此时还在东厂隐秘的黑牢里,过着软禁生活。
总之,这个孩子要在慈宁宫由张嫣抚养,机会合适9赐个朱姓。
之后是大将军府的公文总结,李成栋的下场与王化贞1样,褫夺职务,充入上26卫里的龙骧卫,当大头兵去了。
王化贞是褫夺职务,充为内廷讲读,9是给宦官们讲课,当老师。所以王化贞也不算多惨,没了正式职务,干的差事与詹事府、翰林院没区别。
9连神策军左军将马祥麟,也被他母亲秦良玉给褫夺军职,发配虎骧卫当大头兵。龙骧卫、虎骧卫比较特殊,在上26卫亲军里是不多的几个留在皇城的编制。挂在御马监,与勇士营1起,充当皇城保安力量。
第387章 日不落宣言()
6月初,延安急递,秦北地区大面积落雪,6月飞雪,雪厚近尺,冻死人畜尚在统计中。
天灾造成的窟窿越来越大,受灾地区要免税,还要拨款,还需要朝廷买很多的粮食,南北转运实在是艰难。
相府提议,延缓钢铁冶炼,节省资金投入购粮这1项。
钢铁冶炼铺设铁轨,现在1直处于亏损状态,毫无进展,又看不到盈利的前景,相府此时对铁轨铺设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个不能停,可朝廷真的没钱,除非再大面积裁军,裁掉两到3个军团或压缩编制。
其实,还有更好法子,直接改革税制,可谁会提,谁又敢提?
6月十51早,李成栋1袭罩甲,寻常禁军打扮,挎着刀前往琼华宫值班。
“虎爷。”
沿途岗哨禁军,乃至是军官都会对李成栋拱手行礼,李成栋也开始了自己新的1天。
大将军府成员骑马入宫,秦良玉瞪1眼自己持戟站岗的不成器儿子马祥麟,领着诸位大将军沿着青石台阶,前往琼华宫参加御前会议。
每1名大将军有担忧的,也有摩拳擦掌的,如突击提拔起来的将军府参议横海大将军沈有容,靖海大将军颜思齐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