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科是朱元璋设立监察6部的,原来的工作性质贴近于侍郎,后来内阁崛起,6科成了内阁的羽翼,反倒成了限制皇权的第1道绳索,不像以前,是皇权的延伸。

    所以干脆剥夺6科侍从的职权,设立从5品侍郎官这类顾问秘术类的官衔,作为皇权的延伸。

    当然了,朱弘林根本不管事,让他挂个名,9是方便他到处散心。

    这位,朱弘昭也没忘记送去1把尚方宝剑,遇到不长眼或昏聩的官员,让朱弘林遇到了,直接砍了9行。

    都是从小吃苦长到大的兄弟,他相信朱弘林对昏官恶吏的恨,不会比自己低多少。

    地方上的事情交给地方9好了,有巡抚、巡按监督着。再不济,还有各方面退下来的大军,再次经过整饬的厂卫预防着万1。

    自辽东班师以来,朱弘昭9没有给军队换过装,同时京师各匠作坊减产,以生产高质量、高标准的火器为核心任务。保证前后生产的标准统1,方便以后大规模的列装。

    此时他可以胡作非为,因为有大军镇着。为了预防军队叛乱引发乱局,他9暂停了换装,同时精简兵员,裁汰老弱,以宿卫出身的军官下放各军,借此达到渗透和掌握基层。

    而朝廷中开始为丞相府的设立而忙碌,每天都在讨论着各方面的职权限制,本来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朱弘昭执意要将权限、责任以明文律法的形式公布,这让才能少模糊,让以后的人少钻漏洞。

    他崇尚的是相互监督,负责全面治政的丞相府,每任丞相5年1届,任何人只能在首相的位置待两届,其他的佐相、副相,不论什么原因,只能待3届,最多十5年,多1天也不成。

    丞相府首相由皇帝任命,由大将军府推荐左相兼兵部尚书,由都察院推荐右相兼户部尚书,其他4部尚书由首相任命。

    6部尚书除去左右相,其他4人是佐相,5寺长官入丞相府为副相,再加上司礼监掌印太监充任的内相,负责太子东宫事务的詹事府詹事为少相,总共会有十4名相,首相为两票,总共十5票,集议的拟票解决。

    丞相府的设立,是士林最为关心的问题。他们1直以限制皇权为奋斗目标,为的9是将治政的权力夺回去。这是皇室与士林的矛盾,进而成了朝野之间的矛盾。

    朱弘昭主动归政于丞相府,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事情,除了1些极端崇拜朱元璋的人,比如刘1燝这个老头。

    2月十5的京闻报刊上,这个老头儿领着1帮差不多相同立场的朝野重臣、清流与眼巴巴等着当首相的叶向高等东林人爆发辩论战,认为皇帝归政于丞相府,会造成皇权旁落,进而导致王莽之辈层出,乃至会为祸波及天下万民。

    民间对朱元璋的崇拜,或者每1个深刻研究了那段历史的人,都会崇拜朱元璋。以前可以跟着喊皇室归政,现在仔细1想,立马反戈与本身阶级对立起来。

    叶向高不得不做出承诺,许诺丞相府诸相在职,子侄不得为官,若有萌官,则不做事。

    其实这1点9是大明朝的默契,违反这1点的人并不多。好的方面有王阳明,他中进士时其父9是6部重臣,因为当时刚爆发了科场舞弊案,探花唐寅被牵连其中,王阳明为唐寅说话,于是挨板子流放贵州龙场驿。

    9是当时的内阁顾忌王家父子,1个重臣,1个潜力无穷,担心出现权力承袭,门生党羽遍天下的事情发生。

    内阁、6部、5寺重臣的子侄,1般都会在父辈致仕后才会出山,往往都是在基层做起。

    只有蒲州的张4维做的很差劲,兄弟两个1个当官1个当盐商,真心赚钱。然后继张居正后当首辅,名义上萧规曹随,实际上将张居正的1条鞭法改的不成样子。而他还在内阁,两个儿子和妻族王氏子侄,9在官场崭露头角,真的是百无禁忌,做的很出格。

    丞相府只管治政,但官员官印、官身、诰命的制造权力会被皇室握在手里。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室若不给官印,丞相府任命官员也没有法律效应。给叶向高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和朱弘昭讨要这个权力,哪怕他面对的是和善的万历皇帝,他也不敢张口。

    同时大将军府,内中有4个职位是世袭的,第1是皇帝兄弟的镇国大将军印、第2是太子的辅国大将军印,这两个挂号大将军,世袭不动。辅国大将军有空缺,则以宗室重将充任。

    此外云南沐家、成国公朱家、英国公张家轮替掌1枚奉国大将军印,徐家定国公、魏国公两脉轮流掌握1枚镇军大将军印。

    此外各地领军的重将名号中加大字,即可参与大将军府事务,入归中枢则位列大将军府。朱弘昭重新以宗室、勋戚掌握了军权,各地宿将为补充。其中还有两个特殊的大将军,1个是掌握京畿卫戍禁卫军团的骠骑大将军,1个是皇城禁军大将军,这两个由皇帝随时任命,照例充入大将军府。

    而云南沐家因为血统问题,成为3家首家接掌奉国大将军印的国公,算是朱弘昭对他们这1家的承认。奉国将军,已经很能说明这家血统的问题了。

    而以辽王朱弘林掌握镇国大将军印,空缺的辅国大将军则由靖江王府出人暂掌,是朱弘昭对这1家子的1种报答和暗示。

    此时天下宗室子弟5千人汇集北京城,唯独靖江王府没出人,原因9是担心遭到猜忌。这1家子很特殊,挂着郡王名号享受亲王待遇,还是唯11家是朱元璋侄子封王的,先祖被猜忌郁郁而终,后辈被困在广西担惊受怕,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

    最后9是都察院,大名鼎鼎的科道官被朱弘昭拆的7零8落,6科官充入丞相府为秘书官,十3道御史,随着朱弘昭设立7省增为2道。

    不管怎么说,都察院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清贵,以前的御史下放9是督抚巡按的日子1去不返了,现在的御史及各长官终于恢复本职。

    而且以后的督抚巡按,1律与都察院没关系,他们只能监察百官。而且1入都察院,9是1辈子的事情,9别想着出去。

    朱弘昭给他们的好处9是,丰厚的俸禄,以及死后在都察院内立碑。他们升迁,1律以弹劾的成绩挂钩,加纳言、中、大纳言后,将会终身任职。

    他最讨厌的9是官员拿着管人治政的权力,还握着法律的解释权。他必须要将监察官与官员体系划清关系,让两者相互对立。

    而且都察院与大理寺,都将拥有自己的书院,负责培养自己1系的学生,防止同窗之类的关系纠缠。

    1切1切,都在缓步进行着。

    1切,都将在入夏后改制。

    然而,种种天象,都让他不得安稳,搞的人心惶惶。

    中正元年2月3日,京师滦州地震。先是十3日,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屡震,震坏城郭、庐舍无算。乃至滦州大震,毁坏庐舍房屋更是无数,同时地裂涌水异物。

    乐亭旧铺庄,地裂涌黑水,高尺余。迁安声如巨雷,塌坏城垣民舍无数。卢龙震倒官民房舍也是数不清。9连京城内宫殿动摇有声,铜缸之水腾波震荡。

    这次地震连续时间长,有的1日2、3震,如东安,辰巳时地震,至申时又震,从乾起有声。迁安1日数十震、卢龙、滦州持续达4余日。至3月初2日,京师又震3次。

    大城地累震,屋瓦动摇,夜不敢寝,多有露宿者。东光地大震物皆摇动。昌黎、新安、真定府、蓟州、遵化、玉田、河间府、保定府、天津3卫,以东山东临邑、德平、海丰、武定州等2余州县皆震。

    波及4万人生活,流言4起。

    先是南直隶地震,现在又是北直隶、山东地震,甚至传出他得位不正的流言。

第377章 月之末() 
中正元年2月3日,京师滦州大地震。

    地震最先出现在2月十3日,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屡次地震,震坏城郭、庐舍无算。

    直到滦州大震,坏庐舍无数,地裂涌水异物。乐亭旧铺庄,地裂涌黑水,高尺余。迁安这边地下声如巨雷,塌坏城垣民舍也是无数。

    卢龙1带震倒官民房舍甚多,9连京城内宫殿动摇有声,铜缸之水腾波震荡。

    这次地震连续时间长,有的地方1日2、3震,如东安,下午地震,第2天又接着地震,每次地震不仅仅是地动,9连地下也会发出种种震耳异响。

    迁安1日之间更是数十震、卢龙、滦州持续达4余日。

    至3月初2日,京师又震3次。大城地累震,屋瓦动摇,夜不敢寝,多有露宿者。东光1地大震,举目望去什么东西都在摇动。

    昌黎、新安、真定府、蓟州、遵化、玉田、河间府、保定府、天津3卫,以东山东临邑、德平、海丰、武定州等2余州县皆震。

    即去岁年尾南直隶的大地震后,北直隶在春耕之际爆发如此密集、持续性极长的大地震,导致各方人心动摇。

    “罪己诏地动是自然常理,朕有何错!”

    宣大军、西南军的安置问题,朱弘昭用杀勋戚,株连北直隶、河北1带的胥吏家族空出来的位置安置了这些人,死掉的人难以统计。

    北直隶的大地震,如此的怪异,9连坚定的心学格物派,都开始质疑这是不是新皇杀戮过重,上苍给与的警告。

    叶向高身穿坐蟒袍,跪地苦求:“陛下!至今人心惶惶,地动乃是天灾,人心不畏此,而畏陛下。陛下登基以来,行风雷手段,以刚强之势还朝堂、地方清明。所诛群獠虽死罪,奈何牵连之广,纵观史册闻所未闻,人心岂能不惧?”

    史继偕也跪下,叩首道:“陛下,该缓缓了。臣恳请陛下暂息雷霆,给地方1个改正的机会。”

    其他内阁成员、6部尚书、5寺正职官员,9连宗人府也来人了,1帮重臣跪拜。

    明面上是求朱弘昭颁布罪己诏,实际上9是逼朱弘昭收手,给各方1个喘气、自我改正的机会。

    北直隶死亡的勋戚们、数不尽的官员牵连落马,几乎没多少胥吏家族、士绅能安全保身。可以说是把中上层1扫干净,其他地方哪能不怕?

    而全国最精锐的部队都在黄河以北,被朱弘昭牢牢把握着,给地方上十个胆子,也没人敢作乱。

    “诸公都是明白人,你们说说,朕有什么错!”

    朱弘昭握着茶碗狠狠摔到地上,碎瓷片飞舞,这下9连随侍的宦官、女官都齐齐下跪。

    乾清宫中,朱弘昭深吸1口气,看着1群跪在地上的官员道:“成,罪己诏,朕给你们1个罪己诏!”

    “颁诏,朕自承大统以来,意在鼎革荒芜,重振国朝旧时之繁盛刚强。为国事强盛,为社稷延绵,为万民生计宿夜忧虑。朕福薄,南北直隶先后大震,已至万民惶惶,诸卿束手。唯恐上帝警示,故今设立丞相府,以首辅叶向高为丞相,总理朝政。”

    叶向高抬头,没想到丞相府是以这种姿态现世,深拜,趴伏在地,口呼:“臣等无能。”

    看1眼叶向高,朱弘昭继续说:“今灾民劳苦饥寒,救灾将士往来奔赴,深切朕念,念其风餐露宿,朕不忍安卧深宫;念其饮冰食粗,朕不忍独享甘旨;念其披坚冒险,朕不忍独衣文绣。兹择3月1日避居养心殿,减膳撤乐,除典礼外,余以青衣从事,以示与我文武士卒百姓甘苦相同之意,以灾平之日为止。”

    “望文武官也各省察往过,淬励将来,上下交修,用回天意。各省各地总督总理、抚按、3司,遍告治下,仰体朕心,共为万民。”

    断断续续说完,朱弘昭眨眨眼睛道:“丞相府、大将军府、都察院3司今日设立,1切9依规章行事。朕避居养心殿后,会看着诸卿。”

    说罢,1甩袍袖,朱弘昭转身9走。

    “陛下!”

    史继偕高呼1声,朱弘昭扭头驻步,看1眼淌泪的史继偕,迈步9走。

    1帮随侍宫人鱼贯而出,曹少钦留在后头,皮笑肉不笑拱手:“诸位老大人好胆量,竟敢逼宫。好好做事,咱家的厂卫,可盯着呢。”

    叶向高爬起来,拱拱手没说话。

    曹少钦自嘲1笑,他没想到自己把这些人盯得紧紧,还是让他们在眼皮子底下完成了串联,否则1批批来,也不会造成这种结果。

    “唉,这叫个什么事?朝野之间,又会如何看待我等?”

    史继偕起身,不禁老泪淌下,擦泪道:“夺政于天子之手,纵观史册闻所未闻。诸公刻勉,若做不出1番政绩,他日青史之上,我等有何面目?”

    崔景荣也有些接受不了,低声道:“当今天子雄才大略,本性刚强。这事,也是我等心急了。”

    丞相府等3司,会在6月开始成立,现在提前3月,有些仓促不要紧。要紧的是,这道命令是从罪己诏里出来的,现在的人知道内情明白是个什么事情,以后的人9难说了。

    养心殿,朱弘昭换上1袭青色粗布袍,端坐在床榻,吩咐道:“传旨于各将,命他们谨守本份。”

    随侍的司礼监御笔,还有朱弘昭提拔的侍郎官8人,开始研墨书写。

    1旁曹少钦吩咐道:“如今3司建立,圣旨无须6科官审核,报备即可。”

    还政于丞相府,朱弘昭最直接的好处9是,圣旨终于有了自己的体面,不需要再经过6科审核复印。

    不过,他的圣旨也有了规限,不能随意提拔官员。但全国有品级的官员任命,都需要盖上他的印,才能生效,具备法律效应。

    他的圣旨,只能管都察院和大将军府,此外剩下不多的权力,9是特赦。

    对于特赦,在这个讲究仁治的时代,1直是延续着的。全国报上来的问斩名单,往往只有4分之1会被斩首,余下的会被赦免死罪。

    此外,丞相府下辖的户部、太仆寺、盐政还有即将更改业务的工部都是能来钱的地方,这些地方以后将会是交叉管理。

    “朕有些乏闷,请宝卷先生来抚琴。”

    轻轻挥手,曹少钦等人摆好琴,焚香后退了出去。

    不多时,宝卷先生来了,落座轻拨琴弦。

    朱弘昭已经记不起这1世的母亲模样,只觉得宝卷先生看着亲切。

    轻快琴声中,朱弘昭侧头询问:“先生琴音欢快,似有喜事?”

    “陛下,深宫之中万千喜事,不如陛下1句喜欢。能为陛下抚琴,如何不喜?”

    朱弘昭赤足下床榻,来到琴边,推开窗看着外面,摇头道:“不对,估计先生也是为罪己诏1事而欣喜吧。”

    “自入宫来,生活优渥,即无悲,又何来喜?陛下好猜人心,这回又猜错了。”

    挑挑眉头,朱弘昭坐到宝卷先生面前,笑道:“无悲无喜,岂不是太无趣了?我那兄长,不知何故请先生入宫,想来也是有1番考虑的。先生是南直隶人,南直隶地震方罢,北直隶又逢地震,或许先生有幸灾乐祸之喜。”

    “陛下又错了,幸灾乐祸之喜,何喜之有?”

    宝卷先生微笑着,笑容恬淡。

    她相貌无法与张嫣等人相并,却有她独特的魅力,那9是知性,气质。

    朱弘昭探头,伸手按住振荡的琴弦,低语1句。

    宝卷先生神色1僵,琴弦绷断,切伤手指,连带着将朱弘昭的手掌切伤。

    “陛下恕罪!”

    看着掌心被琴弦切开的狭长细口子,渗出的血液让朱弘昭皱眉,既不是动脉的鲜红,也不是静脉稍稍泛暗的血,而是透着1股紫色,略带晶莹泛着蓝色。

    流血的手掌抚在宝卷先生的左脸颊上,她双目瞪圆恐惧着瑟瑟发抖。

    “先生,历代皇帝都有奶娘,我总不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