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军在去年由孙承宗编练,因为老将死了个差不多,他提拔了很多新将领。而辽军,将领经验不丰富,老兵也不多,新兵居多。
不像同时间成军的大同、宣府军,这两镇的军队都是打出来的,1直在打,有经验丰富的将领和老兵。
熊延弼和鲁钦不敢让新兵居多的辽军直接参战,担心撑不住直接溃败,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想了想,鲁钦还不放心道:“通告辽军,建奴气势已衰,若遇伏击乃是溃败建奴,奋力追杀9是。”
他真的很担心辽军在夜里行军,被几十名迷路的敌人给冲溃了!
“传令东江镇张盖部,命其所部骑卒出击,无须加入战局,以接应马祥麟部为首要军务。”
幕僚书写军令,火速写好后盖印,鲁钦提笔画上画押,抛给秦翼明道:“若遇到马祥麟,警告他,若再不听调令,休怪本将不给秦良玉将军脸面!”
“遵命!”
此时的马祥麟,白袍银甲,手中长枪挑着1名镶蓝旗甲兵,独目绽着骇人光芒:“阿敏!出来与你家马爷爷大战!”
很抱歉,没有多少骑兵的镶蓝旗根本不敢和马祥麟部的3千骑交战,否则1个对冲,镶蓝旗的仅有的机动力量9没了。
夜里骑军对冲,很难使出什么本事,比的9是胆量和数量,这方面马祥麟有着绝对优势。更何况,镶蓝旗、两红旗,蒙古两旗能用的战马很少,有活下的马,可饿的跑不动!
阿敏见情况不对,让镶蓝旗的人继续强攻吴屯大营,他带着亲信骑着仅有的马匹已经跑了!
老奴的目标是熊延弼的中军大营,可挡在路中间的吴屯大营不拔掉,他9无法全力攻打中军大营,可吴屯大营9是攻不破,他能有什么法子?
连1个明军的前营都攻不破,还提什么中军大营?阿敏不知道老奴哪来的底气,反正他没有,他不愿意在没有好处的情况下为老奴出生入死。
阿敏向北逃,与南下支援的奢崇明部遭遇。他本以为他的3多骑能冲散奢崇明的步军阵线,这种事情他干多了,结果冲进去连个水花都没多少,在亲兵的拼死掩护下,阿敏总算是杀出来了,赶紧向东,北大营所在的前屯跑。
此时黄台吉督率的正白旗,两汉军旗出现在前屯背后的山道,缓缓而来。
前屯这个北大营里,只剩下伤兵把守,黄台吉带着军队入营,看了几眼,轻轻挥手:“易帜,杀!”
正白旗的将士嗷嗷狂呼着,拔刀冲向松了1口气的两黄旗伤兵,冲不到前面的取出红带绑到脑袋上,黄台吉身后的正白旗战旗落地,立起明军战旗。
阿敏还没喘口气,9看到前屯北大营内杀喊声不绝,随即抵抗的伤兵纵火,为老奴通报军情。
他看到火光中是正白旗的人在挥刀,他看到正白旗的易帜,他还看到了黄台吉下马,为1个明将牵马,倒吸1口气:黄台吉反了!
他和黄台吉不对付,想都不想9拨马向吴屯大营疾驰,他要看看老奴的脸色,他知道自己活不出去了。
北大营背后的山道直通叆阳,直通老寨赫图阿拉,北大营失守,所有人的退路都没了!
第367章 1战定乾坤(1)()
“努尔哈赤!”
阿敏缓缓行来,高喝1声直呼老奴名字,引得老奴侍卫军齐齐拔刀,骂其无礼,快让他道歉。他们以为是镶蓝旗打光了,阿敏愤怒失言,这个家伙急了什么话都敢说。
“逞什么威风,摆什么架子?长眼睛的9看看前屯北大营,你家老8反了!啊哈哈哈哈,呵呵哈哈哈”
专心战事的老奴回头1看,只见山峡里的前屯北大营果真焰火冲天,被山梁走势遮掩了1些,可火光是看得见的。
1瞬间,老奴在马上晃了晃,当即他的侍卫亲军9发生了变化,费扬古、图伦、济尔哈朗3个人带着4个牛录拉开距离,围住他们的2哥阿敏,他们的大哥早被老奴做掉了。
他们有兄弟9人,活到现在9这么几个了。他们的父亲舒尔哈齐是老奴的胞弟,1起随老奴在李成梁的府上当家丁,南征北战历练的很老道,后来是老奴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并驾齐驱。
与铁了心的老奴不同,舒尔哈齐是向往农耕生活的,两次出使大明,很受朝廷的优待。后来李成梁复起,更是直接资助舒尔哈齐。
1次精心算计导致失败的军事行动,让舒尔哈齐失去了军权,然后悲剧9笼罩在这1家子头上,阿敏也是因为年幼,才在当年的清洗中躲过1劫。
“北归后路已绝,想活命的跟我走,我父与明朝廷多有善缘,随我去找黄台吉,朝廷能容得下黄台吉,自然容得下我等!”
在十3岁的济尔哈朗帮助下,阿敏换了1匹马,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受伤了。手上血迹往济尔哈朗袍甲上抹了抹,敲敲他的头盔,阿敏格外的畅意,今天,他终于为父亲报了仇,捅了老奴最后1刀。
当即,又有1个由老奴侄子率领的牛录反戈,倒向阿敏,5个牛录拔刀开路,余下的人心惶惶,不敢阻拦。
战场上不见了的多尔衮3兄弟还有归属他们兄弟3人的6个侍卫亲军牛录,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这种情况。
老奴整日带着3兄弟,整理政务带着,巡视地方带着,温泉泡澡玩女人带着,征战沙场更是带着,这3人与6个牛录失踪,大家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现在黄台吉反了,老奴的亲儿子都反了,他们还有什么好坚持的?
阿敏反老奴,可以理直气壮的反,反了9反了,你咬我啊?
4大贝勒里,阿敏是2贝勒,这是用刀杀出铁打的地位,他威望很高。虽然鲁莽管不住嘴,可老奴1家子在根基未稳固前,不敢逼阿敏,9怕阿敏反了。
舒尔哈齐的能耐不比老奴低多少,只是运气不好而已。他被软禁秘密杀害,同情阿敏几兄弟的人大有人在。而舒尔哈齐生前娶了不少的福晋,这些来个各个大族的女人,也带给几兄弟深厚的人脉。
别忘了,福晋这种东西是除了生母,其他的可以父死子继的
为了钳制住阿敏,老奴更是将图伦、济尔哈朗两个小的随身抚养,留作人质,也进行洗脑。
“老8”
1口血喷出来,老奴从马上险些栽倒,双手撑在前鞍,老奴咬牙道:“前进,还有1线生机,打败熊延弼,1言即可让这逆子自缚请死!若后退,叛军断我军后路,明军各部蜂拥追击,前后堵截,陷身片隅之地,明军的火炮会将我们轰成碎片!如何抉择,你们选吧!”
抱着马脖子,吐血的老奴带着仅存的7个牛录,两千多骑策马疾驰,对着吴屯大营发动了决死突击。
老奴亲自临战,让前线损失惨重的两黄旗士气振奋,推进速度再次加快,安邦彦的压力大增,他从怀里取出小罐辣椒酱,伸指抿了些塞嘴里舔舔,这的确是好东西,不说别的,光这辣椒9值得水西儿郎死战。
将辣椒酱放在桌案上,安邦彦戴上面甲:“升红旗,到了我水西儿郎为殿下尽忠的时候了。”
当即,两面大红旗帜立了起来,吴屯大营爆发出1阵狂啸,两车营炮手开不了炮,也持刀加入战局,与两黄旗重甲拼命。
冷兵器战争有1点非常有意思,那9接战时的伤亡并不大,主要伤亡都是溃败、撤退时产生的。
安邦彦死守,守住吴屯大营,哪怕水西儿郎伤痕累累,实际损失却不大。若此时顶不住压力后撤,即使老奴不追击,他们的损失也会很大。
因为伤兵,伤兵很多都是可以救过来的。现在在战场上失去了行动力,己方战胜他们9能得到救治,若战败,他们会遭到补刀。
1支铁军,是不能撤退的,伤兵9是老兵,没有伤兵归营的部队,是1支没有韧性的部队。
吴屯大营1片火光,隔岸的奢部将士看到水西将士挂起决死双红旗,奢崇明控制不住部队情绪,只能遣部将樊龙率1营将士先行过河立阵。
樊龙的哥哥樊虎是奢崇明的女婿,1员悍将,被秦良玉更猛的儿子马祥麟阵斩。
这时候马祥麟率着3千骑与岳托的千余马甲重骑在夜色里遭遇,1阵混杀。马祥麟的这3千骑,是轻甲骑兵,穿的却是通体冲压的钢板罩甲,像个马甲背心,实际上半身罩甲9叫做马甲。
有了经验的马祥麟,已经拉上了面甲,他可不想在建奴手中失去另1只眼睛。手中1杆枪槊抡圆,重甲铁骑又如何?还不是被他1枪扫落战马,被双方马蹄踏成血水。
对冲1阵,马祥麟还是没有找到对方的主将,他猜测不是代善9是代善的儿子岳托,这两个都是大鱼,不论生死都能让他升官,最好位列总兵,不要总是低于他母亲1筹,做秦良玉的儿子也是很有压力的。
不仅做秦良玉的儿子有压力,做秦良玉的同僚、上级也很有压力。奢崇明造反之初,总兵李维新打了败仗,参讨军机的时候无脸见打胜仗的秦良玉,秦良玉登门拜访,李维新闭门不出。
李维新要脸面,却刺激了敏感的秦良玉,这事传到天启耳中,天启专门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
可两红旗的马甲重骑冲了1阵后,直接9向东跑了,根本没有回头再战,马祥麟只能追上去。
开什么玩笑,扭头再冲1阵,冲到西面,到时候东面是明军的骑军,西面是秦良玉的白杆兵,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阿敏带着5个牛录却不知道该去哪里缴纳投名状,对阵的是西南军,不是他熟悉的辽军。辽军体系内,他还是有亲戚的,他的1个姐姐嫁给了李成梁的儿子李成柏为妾。
铁岭李家在万历46年,8旗军攻占这里的时候,李家子弟战死十几个,可还是有在辽镇效力的。
尽管李成柏在萨尔浒大败时,是唯1全军而归的将军,可战后担心连累家族,已经自杀谢罪了。
这1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努尔哈赤搞了个7大恨,柳如是也出生了,也是辽饷加派的第1年。
正在过河的奢部樊龙部的火把成了他最近的导航灯,当即带着1千7百多马甲重骑压了过去,吓得北岸的奢崇明赶紧鸣炮,掩护樊龙部立阵。
不得已阿敏将指挥权交给岁数大的弟弟费扬古,自己单骑出阵前往北岸寻找奢崇明,求对方给他1个机会。
1千7百多的重甲骑军,这是可以左右局部战场的决定性力量。奢崇明想都不想9答应了,因为他有这个底气担保。
如果要追杀这将近两千的重甲骑,明军起码要付出同等的战损,还要消耗无数的物资和时间。反之,有这股力量加入己方,将会极大的补充西南军所缺的骑军力量。
第368章 1战定乾坤(2)()
在樊龙的监视下,阿敏带着5个牛录开始易帜,也没什么号衣给他们更换,1人在脑袋上绑了根象征大明火德的红带,奢崇明匀了些旗帜给阿敏,阿敏9算完成了易帜
王家屯大营距离吴屯大营不过十23里,随着秦良玉姐弟带着白杆兵杀来,北岸奢崇明开率部过河,同时完成了对吴屯大营的支援与对老奴的包围。
另1边北庙大营的刘超出军,与中军合力,将代善的断后部队包围蚕食,辽军7营进军也算火速,此时也抵达战场,这批生力军,与建奴有着血海深仇的部队未得将令,9对两红旗残军发动了突击,导致西南军3个正在设立阵地的炮兵车营成了摆设。
南边的东江镇张盖部也抵达战场,跟在秦良玉背后分军,1部去增援吴屯大营,1部加入对两红旗的围剿。
吴屯大营里的老奴已经昏迷,明军没有招降,两黄旗护送着老奴向前屯北大营突围,在那里他们想要通过,只能与黄台吉的正白旗、两汉军旗血战,杀出1条血路。
“梳理战场救治各营伤兵,绞杀残敌开始稽核军功。”
“传令秦良玉将军督率本部再幸苦1趟,绕道前屯之后立阵,防备黄台吉再次反戈。”
“将阿敏之事通报熊帅,书写报捷公文等待熊帅决断。”
鲁钦看着沙盘,将上面8旗的旗帜依次拔除,双臂环抱在胸前,十分的畅快。
这1战,因为熊延弼的放权和有意培养,他鲁钦独自指挥十万大军与建奴绞杀1夜,这种资历,这种经验,是仅次于朱弘昭、何冲、杨镐的经验。
大兵团指挥作战经验,真的非常难得。
他才4多岁,以这1仗积累下的威望,他足以成为继杨肇基以后,传统军界的第1人。当然,不能把宣大军那伙朱弘昭的嫡系算进来,那伙人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天明,9月十8的朝晨,盖州卫城笼罩在灰烬烟雾中。
1队队的明军在战场上搜寻着伤员,遇到未死的建奴9补上1刀,同时还要搬运双方尸首,建奴9好说了,按着棉甲颜色堆放9好,然后让降军来辨认身份。明军将士则要按照番号营属归类,尤其是1些死的惨烈的,认不出身份更要等他的战友来辨别,这和战后抚恤挂钩,马虎不得。
他们此时图1时方便不管不问,可能哪天他们战死了,后来者也如此的话,算不上阵亡,他们的家人9拿不到足够的抚恤,甚至拿不到。
朱弘昭对他们真的很好,活的的时候足饷足粮,尽可能的将后方打造的战甲以最快的方式发放的前线。战死了,伤残了,抚恤按照制度发放,毫不含糊。
黄台吉表现的非常好,坚守前屯北大营不动如山,死死挡住了两黄旗的垂死突击。两黄旗只能在明军合围之际,南下躲入李屯南大营,等着老奴苏醒,妄图与明军谈判。
战场上,1些将士浑浑噩噩提着建奴首级,寻找着落队的袍泽兄弟。
血腥味、内脏腥味、木柴火药遗留的味道、石灰味交织,味道格外的古怪。
马祥麟长枪挑着岳托首级,没有去熊延弼那里第1时间报功,而是在伤兵营寻找本部坠马的将士,安慰着他们,相互调笑着。
代善的首级没有被辽军抢去,落到了刘超手里,代善是被刘超1刀腰斩的,刘超提着代善死不瞑目的首级,也没去报功,1个人喝闷酒。
他实在是想不通,鲁钦那种反复小人,凭什么能指挥全军?没上战场拼命,9能拿最大的那份军功。
他宁愿听秦良玉的指挥,也不愿意听鲁钦的。如果知道昨夜是鲁钦发号施令,他才不会出军。
鲁钦把他坑了很多次,如果不是他命好,早9变成了1堆骸骨。
秦良玉的大侄子秦翼明手里握着大刀,寒冷的旭日金辉下,赤着膀子挥下,1名建奴俘虏被他斩首,吐1口唾沫:“下1个!”
俘虏的含金量比首级高,秦翼明不在乎军功,他只想为惨死在浑河的父亲秦邦屏报仇。
“下1个!”
监军秦朗红着脸对高台下呼喊,1员营将与56员将佐以及军中典吏捧着统计文书,还有3车建奴首级,1串用牛皮细绳串过手掌的俘虏前来报功,由秦朗核查。
第369章 脏活总要有人干()
急行军1夜的辽军前军总算赶上了盖州之战的收尾。
马世龙在战场上步行,看着西南军军士汇聚在1起,未报功的首级9放在脚下,手里端着马肉炖粥,拌着1种红色的酱料稀溜溜吃着,笑谈着。
更有将校军官35成群,用建奴首级祭奠昔日战死的袍泽。
王克奴手里拄着火铳,指着吃饭的说:“这些是西军,西南环境恶劣,当时不论哪1方将士,能吃饭9不错了。差1步,9要开始吃人。”
“那些祭奠的是南军,南军多次赴辽损失惨重,将校多有宗族挚友战死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