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花钱租个小院短住。

    这驿站本9不在朝廷规划之内,而是这个小村位置比较好,往来南北客商都会经过这里。更重要的是,这里处在山阴县和雁门之间,从两地出发,到了这里,恰好9是傍晚,最适合落脚。

    于是才有了这个驿站,专门服务过往行商,给县里带来1点收入。

    夜里朱弘昭秉烛夜读,不时点头发出嘿嘿笑声。偶尔不动神色那眼睛瞟两眼王喜儿,心中算着,感觉还是亏了。

    这本本地流传的手抄书里9讲着某个艳丽的小萝莉才卖了4两银子。王喜儿模样搁前世也9班花2等,哪比得上书中这名名留千古的绝色女子?

    1身素服的王喜儿喜哀参半,也在1旁看书,看着千字文,她认的字不多,轻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9坑1下,很快朱弘昭9会提示1声。

    她哀的是母亲惨死,宗族冷血无情。为了地契可以污蔑她母亲的名节,着实让人冷血。但天谴1事,9是左右邻坊有心为她出头,也要思量12。

    喜的是天无绝人之路,遇到了1个讲道理,为人祥和的主家。朱弘昭见她会写字,连卖身契都能写个7788,9索性让她读读书。婢女有文化,也是1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公子,王敦盛公子特来拜见,携带酒食,说是要感谢公子救命之恩。”

    赵期敲门而入,短短两日时间,赵期和家丁都改口,1致称呼朱弘昭为公子,算起来他可是货真价实的公子。而朱弘林则被称呼为少爷,总不能称其为大公子吧?

    放下书,不着痕迹掩住,半露出‘瓶梅’2字,朱弘昭奇怪道:“这人1早离去,现在夜里又来,着实怪异。”

    轻咳两声,赵期似乎发现了,低下头掩饰脸色变化,他又不能编排王敦盛,提醒道:“还请公子更衣整理发容,王公子乃是王阁老侄孙,不可轻慢。”

    王敦盛是王家屏侄孙,这王家屏是军户出身进士,为人正直,好实不务虚,很受张居正器重。张居正身亡,满朝官员在万历皇帝首肯下诋毁张居正,王家屏仗义直言。后来官居首辅,受不了万历皇帝,自己辞职不干,回了山阴县。

    明朝军户出身进士不少,进士中只有1甲3人,2甲前2来人可以调入翰林院担当庶吉士。庶吉士是什么?是明朝内阁后备,宰相的摇篮!

    朱弘昭不知道,后人统计过,每届进士3人,能进翰林院当庶吉士的只有3来人。在明代1千多名庶吉士中,农户子弟6百2人,军户子弟333人,匠户子弟37人。

    明朝农户数是军户数的5倍,按比例来看,军户子弟简直堪称考霸。而紧跟其后的是匠户子弟,37个庶吉士虽少,但匠户数本来9少。9连盐户子弟,都出过十5个庶吉士,考试能力不低于农户子弟。

    著名的军户阁老有李东阳、万安、刘吉、岳正、刘珝、翟銮、梁储、毛纪、高拱、张居正、沈鲤、赵志皋、王家屏、叶向高、方从哲等等,后期东林党登台,掌控舆论,又因战乱,才使军户比例降低。

    而且军户出身的阁老都有1个共同点,喜欢干实事。他们和大地主、大商人阶层没多少瓜葛。

    收到赵期眼神,王喜儿恋恋不舍放下书,端着铜盆出去打水。

    赵期担心朱弘昭年纪小,没听过山阴王家,9抓紧时间科普:“这山阴王家是太原王家支流”

    这是1句废话,天下王氏除了胡人易姓,赐姓外,其他的9成9出自太原王氏,妥妥的周王室姬姓血脉。

    另1边,1日赶路,何冲带着1车雪盐回到代州城,1半给了当地管皇室矿业、马业的少监。太监称呼是宦官中成功人士专称,少监是后备太监。不过不在宫里的宦官,除了南京养老的镇守太监外,其他的都没啥前途。

    4斤雪盐当即9把这个孝敬少,生活算的是‘贫苦’的少监大人喂饱了。也不问这雪盐来路,对何冲所提的小小要求点头答应。

    何冲是锦衣卫出身,按理来说这少监要排斥才对。不过苦日子过多了,哪管对方啥来头,有奶9是娘9是这少监的心情写照。

    他在这里蹲了2多年,从1个壮年宦官变成了老年少监。平日没人孝敬,这退休了拿啥养老?他还想着退休后养1个乖孙,这没钱怎么养?

    4斤雪盐等于两千多两银子,这可是1笔巨款。

    紧接着何冲将余下的4斤雪盐大部给了百户刘世清,小部分给了菅典标。商讨1夜后,刘家老爷子拍板,天没亮这何冲领了2多名锦衣卫缇骑,杀气凛然北上,目标正是新平堡。

    大家都穷惯了,有再多的钱都嫌少,既然何冲能创收,那9给他1个机会。栽赃地方官员,这种事情不好办。但栽赃边境武职参将,那帮文人也不会插手阻挠。再说镇守着边境马市,有几个干净的?

    再再说,锦衣卫需要证据吗?

    好吧,既然你要证据,锦衣卫9能给你造出你想要的证据,这9是锦衣卫。可以仅凭‘风闻’而办案,先把你抓了,不信办不出1桩铁案!

    6月初9,朱以溯父子离开山阴县抵达大同府府城。1身官服,拿着告身去拜见管理大同府诸卫所军事的最高长官、山西行都指挥使司的李瑾李大人,作为主管1方军事的行都司,堂堂正2品大员,岂是你1个小小的千户所能见的?

    明初设立5个行都司指挥使司,这山西大同9有1个。整体来说山西9有两个都司,这个是行都司,属于朝廷兵部控制,不归5军都督府控制。实际上土木堡之变后,5军都督府9成了空架子,全国军兵事还是兵部说了算。

    朱以溯还以为打开方式不对,给了赵期1个眼色,赵期给那门房守卒塞了点碎银子,这门房军卒掂了掂,面生不屑之色,皮笑肉不笑推诿道:“这位朱千户是天成卫的,上任拿告身文书找天成卫指挥使刘大人,或驻新平堡镇虏卫指挥使同知、行参将之职的麻大人即可。”

    朱以溯?这门卒虽然识些字,粗通文墨。却认不出这宗室意味十足的名字,只当是个姓朱的普通千户。

    普通千户你上任9上任,拜访正管上级衙门即可,来这做什么?

    赵期只当银子不够,又塞了半两过去,这门房守卒收好银子,左右张望轻咳道:“朱大人上任必有1番波折,这天成卫是朱大人正管。可大人却是新平堡千户,这9有了门道。”

    说到1半这门卒不说了,赵期又塞了1把碎银子。

    门卒眉开眼笑,暗道来的外地人果然豪爽,不宰白不宰,1副为朱以溯考虑的模样指点道:“镇虏卫原本在塞外,挡不住北虏撤入边内,与天成卫同治天成卫城。大同右卫的麻大人充任镇虏卫同知行参将之职,入驻新平堡。往大里说是镇虏卫的人抢了天成卫的地盘钱袋子,往,9是朱大人要在镇虏卫麻大人和天成卫刘大人之间选1个。”

    大同府诸卫的纠纷瓜葛这门卒最是清楚,收了前后2两银子,门卒将其中的问题讲了个1清2楚。

第20章 大同城,刘良佐() 
如今新平堡是天成卫行政上的地盘,却被镇虏卫的人借麻家威势,抢到镇虏卫体系内。等参将麻承宣高升,这新平堡也9顺理成章归镇虏卫管理。

    这门卒隐隐透露,念在2两银子的份上,让朱以溯这个千户千万别和新平堡的麻承宣麻参将过不去,否则整个大同镇9会和你朱千户过不去。

    麻家是大同右卫世袭军官,出了个麻贵。麻贵是谁?那是和李成梁长子李如松率兵在朝鲜干翻丰臣日吉丸秀吉入朝军的猛人。

    麻贵兄长麻锦当过宣府总兵官、麻贵曾经是宁夏总兵官、也干过新平堡参将。子侄中麻承恩干过大同总兵官、麻承诏是宁夏参将。还有承训、承宣、承宗都干过总兵、参将。

    总之,东李西麻不是吹出来的。

    李家因为努尔哈赤这个昔日家奴崛起辽东,自李成梁、李如松先后病逝,李成梁其他8个儿子虽然有军职,却都拧不成1根绳。原本号称1门9虎,自老大李如松死亡后,余下8兄弟表现不堪,此时被称作1虎8犬。

    而麻家则是迎风而上,对大同镇、宁夏镇掌控渗透。而宣府镇因为9悬在京师脑袋顶上,亲麻家势力已不如往昔。

    夹在宁夏镇和宣府镇的太原镇,因为晋商势力庞大,他们不想看到麻家诸将同掌3镇,9竭力扶植其他将门,企图瓦解麻家的势力。

    宣府镇、大同镇、宁夏镇3镇正好堵住晋商出塞商路,1旦让麻家全部控制,那9意味着晋商的1半命脉握在了麻家手中。

    随着萨尔浒大败,麻家大同镇总兵的位置丢了,如今只有1个大同东路参将还在手里握着。大同西路,即杀虎口1带9是大同右卫辖区,这里是麻家发源地,老后方。总兵官的位置丢了,可大同镇左右两翼还在麻家控制中。

    朱以溯接旨的时候只知道新平堡有马市,在边境第1线,位置要冲很是关键。没想到还有1个参将摆在那里,更有天成卫、镇虏卫相争。

    脑袋大如斗,和赵期回了驿站商讨。而他的宝贝儿子,则心情愉悦在逛街。另1个则埋头苦读,努力追赶有才名的父亲和弟弟。

    大同镇是9边规模最大的1个镇,军多,商也多。大同城里,朱弘昭身后跟着两名家丁,1手握着白纸扇扇风,1手握着几串糖人,4处张望。

    他没去过代州城,而山阴县城也不算多大。只有这古色古香的大同城,游人肩并肩,有1点前世都市的热闹,让朱弘昭能感受那么1点点熟悉。

    嗅到了酸辣香气,朱弘昭不由胃口大开,扭头望去见是几家面摊,有卖哨子面的,有卖酿皮的,烈日下方桌长板凳,饥饿的游人也不怕日晒,坐的满满。

    其中有城外进城贩卖时令蔬菜衣着破落的农人军户,也有穿着公服角帽的府衙小吏,也有游学的学子。

    抖了抖衣服,朱弘昭找了个空位坐下,桌上的剩碗被小2伶俐拾掇干净,还拿布巾擦的1尘不染,1张讨喜的笑脸晒的黝黑:“小公子,酿皮、凉面、哨子面份足味美价格便宜,还有请江南师傅做的甜豆腐脑,酸甜又辣很是开胃。”

    “1碗酿皮,两碗哨子面,再来1壶茶。”打发走小2,朱弘昭示意孙河两位家丁入座,对对面细嚼慢咽,眉清目朗的青年书生友善1笑,这书生点头算是回礼。

    “拿好,弄脏了你9吃掉。”

    半透明暗橙色如果冻的酿皮先端上来,拌着油泼辣子陈醋蒜泥葱姜末,味道极香诱人,卖相十足。将手里糖人给了孙河,朱弘昭握着筷子9吃了起来。

    哨子面做工较长,孙河将糖人在桌上磕了磕,递给对面家丁1只,挤眉弄眼笑说:“如公子命令,糖人脏了,小的9遵令吃掉。”

    白了他1眼,朱弘昭吃下1根手指粗酿皮,道:“看你那点出息,这晋北面食和咱代州9隔了1道雁门,味道9大不1样。酸辣十足,果然美味。去找小2问问,有没有食盒,我给父亲带回去1些尝尝。”

    酸辣爽口,朱弘昭低头1口吃着,吃相粗鲁让对面读书人眉头轻皱,又见朱弘昭吃罢拿崭新白棉手绢抹嘴,不由低下头去。

    孙河回来,嘴里叼着糖人,手里提着茶壶,另1手拿着1叠茶碗,坐下笑说:“公子这吃相比我等粗汉还要粗,老爷见了,定会教育公子1番。”

    “我听人说过这么个故事,有人有1箱杏子,1半烂1半好。”朱弘昭拿茶水将茶杯冲涮1遍,倒茶边说:“他舍不得扔掉坏杏子,9洗了坏的吃掉,等第2天吃好杏子时,这好的已坏了。9像这酿皮,刚拌好时最是鲜美,时间长了味道9差了。”

    “小公子说的有理,酿皮还是刚拌好时味道最盛。”

    小2端着海碗装了满满1碗哨子面,朱弘昭对他笑笑,对着孙河却是得意1笑。孙河将第1碗面推给对面,咬着糖人撇嘴道:“这杏子哪有坏的那么快的,杏子是杏子,和酿皮有啥能比的。”

    倒了4碗茶,推给对面读书人1碗,朱弘昭道:“道理还是1样,好吃的东西9该在它好的时候吃掉。不然时间长了,生了变化9坏了。这个和乘热打铁1个道理,这位兄台觉得是不是这个理?”

    见朱弘昭1个小屁孩说的1板1眼又很是认真给自己找借口,这读书人觉得有意思,点头道:“小公子所言在理,若只是心急为口腹之欲,这礼还是要遵的。”

    “兄台说的有理,在下代州朱弘昭,与父迁任新平堡千户所。”

    “小公子还是国姓,失敬。在下大同左卫不第书生刘良佐,字明辅。”

    孙河面生鄙夷,这么大个人连最基本的县学都没考中,连童生资格都没拿到,着实有些丢人。故而轻视刘良佐,笑道:“我家公子可是正儿8经太祖高皇帝血脉,当今陛下族孙,鲁藩宗室。父子同志,立志卫国戍边,得天子诏书。而我家公子志向高远,以名言志,故改名弘昭。”

    刘良佐闻言1惊,上下打量朱弘昭,见他岁数虽小,却镇定自若颇有威仪。两名健壮家丁并不欺他年少,虽有斗嘴小事,却目光中满是敬重。

    孙河如此说,见这书生惊讶模样,脸上有光,心中得意扬着下巴,仿佛得到皇帝诏书的是他1样。

    朱弘昭1眼9看中了刘良佐,这是个书生,穿的衣物陈旧却掩不住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傲气。同时这还是1个吃过苦的书生,目光有神,身子骨健壮不逊色于孙河这样练武的家丁军汉。

    据他了解,有点读书天分的人少年时9能考过县学,拿个童生身份,再差也有国家扶助,每月6斗好米。而这刘良佐,看情况显然不是读书的料,却有1腔傲气,显得有些奇怪,他才自告姓名。

    读书人游学交朋友9是这样,看对方顺眼9报名,对方不厌弃相互通名后9成了相识。更多的读书人会参加各种公私宴会,在会上以诗才搏名,再不济也能打个酱油混个脸熟。

    这样连童生资格都没有的读书人,应该是最好招纳的目标。同样身子骨强壮,带在身边总比1个文弱书生来的强。起码调教调教,平日里传个口信跑腿也是不错的。

    起身1拜,刘良佐拜道:“公子宗室贵胄,不畏边塞寒苦。刘某甚是敬佩仰慕,愿随公子守卫1方,弘我昭昭大明军威。”

    这是什么节奏,难道哥有虎躯光环,1震9有人来投奔?

    显然朱弘昭没有这种神奇光环,而是刘良佐实在是走投无路。他没有读书天分,家中老父又对他期望甚高。他是大同左卫军户,要参加县试只能来大同。大同是边镇,县不多,多是县级规模的卫所,所以参考的人多,录取几率9低了。

    卫所有卫学,他9是卫学出来的。

    有些地方县、卫紧邻1体,县学、卫学子弟相争白热化,每年县学考试,都是两个体系学子打破头卖命争抢名次的战场。

    县学县试、州试、府试、乡试、京考、殿试,统统都是民籍、军籍学子战斗的舞台。

    这些战场对刘良佐来说太遥远,他连县试都过不去。不是他无能,而是这里的体制太坑爹。县试录取名额是根据人口比例来取额的,大同左卫的学子要考试,只能来大同府城,参考的人数极多,竞争压力9大。

    有些偏远县城,书风不盛。每年县试考出来掺水货色极多,只要会写个8股文,懂这个格式,有错别字也能成为童生。可惜这里是大同,没有那种好运气的刘良佐,只能1年苦过1年,年复1年压力越来越大。

    他不敢回去面对自己年迈的父亲,今年县试他又没过。身上没钱,又回不了家,所以吃饭才会慢嚼细咽,所以他才会找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