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蔡中郎在会稽待的可好,可有招待不周之处?”宋逸晨礼节性的问道,纪嫣然办事他还是很放心的。
“甚好甚好!”蔡邕听到宋逸晨这样说连忙摇头,他是个耿直的人,宋逸晨给他提供的环境比起自己当初做官的时候的生活还要好上不少,他若是再吹毛求疵那就是自己不对了。
“那就好。”宋逸晨点点头“今日昊有些无所事事,可否在此处旁听一二?”
蔡邕听到宋逸晨要旁听他的课怎么会拒绝?宋逸晨的名声他虽然在江东还是有听说过他的才名的,朝中他也有不少熟人,他们没少说宋逸晨的才华,现在他要听自己的课,蔡邕自然不会拒绝。
其实他哪知道,宋逸晨这是想看看他的学生之中有木有值得用的,做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在那些贤才还小的时候,更好忽悠他们为自己效力。(。)
第四百五十六章 师说出世()
当宋逸晨进入书院听课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愣逼了,纷纷站起来行礼,他们有不少人都是当地世家的子弟。宋逸晨虽然本身虽然不常出现,但是纪嫣然经常用他的模样出现,他们也都知道宋逸晨的样子,万万没想到太守大人竟然会跟他们一起来听课。
会稽太守宋昊宋逸晨,这在众多世家心中那是一个神话,他的文采在整个士林之中都排得上名字。若不是他年纪还比较小,又没有出过什么书,以往流传出来的也都是以诗赋为主,他早就成为了不下于蔡邕的大儒了。不过饶是如此,宋逸晨也成为了年轻一代文坛的领军人。
更恐怖的是,宋逸晨不单单才学一流,武艺也十分高超,那日山越人包围山阴县城的时候,正是他单枪匹马闯进万军之中直取敌将首级,这才免去了一场兵乱。那天宋逸晨犹如天神下凡般的形象已经深入了会稽人的心中,他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郭嘉也在会稽书院之中学习,这是之前说好的,虽然他在宋逸晨那边有任职,不过为了让这个鬼才能够更好的成长,纪嫣然给他安排了不少能干的副手,这使得郭嘉的工作轻松无比,也有时间来蔡邕这边求学,他见到主公前来倒是没有意外,这段时间他也猜测出了哪个是真主公哪个是假的,不光是他戏志才也知道了,不过他们都不会傻乎乎的说出来。
前段时间,真主公宋逸晨回来了,他会前来拜访蔡邕这个海内大儒也在意料之中。只是他很好奇,宋逸晨这个文坛新生代的领导人跟蔡邕这个老牌大儒比文采会是怎么样的场景。
宋逸晨一眼就看到了郭嘉,让众位学生免礼之后,便径直来到郭嘉身边坐了下来旁听。一旁的子弟均以羡慕的眼神看着郭嘉。
作为郭嘉的同学,自然知道他在太守府内还有“兼职”,这在当地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而郭嘉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一点,除了太守府内的少数人知道他的才华之外,没有人将他当一回事,即便是各个世家的家主也都是认为这小子走了运道,攀上了宋逸晨这棵大树才能做到这么大的官,这样自然有很多人不服,当地世家的青年俊杰也都想要跟郭嘉比试一番,从而进入宋逸晨的眼中。
当郭嘉要来会稽书院读书的消息传开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激动了,有心想要跟郭嘉比试一番却没有机会的才俊们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将他比下去,郭嘉的年纪也还年轻,别人要过来挑战,他也不认怂,全部接了下来,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完胜他们。现在再也没有人敢向郭嘉挑战了,他神通的名号也已经传了出来。
蔡邕的课很无聊,宋逸晨以前大学里虽然学的也是中文,对于古文也很感兴趣,但是真让他去听论语啊左传神马的,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他听着听着甚至有了一种昏昏欲睡的冲动,再看看周围,一众学生全部听的津津有味,宋逸晨愣逼了,难道是古人比自己这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强吗?要知道他之前接受的可是填充式教育,有什么一股脑儿全部学进脑子里,已经够无聊了,到了古代听蔡邕讲学他觉得还是以前上学的课有趣,没想到这里的学生竟然能听的如此有兴致,这让宋逸晨都不好意思了。
好在无聊的课程并没有持续太久,蔡邕看到时间差不多之后便提议道:“今日宋大人前来旁听,还请大人能够对学生们说些勉励的话。”
宋逸晨愣逼了,怎么还有这个环节啊!?这种事貌似后世经常有,这简直是国家特色,学校要千方百计去请一些有地位名望的人前来进行讲座,甚至有一些什么都不懂的人都可以给学子们上课,只要有权势就可以。没想到自己这时候也要上去演讲。
所有人都用希冀的目光看向宋逸晨,他们也不容易啊!若是平时他们上课也不会表现的如此良好,如此专注,毕竟课程还是很无聊的,不过为了在宋逸晨面前好好表现,他们都装作的十分专注,现在课结束了,他们自然也想要听听宋逸晨会说些什么!而且他们听说宋逸晨能随口作出千古诗篇,也想听他是否会用诗赋来鼓励他们。
宋逸晨沉默了,这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不过看着底下学生们希冀的眼神,他也不能认怂,反正吹牛抄袭的事情他已经做了不少了,进行一次有特色的有内涵的演讲对他来说也并不说特别艰难的事,忽然他开口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有人都愣了,这是现场写文在给他们讲道理吗?这是讲老师!?貌似很有道理啊!现场一片寂静等着宋逸晨继续说下去。
宋逸晨看到现场所有人都在专心听他说话,甚至连蔡邕都是静心聆听,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背诵了下去:“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所有人都傻眼了!这是在批判现今的教育吗?!他们有不少人都是世家出身,这些问题而已有不少出现在他们身上,现在被宋逸晨毫不留情的披露出来,满脸尴尬。蔡邕满脸激动的看着宋逸晨,宋逸晨毫不客气的道出了现今教育的不足之处,知己啊!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宋逸晨很快便将删减版的师说背诵完了,又对着房中目瞪口呆的学生们说道:“希望你们能够行古道,不断进取学习。”
(。)
第四百五十七章 蔡琰卫仲道()
不少学生已经明悟了过来,体会到了宋逸晨的用心良苦,纷纷对着宋逸晨行了一礼,表示受教。?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宋逸晨说的是错的,士族有士族的骄傲,怎么能够随便拜师呢?!当然他们不敢当面指出来,宋逸晨可还是会稽太守,掌握着他们家族的生死。
在钞中当属蔡邕和郭嘉最为激动邕能够预见到他今天亲眼见证了一篇千古佳作的诞生。此文虽然会被不少人批判,但是会有更多的有学之士来支持他,不过他相信此文经过岁月的洗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成为不下于劝学的佳作。
宋逸晨看着在承人,他们的神情自然也瞒不过他的眼睛,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此文一出必将引起一躇然大波,自己可能会成为世家攻讦的对象,同样也有可能会得到清流的名声,在士林中的名望将上升不少,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想让更多认可他观念的人能够到会稽书院来读书,为自己提供更多的人才。
至于那些因为这篇师说而看不惯自己的世家,那就随他们说去吧,反正自己并不是要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争天下,迟早是要站在对立面上的,虽然现在翻脸早了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同样也会有一些真正有底蕴有远见的世家出来挺他的。
放学之后,蔡邕将宋逸晨和郭嘉留宗他那里吃饭。宋逸晨也是第一次见到了蔡邕的女儿,日后名声更在她之上的才女蔡琰蔡昭姬还有她那短命未婚夫卫仲道。
宋逸晨也打探到这两人的事,原来卫仲道还是个情圣,当初他见到了还不满十岁的蔡琰便一见钟情,倾心与她,后来蔡邕得罪宦官,他更不顾家里的阻拦一直对他们照顾一二,蔡邕对他的行为感激不已,而蔡琰也对他这个从姓顾自己的大哥哥有些好感,这一来二去,双方也定下了婚约。
不得不说蔡琰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女也还是长得一副好皮囊的,虽然还没有长开,却也是难得一见的美女,再配合她那书卷气质,犹如水莲花一般高洁。宋逸晨虽然对她也很有好感的,不过也不会故意去抢别人的老婆,卫仲道也不容易,对于这样的情圣他还是很欣赏的。
他突然想到卫仲道似乎在不久之后便会挂掉,便仔细打量了一下他,蔡琰日后的苦悲跟卫仲道的早死也是有关的,若是卫仲道没死,她没有回娘家,也不至于被左贤王掳去,他决定治好卫仲道的身子,使这个佳人有个好归宿。可是惊奇的是,经过观察卫仲道身上并没有隐患,他的身体甚至要比普通成年人还要好,这让宋逸晨皱起了眉头,这是怎么回事?他还是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的,全天下比他医术好的也没有几个,自己说他没病,那就是没病了。他又想到这虽然是三国世界却也不是真正的三国世界,或许一切有转机吧,便没有多想。
卫仲道看着宋逸晨一直盯着自己的脸看,被瞅的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脸颊问道:“宋兄我脸上有什么吗?!为何一直看着我?”
宋逸晨撇撇嘴,你的确没什么,可是我好奇啊;好故作无奈的说道:“因为我嫉妒,卫兄究竟有何能耐能够得到蔡秀这样的佳人垂青。”
卫仲道一愣,旋儿笑了起来,他从宋逸晨的话语中没有听出任何恶意,知道这是在调笑自己,连忙暗呼侥幸,同时自得不已,他也感觉很侥幸,能够成为蔡琰的未婚夫他已经很知足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蔡琰听到宋逸晨的话暗自啐了一口,脸色不由的红了起来,宋逸晨是谁!?是全天下有名的大才子,不知有多少女子会愿意为他自荐枕席,她也是个爱才的女子,奈何已经身有所属,否则或许也会疯狂一番,此刻听到他夸奖自己也是心里美滋滋的。
蔡邕听着宋逸晨夸奖自己的宝贝女儿心中也是自豪不已,他老年得女,蔡琰对于他来说是无比重要的,而宋逸晨可是天下有名的大才子,年纪轻轻便成为了会稽太守,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成为天下士人之魁也不是没有可能,若不是蔡琰已经许人,他都想要将两人撮合一下了。
“宋大人,不知道你是否有出书的想法?”其实这是蔡邕的提醒,宋逸晨若想真正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儒,出书那是必不可少的,别看现在宋逸晨的名声很响,诗词歌赋样样不缺,还有不少是足以传唱千年的佳作,但是这还是不够的。
“曾经有过想法,不过担心自己才疏学浅,不敢动笔。”宋逸晨这只是胡诌,他要出书也是再简单不过了,史诗级巨作分分钟手到擒来,甚至只要十几点功绩值,系统还能直接出品,还帮他翻译改编好。
“若是大人有所需求,老夫倒是可以帮助一二。”蔡邕听见宋逸晨打算出书,眼睛一亮主动请缨道。宋逸晨对他的照顾令他感激在心,现在他每天除了教教弟子也没有事情可以做,若是宋逸晨需要出书的话他也可以帮助一二,两人合作起来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也说不定。
宋逸晨连忙表示感谢,他知道蔡邕这是认真的,那么这样一来他也郁闷了,自己需要弄本什么出来呢!?这是个大问题,他这边好东西太多,不知道该用什么,这也烦恼啊,幸福的烦恼啊!
在蔡邕这边吃完饭之后,宋逸晨便带着郭嘉告别了蔡邕蔡琰等人。
“奉孝,你说我该出一本什么书?”闲来无事,宋逸晨对着一旁的郭嘉问道。
“主公想出哪方面的书,擅长哪方面?”郭嘉无语了,这东西你怎么还来问我?我懂的话便不用在这里学习了好吗?
“我无所谓,写什么都可以的。”宋逸晨无奈的说道,就是好东西太多,他不知道该拿什么出来啊。
郭嘉闻言嘴角一抽,这算是什么话?难道神仙中人都是这么任性吗?{快哭了,这还能不能愉快的说话了?公求不打击!
“怎么了奉孝?”宋逸晨看到郭嘉神色有异便问道。
“其实主公,按照我想的话,你可以弄一些有益的东西出来,像刚才那篇文就不错。”郭嘉建议道。
宋逸晨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具体搞神什么,还是等回去找纪嫣然他们商量吧!(。)
第四百五十八章 黄巾起义()
回到家中,宋逸晨便将后世的三字经拿出来了,这可是华夏的传统启蒙教材,与百家姓、侵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现在可都还没有面世,甚至连其中的典故都还没有生。因此,宋逸晨在将三字经拿出来的时候还要进行一番改变,为了推广普及率,甚至要将一些世家大族的先贤写进去,不过有不少世家虽然在这个时代是赫赫有名的,但是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宋逸晨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不过宋逸晨只要负责大致的纲要就行了,具体细节还有蔡邕可以帮忙,在宋逸晨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蔡邕马上屁颠屁颠的跑来帮忙了,原本他还以为宋逸晨会出一本经典没想到竟然是启蒙教材,但是相比于其他文,启蒙教材如果编的好的话无疑更加的有实用价值。如果这本三字经成为后世孩童的启蒙教材的话,宋逸晨的地位就很稳固了,甚至可能一举越自己等驰名已久的大儒,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蔡邕自然也不会错过很快便帮助宋逸晨将缺漏的部分补充完整,并且流传了出去。
之前宋逸晨的一篇师说已经掀起了很大的风浪,他直面批判了现在世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让一些有远见的家族领袖赞叹不已,甚至还让自己家中的优秀子弟背诵宋逸晨这篇师说,现在宋逸晨又出了一本三字经,是教孩童认字的,很多人疑惑了,难道他是要励志于推广教育吗?{们看到三字经之后,纷纷赞叹不已。现在孩童启蒙并没有多好的教材,宋逸晨这本三字经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缺,而且这三字经中记载了不少他们家族中的先贤,若是流传下去,这足以令他们自豪。没过多久这三字经便成为了大汉世家孩童启蒙教材。
而宋逸晨本人最近过的则是很空闲,无聊的时候处理一下公事,偶尔去收缴一些残余的山越人,平常在仙缘洞府之中陪陪各位老婆培养感情晒晒太阳,日子过的不要太愉快!
终于,清闲的日子到了头,黄巾起义爆了n逸晨已经为此等了好久了,他需要抓住此次机会,为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
“主公,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