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无敌-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嘎!这哪里是什么土匪?分明比支那的正规军还要像正规军!”

    望着前方战壕中冒出的红军战士。深感受到欺骗的日本第三师团长若山善太郎中将忍不住如此骂道。

    在他的望远镜视野里,这些第一次亲眼目睹的“支那布尔什维克”,全都穿着崭新的草绿色军服,戴着结实的钢盔。军容比南京的相当一部分中央军还要威武。差不多每一个班组都有机枪和掷弹筒。每一个排都有迫击炮,还有安装在小型卡车上进行机动的机关炮和火箭炮天底下有这么装备精良的土匪吗?

    而宜兴阻击战的指挥官,刚刚从浙东前线败退下来的毛泽覃,也是憋住了劲儿地要打一场翻身仗。虽然他手下的兵力和重装备相对比较少,得到的空中支援也不如苏州的主战场,但毕竟已经比之前在江西反围剿的时候要强上好多倍,故而依然在宜兴打得有声有色,让若山善太郎中将寸步难进。

    ——由于严重的骄横轻敌。布置在江南的两个师团里,仅有四个大队实际开赴前线参战。并且因此而不得不过度依赖极不可靠的国民党军队的缘故,日本“南支那派遣军”发动的此次攻势最终失败——虽然在西边的宜兴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占领了若干乡镇,但在苏州的主战场上却是大败亏输,最终非但没有击败红军,还在4月5日丢失了无锡,导致整个太湖水域完全变成了红军的内湖

    对此,挨了当头一棒的侵华日军“南支那派遣军”,自然咬牙切齿,悔恨不已,决心在准备充足之后,就要卷土重来,再次在太湖跟红军一较高下遗憾的是,他们已经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因为,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最终审判,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另一方面,上海苏维埃的“愚人节通牒”被发出几天之后,终于在全国各地得到了一些反响,可惜大多都是很坏的评价,充满了嘲笑和讽刺。甚至就连不知内情的贵州中央局,都发来了一份教训口吻的电报,认为上海苏维埃政府这种中二气息十足的宣传方式,简直是莫名其妙的乱弹琴:

    “我们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人家哪里会懂呢”

    对此,诸位“游戏异时空”的穿越者们,纷纷在语言上表示谦虚受教,但在行动上却是坚决不改。

    而身在上海的鲁迅先生,也对上海红军的这番“放空话”表示不满,尖锐地批评说“你们光靠说大话是吓不死人的”但鉴于他有着那么多的“日本友人”,诸位穿越者们实在是不敢在事前告诉他真相。

    除此之外,胡适在北平广播电台发表的投降主义演讲,更是让上海苏维埃政府的众人跌破了眼镜——在另一个时空,这货虽然跟汪精卫、周佛海勾勾搭搭。组织了一个投降卖国的“低调俱乐部”,但好歹还守住了底线,没有跟汪精卫一起去当汉奸;可是在这个时空。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在日本的侵华战争中,看起来似乎跟日本穿一条裤子,结果这位亲美英的胡适先生在北平沦陷之后,就很自然地投靠日本当汉奸了。

    在胡适的投降主义演讲之中,这家伙的主要观点是弱国不能与强国斗:“我们在战争中将毫无所获,剩下的只是一连串的毁灭、毁灭和再毁灭我情愿亡国也不愿毁灭”。

    因此,在帝国主义的进攻面前。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的,都是有害于民族前途的,都是会招致毁灭的!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顺从投降!素质低劣的中国人就应该乖乖被殖民做牛做马才对。这样的话,兴许在几十年之后,就有可能享受到日本帝国主义赏赐的“文明”、“进步”和“自由”。

    至于坚决抵抗日军入侵的工农红军,在胡适嘴里就是“给民族招致毁灭的罪魁祸首”。“反人类反自由反文明的社会毒瘤”。是要被他这种爱国爱民的士大夫踩在脚底下唾骂一万年的。

    此外,胡适还阐述了自己的“洋奴观”。就是他认为中国的一切都不如外国,公然说:中国这个民族是“又愚又懒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知识、文学、音乐、艺术、连身体都不如人。”不过,他认为就算中国亡了自己也不会当亡国奴。因为他可以去做美国人,并说这就叫做“去无道而就有道”!

    这样一番堪称是不要脸到了极点的卖国言论。让众人在收音机前听得瞠目结舌。尤其是胡适曾经的上司和老朋友陈独秀同志,更是气得涨红了脸,准备写稿子跟他对喷而王秋也是听得不胜唏嘘:

    “唉,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我还挺崇拜周作人和胡适这些民国小资文人的,但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就越来越反感他们了一句话:‘文人无德’!这帮家伙不仅缺乏最起码的责任心和耐心,还大多不事生产。他们不仅满脑子都是浪漫主义的言巧语,还喜欢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俯瞰众生,完全不顾自己的节操也是一屁股的狗屎。他们总喜欢打扮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臭屁模样,但却又打心眼里视他人为愚民!别看他们嘴上总是打着为百姓立命,为天下谋民主和自由的口号,但要是真让这些西装革履高贵冷艳的“文曲星”们,下到基层去和泥腿子在一起待几天,他们就马上要原型毕露了——那些口口声声喊着人权和自由的家伙,其实往往是最不把老百姓当人看的!真不知日后为啥还有那么多人追捧他们!”

    “这个我倒是有一点理解。毕竟,我跟如今胡适也算是同行。”金奇娜插嘴说,“在我们那个时代怀念民国的文艺青年,并非不知道新中国远远强过民国,只不过是希望能过上民国文人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生活而已。而他们之所以厌恶新中国,硬是将其视之为炼狱,也是因为新中国破除了愚民政策,实行了全民教育,结果导致了文化贬值,使得文人们再也没有过去两千多年里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地位说白了,就是一群头脑还活在封建年代的文艺青年,在新时代里发出的丧家之犬的哀嚎罢了!”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未来的文人之所以没有民国时代的文人舒服,因为民国时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人都是文盲,他们这些霸占了知识的家伙说啥就是啥,哪怕是随口忽悠,老百姓也只能听着。哪怕是拿假文凭的半桶水,照样也能够做大师——到了二十一世纪,哪里还有那么便宜的事?那些公知和大v若是没有美国人的津贴和卖国反动势力的豢养,只怕是连糊口都困难吧!”

    “事实上,如今的胡适、周作人、宋美龄这些右派名流,根本就是各大帝国主义势力培植起来的在华代理人和代理人替补,不然以胡适区区一介学者的身份,又哪里能在国民政府里呼风唤雨?”

    杨文理教授也补充说道,“我们中国有着一百多年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外国势力在中国培养投降主义代理人的行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即使到了我们的时代,像胡适那样崇洋媚外、鄙视同胞的‘卖国有理’思想,也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有人在继承、复活和发展这充分证明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

    听了杨教授的这番感慨,王秋也是不由得心有戚戚然。

    在王秋成长的时代里,一直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披着慈善的外衣,打着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幌子,总是像斗士一样跟国家,民族和制度作斗争,仿佛完全就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他们的这种光辉形象,就像病毒一样在国内肆虐蔓延,某些无脑粉丝们看见他们,就像在风雨飘摇之际看见自由女神。

    在那个时代,他们的洋爹洋妈一旦出了事故,他们当真是比死了亲爹还难受。那一刻,他们全都是白种人。他们会以人权高于一切来号召中国人表现出人性的闪光点。

    可是,当他们的祖国,他们自己的同胞真正的遭遇了灾难,他们的人性却一再的泯灭。他们仿佛变得只是旁观者,只是一再的表示幸灾乐祸,并且利用这些灾难事故来攻击他们的祖国。

    我们可以叫他们精英,也可以叫他们公知,其实,他们还有一个更传统的名字:卖国贼。

    “无论中华是强盛还是积弱,只要有外国主子愿意出钱收买,那些没了良心的卖国贼总是层出不穷、没完没了的。想要彻底根除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买主给砍了。”

    马彤学姐如此总结说,并且对王秋问道,“对了,你那边的氢弹准备得怎么样了?”

    “遥控和导航装置均已准备就绪,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接下来就是等着一声波o了!”(

    ps:ps:推荐一本很有特色的仙侠小说赤仙录,描写一个不一样的仙侠世界。

    更新快…

    …纯文字

一百三十三 核爆前夕(上)() 
1935年4月6日,浙江省,舟山岛,定海县城

    伴随着一抹鲜艳的朝霞悄然跃出天际,明媚的春日又一次在海平面上照常升起。

    几乎是在顷刻之间,古老沧桑的定海县城,就笼罩在了一片艳丽灿烂的嫣红霞光之下。

    接着,在一阵阵清爽海风的吹拂之中,各种喧嚣声逐渐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带着海水咸腥味的淡淡薄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消散,显露出一片栈桥码头和渔船舢板的身影。衣衫褴褛的拾贝人们在海岸上奔走,把任何能找到的贝壳和螃蟹,丢进自己背上的藤筐里。而清晨赶早的鱼市,也在逐渐明亮起来的阳光和渔夫的吆喝声中,慢慢变得愈发热闹起来。

    那些身无长物的市井穷汉,还有渡海逃来的难民,纷纷睡眼惺忪地刚刚走出气味难闻的肮脏棚窝,一边伸着懒腰搭着汗巾,到水井旁边排队打水洗漱,一边彼此交头接耳,互相寒暄,讨论去哪里找点儿活做。

    前几天刚从北仑港战场撤下来,带着他的那个团到舟山岛休整的惠特尼上校,也从县城郊外一座帐篷的行军床上爬起来,随手揉了揉依然犯晕的脑门,便起身披了件衬衣,掀起有些潮湿的帐帘,让清晨的新鲜空气随风吹入帐内,然后听着远方隐约传来的喧嚣,望着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轻轻微笑着眯起了眼睛。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山林间一片苍翠。在金色的阳光下,洋溢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柔情与妩媚:波光粼粼的溪水,倒映着湛蓝清澄的苍穹,还有悠悠白云在风中随意飘荡。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处处充斥着悦耳的鸟啼和虫鸣;远方那条一直绵延到天际的辽阔海滩。更是不断传来一阵阵巨浪拍岸的哗哗涛声。

    能够沉浸在这样一片舒适和安详的氛围之中,暂时忘却残酷的战场与硝烟,实在是一种至高的享受

    未曾体验过战争的人,总是对其有著浪漫的憧憬,而真正目睹过战火之后,才会明白和平的可贵

    非常幸运的是,可怕的战火、爆炸、硝烟和尸体,目前都从惠特尼上校的身边远离而去了。

    ——虽然在对岸的中国大陆上,铺天盖地的战火依然在熊熊燃烧,数以万计的中日军队还在江南和中原殊死搏杀。但至少在这个中国大陆边缘的岛屿上,暂时还听不见恼人的枪声。

    因此,这短短几天的平静生活,就让上校感觉整个人都恢复了过来,变得精神了很多。

    此时已是阳春四月。和煦的春风早已吹绿了温润的江南大地。也同样吹绿了东海上的舟山岛。到处都是一片鸟语香的世界——岛上的植被很是茂密,平原上开垦了整齐的水稻田和蔬菜地,山上则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柏、山茶和各种灌木丛若是从数千米的高空中俯瞰下去,对应着四周的广袤海洋,这座岛屿就仿佛是一块镶嵌于蓝宝石之上的绿色翡翠,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由于各国干涉舰队,都已经转移到了日本的佐世保和长崎港,去那里补充燃油、物资和维修船体,滞留在舟山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也暂时没什么事可做。一时间闲得无聊的惠特尼上校,就趁机在舟山岛上到处都走了走。甚至还乘船去不远处的宗教胜地普陀山上浏览了一番,并且对这座海中仙山的风光大为赞叹。

    在那座山岭纵横、森林茂密的岛屿上,几乎处处都是风景如画——六角形的精致宝塔,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古朴沧桑的庙宇碑林,还有围绕着这一切的参天松柏、锦簇鲜,全都能给人以无穷的诗意。还有那爬满了青苔和灌木的奇峰异石、时常笼罩着细雨与雾霭的潺潺溪流,更是把普陀山打扮得风情万种。既像是一盆被放大的精致盆景,又犹如一座降临凡世的仙境实在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然而,跟舟山列岛的秀丽风光相比,这里的人民给惠特尼上校留下的第一印象,却是极度的贫苦、破败和麻木——岛上的大多数村镇,都建造在平缓的滨海小山坡上,四周的小块山谷和台地,依照距离溪流和泉眼的远近,分别被开垦成了水稻田和菜地。而在下面的沙滩上,则晒着紫菜、海带和鱼干。

    虽然这些渔民们如此勤劳地发展多种产业,又种地又打渔,还有做小手工业得,却普遍穷得连木板房都盖不起,只能住那种泥墙茅草顶的草泥房,既漏风又漏雨。为了防止屋顶被大风刮跑,还不得不在茅草上压着许多石头。而且屋内也同样是潮湿的泥地,在这种地方睡得久了,就会很容患上皮肤藓和风湿病。

    更可怕的是,这些村镇和市镇,几乎都拥挤得像个集中营,只不过更加缺乏卫生。肮脏的道路纯粹是被人踩出来的,堆满了各种垃圾,作为饮用水源的小溪直接在村中流过,经常有大人小孩若无其事地往水里大小便。村民的房子同样污秽不堪,而且一家人往往只有两三件像样的衣服,唯有出来种地打渔的男人才能披上,而女人小孩则只能光着屁股躲在屋里,透过门缝惊恐地望着外面那些金发碧眼的异国来客。

    即使是走在田埂和海滩上,忙着插秧割稻和收拾渔网的青壮男人,看上去也显得很邋遢——每个人的衣服都褴褛不堪,补丁上又打着补丁,简直像是布满了网洞的旧抹布,头发上爬满了恼人的虱子和跳蚤。

    惠特尼上校在舟山看到的绝大多数岛民,无论男女老幼,基本上全都脸庞瘦削、面色青灰,显示出严重的营养不良症状,还遍布着许多脓包和疮疤。虽然由于长年从事体力活的关系。他们的手脚骨节都很粗大,肌肉也很结实,但这种健壮其实是一种假象——长年累月的繁重劳动,确实是迫使他们拥有了一身发达的肌肉。但在营养不足、生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像这样过度的榨取体力。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因此,他们的手臂上青筋暴起,皮肤颜色暗淡,缺乏光泽,显得很是干燥。在年轻的时候尚不觉得如何,但年纪一旦上了三十岁,就要开始为过去的岁月“还债”了——这些人往往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会开始变得弯腰驼背、体弱多病,被风湿病、关节炎等痼疾所困扰。根据惠特尼上校与岛上几个美国传教士交谈得到的信息,当地渔民们若是能够活到五十岁以上死去。便被认为是寿终正寝。到了六十岁以上,就已经完全有资格被称为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