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起飞,简冰觉得自己的整个心,也随着气流的颠动震颤起来。
    坐在隔壁的陈辞把手伸了过来,轻轻地握住她的。
    “放轻松,人生第一场比赛,能进自由滑,就是胜利。”
    ***
    h市是全国最北的省会城市,这里的秋季也比别的地方凉快许多,白天的日照也短上不少。
    简冰依着陈辞的嘱托带了外套,果然一下飞机就用上了。
    入住酒店后,就要去熟悉场地了。
    他们的训练时间安排在中午,去的时候青年组的几个运动员还没离开。
    见陈辞进来,两个小女生推推搡搡着就围了上来。
    “我们能和你合个影吗?”圆脸的小女生红着脸问。
    陈辞才刚放下包,闻言微愣了下,点头。
    两个女生马上围了上来,一个比剪刀手、一个歪头微笑。
    简冰帮着拍了两张,女生千恩万谢地接拿回了手机,又问他:“陈辞哥哥,能加个好友吗?”
    这一声“哥哥”叫得非常自来熟,陈辞明显愣了好一会儿,才摇头道:“我不用社交软件。”
    女生们这才悻悻离去。
    简冰不由想起他连杨帆的好友都加了,小声嘟囔道:“偏心男粉丝哦。”
    陈辞看了她一眼,“我怕她再像你那么喊我。”
    “我才不会喊你哥”话说到一半,声音就轻了下去。
    ——儿时黑历史一堆,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够嘲上半年的。
    两人上了冰,练的是隔天将要上场的短节目图兰朵。
    陈辞习惯性地要先适应场地,简冰心里却多少有些焦虑,不断地问他:“可以开始了吗?”
    陈辞无奈:“这边的冰面能适应吗?”
    “能!”简冰回答得斩钉截铁,真正开始做跳跃和旋转,却还是出现了明显的技术失误。
    从场上下来,脚踝明显有些浮肿。
    “扭到了?”陈辞皱着眉,找了云南白药出来给她喷。
    一直在场边坐着的霍斌和舒问涛也围了上来,“要不要紧?”
    简冰摇头,有些懊恼地垂着头,站起来走了两步。
    “回去让队医看看,再不行去医院拍个片。”陈辞还是有些不放心。
    “真没事,”简冰又走了一个来回,“完全不受影响。”
二十六、全国大奖赛(一)() 
第二十六章全国大奖赛(一)
    一觉睡醒;简冰就觉得不对了。
    昨天敷过药的脚踝高肿了一倍;一落地就钻心的疼。
    她有些茫然地在床边坐了会;咬牙从行李箱里翻了医用绷带出来;一圈一圈地紧紧缠住。
    绑完了再下地;疼痛果然没那么明显了。
    整个早上都是青年组的比赛;简冰没有参加过这类项目;看着年纪几乎都比自己小的选手在场上滑行如风,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如果,自己也能早点参赛
    初时是她自己不愿意;后来是不敢,怕刺激到母亲简欣。
    一直到她离了家,得到了充分的自由;才终于拼来了这样的机会。
    陈辞却是一路滑上来的;对于青年组的选手,更多关注那些比较出色的小双和男单。
    这其中;便有上次意外输给他们的李茉莉。
    ——和搭档单言的时候不同;站在周楠身边;她显得那么的灵动和可爱;笑容更是如花一般绽放。
    一整套短节目做下来;难度虽然一般;却几乎没什么失误。他们的观众缘也不错,行礼的时候掌声如雷,连冰面上都落了不少毛绒礼物。
    “你别看他们现在还小;过两年升上来;全是咱们的劲敌。”
    陈辞的语气里有忧虑,也有自豪。
    忧虑自己将要面临的更大挑战,自豪于这个项目日渐丰富的人才储备。
    中午休息之后,霍斌又给他们开了个短会,凛风随行的队医也跟了过来。
    简冰犹豫了半天,才把裤腿挽起来,高肿的脚踝吓了众人一跳。
    “得去拍片检查一下。”
    简冰固执摇头,“就是看着吓人,我都试过了能跑能跳,不影响比赛。”
    陈辞沉默,好一会儿才说:“还是去看看吧,时间还早,来得及。”
    简冰无法,被舒问涛领着去做了全套的检查。
    ct的结果出来,确确实实只是扭伤,但肿得这样厉害,还是叫人心惊。
    ***
    成年组的双人滑排在青年组的短节目之后,去年的老选手都是按着积分倒叙出场的。
    陈辞和简冰一个受伤修养、一个压根没有积分,自然只能跟着类似情况的运动员去抽签决定顺序。
    他们运气不算太差,抽到了第二组第2位。
    这次的参赛队伍有15支,光双人滑成年组的运动员就有24对。
    按规定,双人项目只有进入前16名才有资格进入自由滑,总分排名前8才开始累计积分。
    也就说,他们至少要赢三分之二的人才有机会拿到积分。
    这些简冰早就知悉了,但站到了冰面上开始热身,才知道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模样的。
    陈辞紧握着她的手,无不忧虑地留神着她脚下的动作。
    ——看起来,倒似真的没有什么影响。
    他们一起拉着手绕场转圈,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其他选手都已经开始做步法和跳跃的练习,只有他们还在找感觉。
    场下的霍斌和舒问涛等人屏息不语,视线几乎要在简冰和陈辞身上烧出个洞来。
    简冰完成第一个三周单跳时,大家都松了口气。
    就连霍斌这样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反身直立旋转、螺旋线、夹心连跳训练时完成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呈现出来,连跳落冰的时候简冰晃了一下,但仍旧站稳了。
    三周的抛跳却没能完成,她结结实实地摔了,周数倒是足的。
    陈辞将人扶起,轻问了句:“没事吧?”
    简冰摆摆手,继续往前滑去。
    场下的观众席隐约响起一些动静,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热身结束,运动员们纷纷离场。
    舒问涛早就把水和刀套都准备好了,等简冰下来,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
    “不要紧,摔了也比跳空好,你们的周数是足的。”
    简冰抿着嘴,接过刀套戴上,跟着陈辞一起下冰。
    第一组上场的是等温线的一对刚升成年组的小双,第一组上冰本来就容易紧张,冰面又还有些湿滑,两人滑得非常不尽如人意。
    三周抛跳周数不足,直接降档成了两周,女伴的2a…2s连跳跳空了后面的2s,导致连跳变单跳,还和已经完成的单跳2a重复,分数刷刷刷往下扣
    简冰坐在椅子上,看着镜头缓慢地回放他们刚才的失误,表情严肃。
    陈辞趁机宽慰道:“大家都是这样的,第一次比赛,总是没办法百分百完美的。”
    简冰没吭声,只咬紧了牙关,笔直地看着前方。
    大屏幕切到了等待分数的那对小搭档身上,两人的眼眶都红红的,满脸懊恼。
    然而,比赛就是这样残酷。
    下一组选手很快上场,滑的是耳熟能详的古典乐。
    这组经验明显比上一组丰富许多,技术难度却不是很高,亮点几乎都在步法上
    当广播他们名字的时候,简冰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
    来了!
    她脱了外套,轻拉了下紧裹在身上的滑冰服,大步往前走去。
    负责清洁冰面的小冰童们三三两两地自冰上下来,霍斌和舒问涛等人隔着挡板看着他们携手滑入冰场深处。
    和裁判行完礼,简冰在单膝盖跪地陈辞不远处站定,只拿背影对着他。
    悠扬的茉莉花曲调响起,高傲的图兰朵公主冷淡地拒绝了王子的追逐。
    她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被抛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答。
    王子终于占到了上风,有些得意,又有些温柔地安慰公主:猜出我的名字,我便把性命交付与你
    因为简冰手部肌肉力量不足,他们选择的托举手握扶腰的点冰鲁卜托举。
    这种托举方法相对于扶髋托举和手拉手压腕托举难度更低,基础分值也更低,对女伴手部力量的要求也更宽松。
    在今夜无人入眠的音乐声中,简冰随着节奏外刃起跳,靠着陈辞双手的力量翻上他的肩头,如女王一般傲视全场。
    高昂的歌声震得人脊柱都在颤抖,落冰时脚踝传来一阵酸胀,她脚下一滑,手掌扶了下冰面才勉强站住。
    乐声未歇,比赛也还没结束,她飞快地站稳起来,就继续往前滑去。
    陈辞紧跟在后面,无不忧虑,却也毫无办法。
    失误一旦发生,对运动员来说,更大的挑战来自己于本人。
    如何才能在剩余的时间里尽量完美展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简冰的表现在新秀里已然算是很不错了,但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到了她刚才的落冰足上。
    ——那个扭伤,果然还是有影响的吧?
    下面的联合旋转结束后,还有单跳和抛跳。
    她的3lo其实成功率不错,但是
    简冰却已然完全注意不到他了——刚才落冰时候的那一摔,让她本来就不大舒服的脚踝疼得更加厉害了。
    她几乎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那只脚踝上,滑行、旋转、莫霍克步
    3lo,3lo
    她深吸了口气,和陈辞一起开始做“3”字步,准备起跳。
    3lo中文译名三周鲁卜跳,又称后外结环跳。
    像她这类逆时针选手,跳点冰鲁卜跳的时候还可以靠左脚点冰借力,减轻起跳脚的压力。
    而鲁卜跳则省略了点冰这一步,需要直接靠着右脚的肌肉力量起跳。
    非常倒霉的是,她这次扭伤的,恰巧就是右边的脚踝。
    一,二,三!
    起跳,旋转,落冰!
    三足周!
    简冰强忍着右脚的剧痛,面对着陈辞向后滑去。
    捻转、接续步短短的几分钟仿佛有一年那么漫长,最后的抛跳完成时,场外的霍斌激动得把手里的矿泉水瓶捏扁了。
    成了!
    虽然小失误不少,但关键的几个得分动作的完成质量都还过得去,进自由滑问题应该不大了。
    观众席上的冰迷和场外看直播的观众,却如预期一般地失望了。
    如果这是一对刚升上成年组的普通小双,他们也觉得情有可原。
    但是,现在的男伴可是陈辞啊!
    15岁便拿过双人项目的世青赛冠军,改练单人项目后又拿到世锦赛冠军的陈辞!
    在他游刃有余的动作对比之下,她那踉踉跄跄的落冰显得分外扎眼。
    他们还没出冰场,网上的谩骂就开始泛滥了。
    陈辞那些唯粉舍不得攻击自己偶像,便只好一个劲地diss女伴:单跳炸、托举炸、接续步炸,还有什么不能炸雷的呢?
    那么能摔,名字也不该叫简冰,应该叫碎碎冰才对!
    其他的普通冰迷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双人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自己选择重新开始,自己选择业余选手做搭档,当然就得承受后果。
    他和舒雪当年的那些比赛视频又被拎了出来,那句叫早年粉丝怀恋的cp口号“不辞冰雪为卿热”,也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衍生出了诡异的味道:
    “你们也别只顾嘲女方不自量力了,她技术到底多烂,正主不比你们清楚?”
    “就是,我是凛风俱乐部的会员。据说陈辞为了和她滑双人,跟教练都闹翻了。”
    “明显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辞冰雪为卿热’,情种哦,姐姐妹妹人家都很喜欢呢。”
    不过半天时间,在当年冰迷口中的“辞雪”cp基础上,立刻就新发明出了一个颇带嘲讽意味的“扶贫组”称号。
    更有甚者,还调侃着将之扩写为:“花样滑冰扶贫偶像剧之姐夫小姨子德国骨科组”。
二十六、全国大奖赛(二)() 
第二十六章全国大奖赛(二)
    当事人却不知这些风风雨雨;等分数的时候;他们顺带还看了几个其他选手的短节目。
    陈迪锋和林纷纷的短节目是卡门;技术难度一如既往保有国内一线水准;默契和配合也没什么问题;但一眼看去;总有股说不出的怪异感。
    霍斌坐在他们边上;见她蹙紧了眉头,抬脚轻踢了陈辞一下。
    陈辞一愣,反应过来;担当起了解说员的责任:“他们俩属于典型的刻苦勤勉型,天赋不高,成绩也不错;却始终没办法跻身一流选手的行列。”
    简冰侧头看他:“那问题出在哪?”
    “出在他们只拿比赛当比赛;竞技当竞技。”霍斌靠着椅子,慢吞吞道;“花样滑冰追求力与美;你光有个力量;光知道往上爬;爬得那么难看;哪个裁判会喜欢?”
    简冰睁大眼睛;一瞬有如醍醐灌顶,“他们缺的,还是艺术表现力吧!”
    虽然不同于单言的“干拔跳”;但一举一动;的的确确匠气十足,毫无感染力。
    霍斌赞许地点头:“你看看他们俩,面无表情、肢体僵硬、尴舞尴跳艺术表现力不行,技术难度也没高到碾压其他人的程度,裁判闭着眼也打不下去高分。”
    说完,瞥了陈辞一眼,有些得意又有些失落道:“当年陈辞和小雪能拿冠军,除了难度在青年组里拔尖,艺术表现能力强也是一大优势。”
    这还是舒雪出事之后,霍斌第一次当着他的面这么坦坦荡荡地回忆过往。
    陈辞有些惊奇地抬眼看他,他靠着椅子,眯着眼睛,花白的头发被灯光照得泛白,染了霜一般晶莹剔透。
    见他看过来,温和地露出笑容,俨然一个“慈祥”的老人模样。
    似在鼓励,又似安慰。
    陈辞觉得眼眶发烫,转过去看场边橙色的挡板。
    因为是按着倒叙积分排列的出场顺序,越是往后,选手的综合能力就越强。
    曲瑶和申恺虽然是新组合,因为之前两人的成绩都不俗,也排到了挺后面。而容诗卉和路觉,不用说排在了压轴。
    恢弘的管弦乐响起的瞬间,一身金黑色的两人的的确确有股王者归来的气势。
    行云流水一般的接续步,如风卷草样快节奏的联合旋转,流畅淋漓的三周抛跳
    简冰再一次叹服在他们高超的技术难度和表现力之下,甚至连路觉那张普普通通的路人脸,都越看越有味道了。
    许是成功率和完成度还太低,容诗卉那个3t…3a到底没有拿出来用。
    但就凭他们现在的技术难度,碾压全场已经毫无疑问。
    比赛的间隙里,青年组的成绩全部出来,冠军落在了h市冰上中心的一对小双身上,亚军和季军则被等温线和北极星的运动员拿到。
    看着李茉莉乖巧地站在周楠身边,配合记者合影,简冰恍惚看到了当年的陈辞和舒雪。
    也正是这个时候,陈辞轻拍了下她肩膀:“看大屏幕。”
    她闻声仰头,容诗卉和路觉的短节目分数出来了。
    77。88分,果然高居榜首!
    最后一组短节目得分播报之后,是成年组双人项目全员的成绩和排名。
    曲瑶和申恺以69。83分紧跟在容路之后,然后是来自小俱乐部米朵拉的孟祎和于致其
    密密麻麻的好几页之后,简冰才看到了自己和陈辞的名字。
    40分不到,第15名,倒数第12名。
    勉勉强强,攀上了进自由滑的门槛。
    ***
    从冰场出来,已经是深夜。
    在舒问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