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欲红尘-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深圳外贸局这边的关系,陆路上的运输也算妥当。
    等货物安全运到新设立在惠州附近的堆场后,日本那边第二批货也准备起运了。等第二批货再到香港的时候,堆场那边的货物也发售和消耗得差不多,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悬了好些日子的心这才定了下来。
    “怎么样?小杰,这下你可放心了吧?”等我挂上电话,安非在一旁笑盈盈地问道,并说:“我们准备了这么久,能想到的基本全想好了,我早就说过没什么大问题的。”
    “呵呵,不担心不行啊!要是第一批货就出大麻烦的话,香港、深圳地两家公司就全完了!”我挠挠脑袋笑道。
    “嘻嘻。现在不是很顺利么?我瞧你这几天吃不好也睡不好的样子,真不知道你在愁些什么。行了,现在货也转起来了,你这心也放下了,该好好休息几天去。”
    “嗯。”我点点头,可真要说到休息,我能休息下来么?现在货物是运转起来了。可利润还没正式体现,手上的资金越用越少。所以我还得盯着些日子呢。
    幸好,我又盯了没几天,罗美丽那边就给我带来了好消息。宁波市场的需求量的确很大,而且宁波人都喜欢做现货交易,听闻我深圳这有便宜的废品出售,为了获取利益,这些商人很快就同我们公司签了合同。
    不过。宁波人做生意一向都很小心,说句难听的话,他们做生意地习惯是典型的不见鬼子不上弦。也就是说,宁波商人对纸面上地一切全都是将信将疑的态度,只有见到真正摆在他们面前的东西时,这才肯往口袋里掏钱买。
    不过这也好,罗美丽带了几个宁波商人来深圳转了一圈,看过堆场里的货后。他们立即拍板,掏出了现金同我交易。这种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生意方式还真是少见,大概也只有宁波那边特有吧,不过,这么做对我来说也有好处,虽然开始的交涉初期麻烦了点。可生意做起来后,资金回笼来得快啊!而且,宁波商人个个财大气粗,几次交易后就加大的要货量,到后来,我每周从日本发来地货中几乎有一大半都给宁波那边买了去,甚至还有一些闻风而至精明的温州商人也主动跑来同我们公司交涉,要求从我们这拿货。
    这可是个好消息,仅仅二个多月的操作下来,我原定从日本拿的货量就已经不够消耗了。而且因为用现金交易。公司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加快许多,现在帐面上去掉成本。加上自有的资金后,居然有了近一千多万的流动资金,有了这些钱,我这才真正定下心来。
    二话不说,连忙打了个电话去日本,让长谷川那边提前加大发货量,从原来预订的逐渐递增货量日期相应缩短一半。
    这要求对长谷川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加大货量,缩短日期对他只有好处而无坏处。接了电话,他爽快就答应下来,当天下午就给香港公司发了传真,表示政府那边已经谈妥,从下批货开始就增一倍货量发出。
    公司经营状况地蒸蒸日上,让大家的心情都特别愉快,看着几百上千的集装箱一个个船上卸下,再拆箱后运到惠州堆场,接着再被守候在堆场外的广东、江浙商人一抢而空,进而变成一张张钞票的同时,谁都能预料到,这么做下去发大财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废品回收生意地成功,也让香港公司大吃一惊。废品回收生意的巨大数额,和带来的巨大利润,是原来那些员工怎么都预料不到的,尤其是严家俊,他虽然陪同我去日本洽谈,也是第一个知道我计划的香港人,可当初一直是将信将疑,并不看好这个行业。可没想到,并没多多久,这行就为公司带来了这么多利润,这些利润是本来公司做普通贸易一年都完成不了的,可仅仅才几个月时间,就从废品这行中体现了出来。
    “李生,你说的眼光我总算明白了,原来这行还真能赚大钱啊,我算服了!”严家俊向我汇报完工作,临走前佩服地说道。
    对严家俊这话,我并没作什么表示,这个结果是我早就预料到的。废品回收利用的前景,我在东海的时候就看出来了,现在又有日本那边无偿供应给我货源,这种生意做着要是还不赚钱,我不是太无能么?
    当然,这也是有地域地原因,香港和日本都是发达地区,而且香港地少人多,一向是以贸易和商业闻名,在商业上做地最普遍的一个进出口,二是地产,三就是海运,除去这三样,再加一些中小地加工型企业外,香港根本就没什么工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一个纯粹的香港人,抛弃原来对商业的观点去看工业化地东西。理解起来的确很困难。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我做废品回收的成功,让严家俊等人彻底改变了对我原来的看法。而且由于深圳公司的获利再转入香港,使得香港公司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再在我的授意下,以香港公司擅长的操作模式。加大了普通外贸产品地市场拓展,使得这家转手还未半年的公司。从当初人心惶惶,前途未卜开始转向如今欣欣向荣地局面。
    废品回收生意的顺利,使得我的资产也在飞快地增长,到九五年底的时候,我的个人资产就达到了三亿港币的巨额,香港、深圳两家公司的全部资产加起来,居然有五亿港币之巨。这么快地发展速度,就连制订计划的我当初也没想到过,仅仅才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当初成为千万富翁的愿望,更一跃进入了亿万富豪的行列。至于张震海、周云、罗美丽、段克强、王涛等等亲信们,由于各自在公司所占股份比例的不同,或者效益提成的分配,一个个全跨入了百万、千万富翁的门槛。尤其是张震海,由于深圳公司他所在股份比例仅次于我,再加上他自己拥有地工厂效益大好,个人的资产已经快突破了一亿人民币,成了深圳商界中的名人。
    生意上获得的成功,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巨大满足。还有在香港商业地位地提升。我当初来香港时只不过是个新人,在富豪云集的香港,像我这样拥有几百万资产的小老板多得犹如牛毛一般,走在大街上根本就不起眼。何况,我又是从大陆那边过来的,对香港人来说我是“北佬”,香港对北佬这词并没有什么褒意,相反还有一种贬意,尤其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从来看不起我们这些从大陆来的北佬。就连解放前在大陆称为富豪的荣家一族后人。刚来香港的时候也被商界圈中的人所贬得一文不值。
    在这种情况下,我这个北佬想打进香港商业圈子。简直是异想天开,所以我根本就没这个念头,只想好好做自己的生意,尽快把公司发展起来。而且,虽然从身份上说我已经是香港人了,可从小就在东海长大地我,骨子里依旧是个彻彻底底地东海人,在香港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我的根依旧在大陆,依旧在我梦中地东海。
    不过,香港也是个非常现实的社会,只要你拥有财富,有本事,无论北佬还是南佬,只要你不是黑社会起家的正当商人,终究会得到他们的承认。公司的飞速发展,我财富的集聚积累,让香港商界渐渐注意到了我这个一直比较低调的外来商人。当从各种渠道得知我财富的数字后,邀请我出席各种商会的请柬居然也渐渐多了起来,而我也顺势其意,慢慢开始学着融入香港的商界之中。
    在香港这些日子,我的粤语说得依旧比较勉强,不过听还算听得懂,出席这些商会只不过是从侧面先熟悉一下而已,让我去加入其中还需要不少时间。何况,对于直接面对李嘉城、郭炳湘、李兆基、吴光正等等这些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富豪们,年轻的我虽然不怵,但心中难免也有一些负担,也就造成了我出席商会的时候经常一言不发,只在一旁聆听着他们的谈话,从前辈身上学习一些自己欠缺的东西。
    香港的富豪们,大多都喜欢投资地产业,尤其是作为长江实业,被誉为李超人的李嘉城,更是以地产起家,而郭炳湘、李兆基等人也各拥有自己的地产公司,虽然眼下临近九气,地产业处于萧条期,但由于他们同内地良好的关系依旧有大量资金投在地产方面,就连在商会的见面中,也经常提到关于地产的问题。
    一会儿是九龙,一会儿又是新界,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生意,在他们嘴里说起来是那么的轻飘,犹如老朋友聊天一般,随意的几句话之间就或妥协,或暗争,或联合,让我在一旁听得是感叹不已。
    “李生,新界的地就这么定了,边上那块地就给老郭了。”李兆基笑着同李嘉城道。
    刚和李兆基谈妥合作的李嘉城含笑点点头,边上的郭炳湘同时一脸兴奋,至于施雅迪正和吴光正在一旁交头接耳,两个人轻声地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我离得同他们不远,但中间也有一段距离。大家这些日子见过几面,却相互之间并不熟悉,而且由于我的低调,平时并没直接接触过,很多时间就是和今天一样,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
    “李少,怎么不上去聊几句?”我正拿着一杯酒,回味着刚才他们谈话的内容,心中有所悟时,一个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转身一看,问话的人居然是荣太子,因为是同为从内地来香港发展的商人,我们之间算是有些共同点,在几次商会见面的时候,曾经聊过几句,算是认识。
    “荣先生。”我礼貌地先向他打了个招呼,随后笑道:“前辈们谈的都是大生意,我是后辈小子,实力又远远比不上你们,所以还是不参与的好。在这,听听前辈的教诲,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
    “呵呵,李少还真是会说话,香港谁不知道李少从大陆过来白手起家,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建起大生意呢?”荣大子爽朗地笑着。
    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坦然道:“荣先生过奖了,我的生意怎么能和你们相比?我只不过是运气好些而已。”
    “话可不能这么说,就算好运也不是人人能有的,要不在香港这么多商人之中,怎么就你李少能独占鳌头,脱颖而出呢?李少今年连三十岁都不到,就开创这么一片新局面来,可比我当年可强太多了。”
    “荣先生实在是过奖了,惭愧……惭愧……。”听着如此前辈的赞誉,我不由得脸上一烫,连忙谦虚了几句。
    “李少,我们去边上坐坐怎么样?”荣太子见我的确没过去同李嘉城等人聊天的想法,笑着提议道。
    我笑着点头:“好!”
    跟着荣太子到了一边,坐下后他主动拿出一盒雪茄递给我。从王钦这边我学了几手,再加上在香港这些年,我抽雪茄也成了习惯,当下谢过后取出一支,熟练地剪切后,转着用火柴慢慢点燃。
    “好东西!”抽了一口,我忍不住赞道。
    “当然是好东西,不是熟人我还不舍得拿出来呢。”荣太子笑道。
    上海大雪;外面零下五度;屋里零下三度;冻死我了!本想写完两章再发的;可手指实在是吃不消了。可怜可怜兄弟吧;让我躲被窝里去暖和暖和;等明天看看;尽量码三章出来!大家别忘记投票啊!
第一百五十七章 误有误着
    荣太子虽然已经四十多岁,可保养得很好,红光满面,瞧上去只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wWW!当年他在大陆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也曾经是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一员,这点同我的父母相似,何况我们家乡又离得近,这么算起来也是半个老乡了,年龄上的差异并不算什么,大家一起聊着感兴趣的话题,气氛非常融洽。
    “李少,现在的生意怎么样?”荣太子笑容可掬地问道。
    “还算过得去。”我笑道:“不过我是小打小闹,可比了荣先生的大生意。”
    “哈哈哈!我算什么大生意,当初我来香港的时候还不如你呢,拼了这么些年才做到现在地步。李少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真是商界俊杰!”
    “荣先生过誉了……。”我惭愧地摇头道:“我的生意怎么能和您比?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个机会,钻了个空子罢了。说实在的,我一直羡慕荣先生能创出这么大的一片天地,那里像我,直到现在还是搞转手买卖,公司下面的实体少得可怜,别看我现在赚的多,但经不起风浪啊!”
    “这倒是实情。”荣太子点点头,抿了口酒,看着我若有所思地问道:“怎么?李少现在打算转行搞实体了?是准备做加工业呢?还是房产业?”
    我笑着摇头道:“暂时有这想法,可至于怎么干还没半点眉目。您也清楚,我入商界后先是做工程。接着就是在搞废品回收,至于其它行业从未涉及,可以说是没有半点经验。荣先生是前辈,经验丰富,如果荣先生有什么好提议的话,还请提协一下晚辈。”
    “李少可真会说话,几句话就把我绕了进去。哈哈哈!”荣太子哈哈笑了几声,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听说李少和北京地王家有点关系。怎么不借用王家的网络在国内搞点大生意呢?”
    “王家?”我被他这话说的先是一愣,接着就明白过来。别说,这荣太子人在香港,内地的情况还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往日我同他只不过接触过几面,相互之间最多也算是点头之交,没想到他早就把我的底细给摸清楚了。就连我同王钦的关系也瞒不过他。
    “您说的是王钦吧?”我问道,见他点点头,我摇了摇头:“荣先生,其实您误会了,我同王家之间地关系并不和外面相传的那样,我只不过和王钦认识而已,大家投缘,在内地地时候我有次在生意上遭遇了点小麻烦。他出手帮了我一把。至于王家,不瞒您说,我到现在连北京都没去过,王家上上下下也就认识他一个,至于他家大门往那边开,我是两眼一抹黑啊!”
    荣太子没想到我会说出这番话来。眼神中隐约地闪过一丝疑惑,可很快就藏在笑容之后,会意地笑了起来:“没想到,李少还真是会为朋友着想……。”
    听他的话,似乎对我的真话根本就不信,而且好像吃准我和王家关系密切,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不便说真话而已。瞧着他如此误会,我不由得暗暗哭笑不得,这个世界也真是奇怪,当你说大话能骗得人相信。可是当你说真话时。别人却不信了。
    不仅如此,而且荣太子似乎话里有拉拢我的意思。听他刚才提到王家,眼神中还露出了一丝期盼。荣太子的身世全香港都清楚的很,他父亲正在内地担任高位,也算得上半个官商了。不过,他家族毕竟是资本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能有现在的政治地位,大部分还是出于某些政治因素,尤其是改革开放地需要。
    也就是说,荣家的政治基础并不牢靠,何况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荣家在中国商界虽然是赫赫有名,但早也没有往日的辉煌。荣太子现在在香港,钱虽然赚得不少,可同李嘉城等人比较起来,他和我一样只是个外来的北佬,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财力看,同他们相比远远不及。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荣太子半吊尴尬的地位。在香港他的影响力比不上那些富豪,再内地他家族的政治地位又比不上苗红根正地那些人。所以,荣太子把自己的处境也看得很清楚,在商界上同那些富豪门紧密合作,利用他们为自己创造影响,从而提高自己在香港商界的地位。同时,靠着内地家族的关系,他的公司虽然在香港,可大部分生意依旧在内地,也就是说他不仅要依靠内地荣家的势力,还不忘记寻找在政治上比他们荣家更可靠,更强有力地盟军,以保证他在这两方面的优势。
    这些分析,也是我事后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